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聯合國安理會以12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第2787號決議,中國再次投下棄權票。這一結果引發國際社會關注,也讓人想起過去兩年紅海局勢反復波動的種種細節。
決議內容并不復雜:聯合國秘書長將繼續每月向安理會報告也門胡塞武裝在紅海襲擊商船的情況,直到2026年1月15日。這套機制最早源于通過的2722號決議,當時核心任務是“監測與通報紅海商船安全”。但從那時起,圍繞這份決議的爭議就沒停過——分歧點不在“是否關注航道安全”,而在“決議會不會被別有用心地利用”。
特朗普(資料圖)
2024年初至今,從2722號到如今的2787號,中方每次都明確表達同一個立場:紅海緊張局勢不是孤立事件,它是加沙沖突外溢的重要表現,解決問題不能只盯著胡塞武裝的襲擊,得從根子上推動加沙停火、緩解地區整體緊張。就像中方說的,“如果只針對胡塞發難,不解決加沙問題,紅海的火只會越燒越旺”。
這種擔憂不是空穴來風。2024年1月2722號決議通過后,美英等國很快就以此為依據,對也門胡塞武裝展開多輪空襲。美軍中央司令部主導打擊了16個胡塞目標,涉及60多個設施;英國皇家空軍的“臺風”戰斗機也參與行動,精準打擊了胡塞據點。這些行動名義上是“執行聯合國決議”,實際效果卻是把安理會機制變成了軍事行動的“背書工具”。中方當時就指出,聯合國機制不該成為某些國家動武的借口,更不能為轟炸行為“開綠燈”。
胡塞武裝的襲擊行為同樣值得警惕。他們多次聲明,攻擊目標僅限與以色列相關的商船或開往以色列港口的船只。前不久,胡塞武裝連續擊沉“魔法海洋號”和“永恒C號”,造成3人死亡。其中“魔法海洋號”裝載的1.7萬噸硝酸銨沉入海底,引發國際社會對海洋環境的擔憂——這種化學品一旦泄漏,可能污染大片海域,影響漁業和沿岸居民健康。胡塞武裝的解釋很直接:這些船只所屬企業曾在一周內三次駛入以色列港口,還無視他們的警告。在他們看來,襲擊是對以色列的“回應”,只要以色列不撤軍、加沙不解封,類似的行動就不會停止。
特朗普(資料圖)
俄羅斯的態度同樣值得玩味。作為同樣投棄權票的國家,俄羅斯常駐聯合國第一副代表波利揚斯基措辭強硬:“我們強烈譴責胡塞武裝襲擊民用商船的行為,這嚴重威脅國際航運自由,違反國際法。”但他同時明確表示,俄羅斯不會為這種行為提供任何外交掩護。不過,俄羅斯最終還是選擇棄權,因為和中方一樣,他們也擔心報告機制被濫用,成為美英軍事行動的“合法通道”。
回到這次2787號決議,中國的棄權票傳遞的信號很明確:安理會的機制必須保持中立,不能被曲解成服務某些國家地緣博弈的工具。紅海問題要解決,需要的是推動加沙停火的實際行動,是緩解地區緊張的有效對話,而不是用“報告機制”當幌子搞軍事干預。正如中方在發言中反復強調的,“安理會決議不應被曲解濫用,也門的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應得到尊重”。
特朗普(資料圖)
現在的問題是,當美英等國試圖把安理會決議變成“動武許可證”,當中東國家在沖突中越陷越深,當全球貿易因紅海危機付出高昂代價,國際社會更需要的是建設性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報告了再打”的惡性循環。中國的棄權不是退縮,而是在提醒各方:真正的和平,從來不是靠軍事打擊換來的,而是靠對話協商、尊重主權、緩解沖突根源得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