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近期,賴清德的日子并不好過,頭上仿佛懸著兩把刀。一把是島內民眾對他的不滿,另一把則是外部勢力未必能如他所愿提供支持。他想通過竄訪美國來破局,可大陸早已鎖定相關動向,統一大勢不可擋。7月15日,臺媒發布的賴清德最新民調數據顯示,44.5%的臺灣地區民眾不滿意他上臺后的表現,僅有42.9%的民眾基本認可。這組數據形成“死亡交叉”,說明他在島內的支持基礎正在動搖。
同一天,臺灣地區“民意基金會”公布的民調也顯示,島內民眾對賴清德處理政務方式的滿意度較上次調查下降5.8個百分點,再次出現“死亡交叉”。《人民日報》15日發表社論《賴清德才是應被打掉的“雜質”》,指出賴清德的拙劣表演讓臺灣地區民眾看清其“臺獨”本性,他回避島內缺電、失業等民生問題,其演講被島內媒體嘲諷為“綠營絕望的政治秀”。就連深綠“獨派”蔡丁貴、“罷團”勢力曹興誠都出面批判他,民進黨籍民代甚至匿名抱怨讓他“別再講了”。
賴清德(資料圖)
外部方面,賴清德寄望美國能為其“臺獨”行徑撐腰,可現實給了他打擊。當地時間7月15日,特朗普在卡內基梅隆大學演講時表示“美國將以非常友善的方式跟中國競爭”,美國財長貝森特當天也稱“中國貿易談判形勢非常好”。這意味著美國當下并不想因臺灣問題與大陸翻臉,賴清德想靠美國“倚美謀獨”的算盤很難打響。而且,美國國防部近來向日本和澳洲施壓,要求他們明確在美中因臺灣問題發生沖突時的角色,日本、澳洲均拒絕作出承諾。
日本防衛省稱很難回答“臺灣地區緊急狀態”這種假設性問題,澳洲國防工業部長康羅伊表示不會提前派遣軍隊參與任何沖突。美國的盟友都不愿為“臺獨”買單,賴清德想拉外部勢力介入臺海的想法更難實現。在這種情況下,賴清德擬于8月竄訪巴拉圭、危地馬拉和伯利茲,期間“過境”美國紐約和達拉斯,試圖以此破局。但這一計劃前景并不明朗。
賴清德(資料圖)
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16日明確指出,堅決反對美國與中國臺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堅決反對賴清德以任何由頭、任何形式“過境”竄美,正告其“倚美謀獨”枉費心機、注定失敗。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5日也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反對臺灣地區當局領導人以任何名義“竄美”,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從過往來看,賴清德去年首次竄訪被拜登政府冷落,僅允許“過境”關島與夏威夷,成為近三十年來首位就職后第一年內未踏上美國本土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被島內網友揶揄“在美國人面前只能當‘外交之孫’”。這次能否“過境”美國還存變數,港媒15日傳出其“過境”可能泡湯,因特朗普顧慮對華貿易談判不想影響中美關系。而且他曾揚言“要走進白宮”,讓美方對其有高度戰略疑慮,特朗普政府必然會三思。
賴清德(資料圖)
即便能“過境”,代價也不小。為換“過境”待遇,他可能宣布向美國大規模采購民航客機,還可能擴大進口美國農產品、加大對美投資。去“友邦”也得“撒幣”,按慣例他會宣布所謂投資貿易或“援助”計劃,這就是“金援外交”。巴拉圭總統培尼亞已向其索要“金援”,稱希望與臺灣地區“推動更高層次的合作”,言下之意就是要更多好處。
這都表明大陸有能力、有決心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賴清德想靠竄美破局,不過是癡心妄想。島內民眾不支持,外部勢力靠不住,大陸反制手段明確。臺灣地區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事實不容改變,統一大勢勢不可擋,任何“臺獨”行徑都將被歷史唾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