前言
美國想用關稅大棒把中國變成"孤家寡人",結果王毅外長一趟東南亞之行,讓美國反而成了那個被孤立的。
更絕的是,那些平時對美國唯命是從的"鐵桿盟友",這次竟然集體"叛變",爭著要和中國談合作。
這場外交大逆轉是怎么發生的?中國究竟用了什么"魔法"讓局面徹底翻盤?
48小時!美國的"圍堵夢"徹底破滅
說起這次外交大戲,時間節點卡得那叫一個精準。就在特朗普政府剛剛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達50%的新關稅后,華盛頓的政客們還在做著"孤立中國"的美夢。
按他們的如意算盤,這套"高關稅+威逼利誘"的組合拳一出,中國肯定得乖乖坐到談判桌前簽城下之盟。更狠的是,他們還想拉上日本、韓國、東盟這些亞太地區的"小伙伴"一起,給中國來個"群毆"。
可現實卻狠狠給了他們一巴掌。7月8日到11日,短短48小時內,王毅外長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連續會見了9個國家的外長,促成了3項重大突破,讓美國精心策劃的圍堵計劃土崩瓦解。
最打臉的要數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的全面完成。這意味著雙方90%以上的商品可以實現零關稅,覆蓋22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對那些極度依賴出口拉動經濟的東南亞國家來說,這份"真金白銀"的合作大禮包,可比美國畫的空頭支票實在太多了。
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數據會說話。中老鐵路的貨運量突破了1000萬噸,雅萬高鐵的客流量已經超過了800萬人次。這些不僅僅是數字,更是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足以讓東盟國家看到,跟著中國走,真能賺到真金白銀。
美國參議員魯比奧這次親自帶隊,想在會上當面"策反"幾個東南亞國家,給特朗普的關稅戰找幾個靠譜的隊友。可他沒想到,話還沒說上幾句,吃癟的卻是他自己。
古老智慧顯神威!合縱連橫的現代演繹
要看懂這場博弈,就得先明白王毅外長用的這招有多高明。2000多年前的《戰國策》里就已經寫得明明白白:合縱連橫,以弱勝強。
古代的六國合縱對抗強秦,今天的中國把這招用在了全球化的新時代背景下,打的卻是一種全新的牌。咱們不單純依靠武力、不單純依靠關稅去硬拼,而靠市場、靠合作、靠互利共贏去破局。
馬來西亞外長穆罕默德的表態最能說明問題。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和東盟-中國關系協調國,他直接表示:"中國提出的共贏合作機制,才是當前全球貿易困局下的可行之道。"這番話可是很有分量的,著實讓美國汗流浹背了。
數據更是有力的證明。中國和東盟的雙邊貿易額已經達到9127億美元,中國連續4年成為東盟最大貿易伙伴。這種深度的經濟融合,不是美國幾句威脅就能拆散的。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一針見血地指出:"王毅外長此次東盟之行體現了中國外交的戰略定力。"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尼克·馬羅更是直言:"當美國看起來像是這個房間里最大的惡霸時,中國不想疏遠其他國家。"
美國打的是一張"封鎖牌",想把咱們孤立起來。咱們打的是一張"團結牌",把朋友搞得多多的。結果已經很明顯了,誰是真心在搞合作,誰是嘴上喊著"自由貿易"、背后卻在搞單邊霸凌,東盟、日韓、加拿大這些國家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最真實的選擇。
盟友大"叛變"!美國外交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這邊廂,王毅外長在東南亞"大殺四方",那邊廂,美國的"鐵桿盟友"們一個個都開始重新算賬了。最硬氣的要數巴西,盧拉總統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硬剛。
特朗普前腳剛把對巴西鋼鐵、鋁產品的關稅提高到50%,聲稱要保護"本土產業"。盧拉后腳就公開喊話:要對美國實施對等的報復,并且在關稅問題上絕不讓步。為啥敢這么剛?中巴合作撐著腰呢!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加拿大。早跟美國混的時候怎么不想想今天?以前加拿大跟中國搞對抗,貿易制裁輿論抹黑樣樣來,就為給美國交投名狀。結果呢?特朗普當面罵加拿大總理是"美國州長",關稅大棒說砸就砸。
7月11日,就在美國宣布對加拿大征收35%關稅后,加拿大外長阿南德竟然在24小時內緊急約見王毅外長,巴巴跑來談經貿合作人文交流。這臉變得比翻書還快,網友們都看笑了。
日本和韓國這兩個"亞洲小弟"的表現更是耐人尋味。大家都知道,日本和韓國一直是堅定的親美黨,但幾十年的主仆感情,還是抵不過利益。在美國的加稅政策下,日韓企業苦苦掙扎,艱難求生,內心不知道罵美國罵了多少遍。
這時候,王毅外長適時提出重啟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給彼此更多的合作機會。可以說,這是除了2012年之外,中國最接近中日韓自貿區的時刻。原計劃訪問日韓的魯比奧,訪問計劃竟然被"接連取消"!
