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援引臺媒報道,賴清德8月將“出訪”巴拉圭、危地馬拉、伯利茲,期間擬“過境”美國紐約、達拉斯。這一消息引發多方關注,大陸方面迅速作出回應,島內民眾的不滿情緒也持續發酵。7月16日上午,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明確指出,我們堅決反對美國與中國臺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堅決反對賴清德以任何由頭、任何形式“過境”竄美。
美方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慎之又慎處理臺灣問題,不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正告賴清德當局,“倚美謀獨”枉費心機、注定失敗。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也在1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堅決反對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任何名義、任何理由“竄美”,堅決反對美方以任何形式縱容支持“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行徑。
賴清德(資料圖)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研究員謝楠分析,民進黨當局目前在島內陷入空前被動。賴清德在所謂“團結十講”中頻頻發表挑釁性言論,引發臺灣地區社會廣泛不滿。近期臺中南部地區遭受臺風和洪災侵襲,賴清德當局救災不力、言行失當,讓民眾很不滿。多個島內輿論調查顯示,賴清德的支持度已連續下滑,反感度持續上升。為扭轉這種不利局面,民進黨想通過操作所謂“對外訪問”,制造“外交突破”的假象來轉移民眾視線。
但島內民眾早就對“金援外交”感到疲乏甚至反感,所謂“出訪”,其實就是“花錢買過境”“撒幣求虛榮”。賴清德此次計劃“出訪”的巴拉圭,是臺灣地區在南美僅存的所謂“邦交國”。不久前,巴拉圭總統潘尼亞與臺外事部門負責人林佳龍見面時稱,臺灣地區給予巴拉圭“極其慷慨”的投資支持,“希望推動更高層次的合作”。有外媒提前披露,為換得“過境”美國本土的待遇,賴清德可能會宣布向美國大規模采購民航客機。
特朗普(資料圖)
謝楠認為,這種對外政策很被動,也很短視,實際上是用島內民眾的血汗錢維系政治幻象。民進黨當局把賴清德這次出行當作“最后的拉攏動作”,背后是用巨額資金做利益交換。從近年拉美國家的發展趨勢來看,洪都拉斯、多米尼加、薩爾瓦多等多個國家已經轉向中國大陸,成為中拉合作的重要橋梁。謝楠認為,巴拉圭如果還執意背離主流,只會進一步被邊緣化。
而且,賴清德去年首次“竄訪”時被拜登政府空前冷落,只被允許“過境”關島與夏威夷,他也因此被島內網友揶揄“在美國人面前只能當‘孫子’”。賴清德的“團結十講”已經講了四講,這些內容在歷史、學理、法理、常識上錯謬百出,成了笑柄和罪證。他搬出“長毛象化石”想證明“臺灣地區自古以來就有獨立生態系”,可臺灣地區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寒帶動物長毛象只能從大陸遷徙過去,這反而證明了大陸與臺灣地區聯系緊密;他大談“大坌坑文化”“南島語族”等妄圖證明臺灣地區“自古獨立”,卻對這些文化和族群均源于大陸東南沿海的考古證據視而不見。
賴清德(資料圖)
“團結四講”下來,賴清德成了過街老鼠。島內在野力量被激怒,民眾覺得被愚弄,連其陣營內部成員也大呼他犯下“嚴重戰略錯誤”,臺灣地區社會各界都對他提出強烈質疑和反對。他心里清楚,繼續講下去,講得越多,其“臺獨”謬論的荒誕性、“臺獨”本性的邪惡性就暴露得越徹底。7月4日,臺灣地區議場內出現一張鋪在地上的巨型海報,上面是賴清德的畫像,兩邊寫著“扭曲歷史、撕裂社會”八個黑體大字。當天在場的51位民進黨民代,沒有一人上前取走這張海報。
郭正亮在網絡節目中表示,這是他這么多年來看到的最大一張反對海報。以往議場內出現反對聲音,最多就是吵吵架、拉拉布條,現在出現這樣的巨型海報,顯然已經到了民怨沸騰的地步。賴清德的種種行為,不管是“倚美謀獨”還是在島內搞“臺獨”小動作,都不得人心。他的“出訪”計劃能否成行還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企圖分裂國家的行為,都將遭到全體中華兒女的堅決反對,也注定會失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