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監督檢查司司長王樂君17日在北京表示,今年中國夏糧生產克服了局部較重旱情影響,實現穩產豐收,來之不易。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夏糧有關數據,2025年,全國夏糧產量2994.8億斤,比上年減少3.1億斤,下降0.1%,總體保持穩定。在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王樂君表示,夏糧是第一季糧食,在全年糧食產量中占兩成多,主要是口糧小麥。今年25個有夏糧生產任務的省份中,20個省的播種面積增加,今年夏糧畝產375.6公斤,比去年增加0.1公斤,來之不易。
“夏糧生產克服了局部較重旱情影響,經過各方共同努力,穩住了產量,實現了穩產豐收,是第二高產年份?!蓖鯓肪f。
王樂君表示,從旱情影響看,河南等地確實較重,夏糧因災減產。夏糧生產中后期,河南、陜西等省部分地區持續高溫少雨,旱情快速發展,局地小麥苗情逆轉,對產量造成影響,特別是一些旱地小麥產量減幅較大。最終受旱較重的河南減產7.1億斤、陜西減產2.9億斤。
王樂君表示,中國高度重視農業抗災救災,中央財政提早下撥16億元(人民幣,下同)支持小麥“一噴三防”,及時下撥3.76億元支持抗旱澆麥。農業農村部適時啟動農業抗旱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和科技小分隊赴一線進行指導,協調有關部門調度水源、人工增雨,最大程度挽回災害損失。主產區中,山東、河北、四川分別增產4.1億斤、3.6億斤和2.2億斤。
近年來,中國農業抗災能力不斷提升,糧食生產韌性增強。王樂君表示,全國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超10億畝,農田水利設施不斷完善,全國3.4億畝冬小麥,完全靠天吃飯的旱地麥僅占兩成左右,八成以上有水澆的條件。同時,農業應急救災裝備水平不斷提升,全國已建設“平急兩用”的區域農業應急救災中心3300多家、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1.36萬支。(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