更有意思的是越南。王毅外長在參加外長會期間,親自邀請越南加入上合組織。要知道,上合組織的成員遍布東亞、南亞、中亞和西亞,唯獨沒有東南亞,越南是第一個被邀請加入上合組織的東南亞國家。這步棋可不簡單!
柬埔寨是東南亞最窮的國家之一,卻被美國加征了36%的關稅,實慘。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親自前往柬埔寨,表示中國愿與柬埔寨并肩而立,攜手應對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帶來的風險和挑戰。這番話可謂誠意滿滿,就問你感不感動?
大國外交新時代!中國方案重塑世界格局
從馬來西亞到加拿大,從東南亞到北美,大家看出來沒有?中國一直在擴充朋友圈。美國不是想孤立中國嗎?那中國就用合縱連橫的策略,交更多的朋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用合作對抗孤立,用開放對抗霸凌。
王毅外長的這一系列行動,不可簡單地歸結為外交,而是一項系統性的戰略行動。目前的情況是,中國在表明態度后,其他國家也看出了美國的虛實,沒有如美國所想的那樣,無奈妥協然后交"保護費"。
這場關稅戰,肯定不會一輪就結束。接下來還會有更復雜的談判,更激烈的較量。但中國已經用一場精彩的東盟外長會,成功地把局面從"單挑美國",變成了"群防美國",為咱們自己贏得了更多的戰略空間和談判籌碼。
更深層次看,這體現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國際交往理念。中國正在用看得見、摸得著的貿易機會和安全承諾,一點一點地松動美國的全球聯盟體系。等到下一輪中美坐下來直接談判的時候,美國一回頭會猛然發現,自己身后的"朋友圈",早已不是鐵板一塊了。
從"韜光養晦"到"有所作為"的華麗轉身,中國外交正在書寫新的篇章。這不只是外交勝利,更是文明對話的典范。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交流與合作是永恒不變的主題,像美國這樣不講武德,把關稅作為政治施壓的工具,不顧其他國家死活的行為,無疑是違背時代潮流,自取滅亡。
還是咱們老祖宗說得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的霸權行為已經引起眾怒,如果局面繼續僵持下去,如果各國依然不肯讓步,那美國高達幾十萬億的債務還有誰能化解?到那時候,美國才是真正地走上絕路。
這場外交大戲告訴我們,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想要獨斷專行、以強凌弱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中國用智慧和誠意,為世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選擇: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合作共贏;不是對抗沖突,而是對話協商;不是單邊霸凌,而是多邊治理。
結語
說真的,這場外交大戲最讓人感慨的,不是中國贏了多少分,而是展現了一種讓人眼前一亮的國際交往新思路。
世界正站在十字路口,是繼續走對抗的老路,還是開辟合作的新徑?王毅外長這趟東南亞之行,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看到中國外交官在國際舞臺上的精彩表現,你有什么感想?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條路上,咱們普通人能做點啥?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