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管網,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百姓生活。
7月15日上午7點多,西安華潤燃氣有限公司燃氣安檢員劉廣順整裝出發,肩上挎的工具包里,檢漏儀、登記冊一應俱全。
“您好,我是燃氣公司的燃氣安檢員,來為您檢查燃氣安全。”在西安市臨潼區新豐街道鐵路社區,劉廣順按照約定的時間準時來到一戶居民家中,他右手持檢測儀掃描管道接口,左手輕觸管道感受震動,鼻翼微動捕捉異味……仔細對管道接口、閥門、燃氣表等關鍵部位進行細致檢測。
“用戶端安全是燃氣保供的關鍵一環。”每次檢查完畢后,劉廣順總是反復叮囑居民需注意的安全事項。
“天越熱,越要嚴把安全關,這是我們的職責。”確認一切正常后,劉廣順匆匆抹去額頭的汗水,轉身奔向下一戶。
新豐街道鐵路小區屬于無電梯的老舊小區,每次來這里巡檢,劉廣順得背著工具包一層層爬樓、一戶戶敲門。對此,他早已習慣。
“我主要負責10個小區,服務近3000戶群眾的燃氣安檢和應急搶修工作,每天上門在30戶以上。”劉廣順介紹,由于上班族與退休人員生活作息規律的不同,為更好地服務用戶,他打破傳統“掃街式”的安檢方式,改為“預約式”安檢,此舉不僅方便了用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夏季是燃氣事故的高發期,燃氣安檢人員的工作比平時更加繁重。除了檢查用戶的燃氣使用情況,戶外燃氣管網管理養護也是工作的重點。
7月15日下午3點多,在位于臨潼區行者街道小寨村的西安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天然氣門站,門站輸配工睢丹妮身穿藍灰色工裝、頭戴安全帽,在眾多復雜的設備之間來回彎腰穿梭,認真檢查閥門狀態和調壓器等設備運行情況,記錄壓力、溫度、流量等數據,確認燃氣設施是否安全運行。
“我們門站實行24小時值守制度,并且每隔兩小時就要對生產工藝區進行巡查排查,排除安全隱患。”睢丹妮在天然氣門站已經工作了17年多,深知只有細致做好每一項工作,才能真正保證市民安全穩定用氣。
7月15日正值高溫天氣,天然氣門站的地面蒸騰著熱氣,沒過幾分鐘,睢丹妮的額頭便沁出大顆汗珠,順著臉頰滑落。
“每次需對工藝區40余處大大小小的設備設施、站內消防防恐安全設施、房屋圍墻、周邊環境等進行檢查,每次檢查時間不少于30分鐘。”睢丹妮說,“雖然工作很辛苦,但作為臨潼區最大的燃氣站,能守護好轄區12余萬居民用戶和近1000戶工商業用戶的用氣安全,我們很驕傲。”
在睢丹妮對生產工藝區進行巡檢的同時,公司巡檢員張祥鋒也頂著火辣的陽光,先后對姜白路、1號路、行斜路、窯村路沿線的各類燃氣附屬設施進行檢測,查管線、檢閥門、看標識……工作一絲不茍。
“今天,我的任務是把姜白路至窯村路沿線的所有燃氣附屬設施排摸檢查一遍。”一個人,一根撬棒,一臺檢測儀,一輛電動車穿行在城市社區、公路兩旁,這就是張祥鋒的工作日常。
“頭戴安全帽,腳穿防靜電鞋,高溫天氣還未走幾步就已經汗流浹背了。”每到一個點位,彎腰、檢測、起身、記錄……張祥鋒不斷重復著這些動作,“我負責的區域有50余公里長的燃氣管道,分布有1個無人值守站、8個調壓柜、70個燃氣閥門井、600多個調壓箱,另外還有數百個燃氣標志樁。這些都是室外設備設施,這樣的天氣,巡查的時候只能頂著太陽,而且工作容不得一點馬虎。”
“檢查主要是查看管線、設備是否存在漏氣隱患,或者各類燃氣標識是否有損壞等。”張祥鋒介紹,天然氣從門站的次高壓經過無人值守站變成中壓,再經過調壓箱變為低壓才能進入千家萬戶,每一項細小的安全檢查都直接影響著居民生活用氣。
“雖然每天的工作內容都是重復的,但每一個步驟都不能省,任何一個馬虎或疏漏都有可能造成燃氣安全事故。”尤其是面對現在的高溫天氣,張祥鋒更加不敢懈怠,“我的工作細致一些,大家用氣就更安全一些。”(記 者:王三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