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昕
近日,以色列右翼執政聯盟提出擬在加沙南部設立所謂的“人道主義城市”,旨在集中安置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居民。這一提議引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以色列前總理奧爾默特更是斥責其為“集中營”,并直言強迫巴勒斯坦人遷入的行為等同“種族清洗”。此舉無疑是出于強化對加沙所謂“安全監控”的考慮,但卻將進一步惡化加沙本就嚴峻的人道主義局勢,并讓政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希望更加渺茫。
提出設立“人道主義城市”的背后,是以色列加沙軍事行動的既定目標、國內政治的深刻影響以及對加沙長期戰略覬覦交織作用的最終結果。
從軍事目的來看,以色列政府堅持將“徹底清剿哈馬斯”作為其核心目標,致力于摧毀其軍事組織和社會治理能力。設立“人道主義城市”或可被視為“合圍加沙”戰略的一部分,通過將平民集中隔離,為后續軍事行動和對加沙的全面控制創造條件。
從以色列內政因素來看,內塔尼亞胡當前面臨著巨大的國內政治壓力,特別是維系極右翼執政聯盟的穩固以及轉移其自身面臨的司法壓力。在加沙問題上采取強硬立場,并提出激進方案,有助于凝聚國內右翼支持,轉移公眾對內部矛盾的注意力。然而,加沙戰爭也導致以色列社會出現深層分裂,在對于設立所謂“人道主義城市”的問題上,以色列中左翼政治力量就提出強烈反對意見。內塔尼亞胡雖然表態將考慮“更具經濟效益”的方式,但其集中管理加沙人口、強化對加沙軍事安全監控的總體政策思路并未改變。
從對加沙的所謂“中遠期規劃”來看,本屆以色列政府愈發公開地否定“兩國方案”以及巴勒斯坦獨立建國的可行性,對巴勒斯坦的民族權力不斷地予以弱化和否定。有觀點認為,以色列在加沙設立“人道主義城市”,其實質是將巴勒斯坦人“驅逐、排擠、拋棄”的前奏。通過將加沙居民集中安置在有限區域,或將為以色列對加沙地帶進一步控制和改造鋪平道路。
對巴勒斯坦人民而言,所謂的“人道主義城市”本質上是對其基本人權的嚴重剝奪。將200萬加沙居民強制遷入一個狹小而封閉的區域,限制其行動自由,并進行所謂的“安全檢查”,無疑是對巴勒斯坦民眾基本生存權和發展權的踐踏。特別是當前以色列已經斷絕聯合國機構在加沙開展人道主義救援的路徑,而既往經驗已證明,以色列無力通過自行管理或委托其指定的個別機構為全部加沙人口提供必要的人道主義物資。這種集中管理模式必將使加沙的人道主義危機雪上加霜,醫療、食物、水等基本生活物資的供應將面臨更大挑戰,疾病和死亡的風險將進一步升高。
對周邊阿拉伯國家而言,潛在的難民危機也將構成巨大現實壓力。按照美國和以色列強推的“清空加沙計劃”,如果未來加沙的巴勒斯坦民眾被大規模強制遷移,勢必產生新的難民潮。這不僅會給地區國家帶來沉重的人道主義和經濟負擔,也可能引發社會動蕩和安全風險。周邊阿拉伯國家對此高度警惕,并已多次表達反對任何強制遷移巴勒斯坦人的企圖。
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以色列單邊、強硬的行動將進一步激化巴以沖突,使得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前景更加渺茫。它不僅會加劇阿拉伯世界對以色列的不信任和敵意,也可能為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提供滋生土壤,從而威脅整個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國際社會對以色列行動的譴責和反對,也反映出這種做法的危險性。
面對當前加沙地帶的嚴峻局勢,只有立即實現可持續的人道主義休戰,才能有效保護平民,緩解人道主義危機,并為后續的政治解決創造條件。近段時間以來,以色列和聯合國的關系持續僵化,不斷阻礙聯合國機構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的履職。然而事實證明,聯合國在維護巴勒斯坦民眾基本人權方面的根本性保障作用是任何其他機構都無法替代的,聯合國決議在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方面的權威地位也是無可撼動的。中國一向堅定支持聯合國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主導地位,呼吁聯合國安理會出臺有約束力的決議,而各方也必須切實履行自身的國際義務,認真落實安理會決議的相關要求。任何單方面行動,特別是那些有悖于國際法和聯合國決議的行動,都應受到國際社會的堅決反對和制止。
說到底,當前加沙困局最根本的破解之道,在于必須堅持和落實“兩國方案”。只有堅持“兩國方案”,才能實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兩個國家和平共處,從而為中東帶來持久和平與穩定。(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智科辦副主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