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大象新聞】【網易新聞】【央廣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7月12日,正劇《掃毒風暴》引爆暑期檔,全網播放率飆升榜首。
僅僅開播6天,收視峰值力沖2.6,鎖定“年度劇王”之位。
正邪博弈的刑偵掃毒劇情,令人們直呼“最過癮,最上頭”;
秦昊、段奕宏的“雙雄對峙”,使觀眾身臨其境、頭皮發麻。
而孫浩飾演的“黃科長”,更是活生生把這部劇演成了“紀實片”。
在劇中,“黃科長”是個一肚子算盤的“小官僚”。
想方設法“撈油水、通關系”,但事情敗露卻“翻臉比翻書都快”。
他簡直就是現實生活里“小領導”們的縮影,觀眾們都深有感觸。
越接近生活的角色,演員反而越難把握,稍不注意就會用力過猛、讓人出戲。
可是孫浩卻用平平淡淡的演技,演出了最真實的“黃科長”。
他明明身處戲中,卻仿佛就是我們的身邊人。
這個非科班、半路出家的演員,不僅在這部劇中亮點頻出,他更是圈內公認的“綠葉精”。
《我是刑警》《白夜破曉》《掃黑風暴》等出圈大作里都有他的身影。
孫浩把“小角色”們演得活靈活現,仿佛就是為此而生的一樣。
可是一提到他,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卻不是演戲,而是一首歌。
沒錯,他就是那個讓《中華民謠》登上春晚、風靡全國的大歌手。
原本與韓紅、林萍齊名、并稱“鐵三角”,人火得一塌糊涂,歌更是如雷貫耳。
但卻在最得意之時卻與遭遇假唱風波,又楊坤結下梁子,整整20年都不被原諒。
從“歌壇巨星”到“查無此人”,陳坤經歷了“過山車”一般的動蕩人生。
隕落的流星怎能重回天際,可他卻偏不屈服,用演員的身份重新“殺”了回來。
如今57歲不婚不育的孫浩,在演藝圈中沉沉浮浮。
他這曲折而輝煌的人生,是命運弄人的無奈,更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吶喊。
一張邀請函,開啟“通天路”
“3分,我只差3分就能進去了!”1986年,孫浩落榜了。
他的考試分數與上海音樂學院只有3分之差。
可這3分就像一道天塹,讓他與音樂夢想失之交臂。
作為普通人家的孩子,孫浩沒有重來的機會。
他從小就展現出很強的音樂天賦,工人父母為了不讓兒子被埋沒。
一邊供他讀書,一邊從牙縫里擠出錢,給他報了音樂培訓班。
孫浩深知父母的苦楚,落榜之后他沒提復讀,背著行李就去了廠里打工。
在打工的日子里,他用歌聲點綴枯燥的生活,深受同事的歡迎。
廠子的領導知人善任,一拍大腿把他調到了宣傳部,讓他有施展才能的空間。
可是廠里小小的舞臺又怎能滿足孫浩遠大的志向呢,他開始自發地尋找改變的機會。
在一次市里大型文藝比賽當中,機遇悄然而至。
比賽結束后,孫浩不僅拿下十佳歌手,還收到了一張邀請函。
給他邀請函的女士名叫王香珠,她是《難忘今宵》創作者王酩的夫人。
王香珠不愿明珠蒙塵,給了孫浩一次報考中央音樂學院的機會。
就這樣,在18歲那年,他被破格錄取,自此開啟了“音樂通天路”。
孫浩與韓紅等人做同學、拜王酩先生為老師,接受著專業系統的音樂培訓。
從學院畢業后,他就像一顆被打磨完畢的珍珠,迫不及待地在歌壇閃耀光芒。
25歲,孫浩的《中華民謠》在一眾港風歌曲里殺出重圍,朗朗上口的旋律迅速風靡各地。
次年,他的新歌《陽光天堂》出爐,繼《中華民謠》后再獲“十大中文金曲獎”。
孫浩徹底火了,三次登上春晚,歌曲傳播大街小巷,商演更是接到手軟。
可是,在平復了成名的喜悅之后,他很快就發現了一個殘酷的事實。
跌落神壇,掙扎低谷
隨著出席的活動越來越多,孫浩的《中華民謠》都快被唱“爛”了。
合作方和觀眾只認準這一首歌,只讓他唱這一首歌。
有時候他跟人家據理力爭,一定要加上其他歌曲。
最后登臺演出時卻反響平平,大家只對他的成名曲有感覺。
這個發現讓孫浩感到分外恐慌,他本以為自己已經是歌壇明星。
可是一旦脫離《中華民謠》,他在眾人眼里就沒什么“含金量”了。
還沒等他想出解決辦法,一場更大的鬧劇就緊鑼密鼓地上演了。
在一次商業演出中,主辦方擔心他狀態不好,不能演唱出最佳水準。
于是他們要求孫浩對口型跟磁帶假唱,甚至話筒都不給他開聲音。
無奈之下,孫浩只好無奈上臺。
他本想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這茬應付過去,沒想到音響卻出了問題!
歌詞在一個地方卡頓,但孫浩的口型卻已經唱到了下一句。
這明顯的“貨不對版”的行為換來一片嘩然,讓他的形象大打折扣。
心灰意冷的孫浩干脆推掉許多演出,投身到一家知名夜總會當音樂總監。
因為豐厚的薪水,夜總會吸引了許多小歌手前來應聘,這其中就有當時還藉藉無名的楊坤。
他多次誠懇地登門,卑微地請求孫浩給他一個上臺唱歌的機會。
可是駐唱歌手的人選早已定好,孫浩就算再惜才,也只能無可奈何地回絕。
當時的楊坤正是窘迫的時候,被一次次冰冷拒絕后,他徹底不再來了。
風水輪流轉,在孫浩漸漸落寞后,楊坤卻在歌壇嶄露頭角。
孫浩一直試圖跟他緩和關系,甚至在節目上當眾道歉,可是一切都已無濟于事。
楊坤不搭理、不接受,整整20年都零交流。
或許孫浩都想不到,有一天他和楊坤的境地會兩極反轉。
楊坤厚積薄發、成了華語樂壇的“香餑餑”,可他卻逐漸遠離,成了可有可無的“邊緣人”。
多年未出新作,讓他飽受“江郎才盡”的質疑。
于是孫浩一抹臉,干脆選擇另起爐灶,徹底放棄歌手身份從零開始。
脫胎換骨,再起爐灶
在孫浩最窘迫的時候,是多年老友張嘉譯拉了他一把。
張嘉譯給了孫浩重拾勇氣的信心,開始帶他闖蕩娛樂圈。
孫浩是新人,但卻并不是小白,在他當歌手之前,就曾獲得過出演《天皇巨星》的機會。
成名的那幾年里,也偶爾會到電視劇中客串一下。
不過要想靠演戲吃上飯,曾經的那點“三腳貓”功夫是遠遠不夠的。
張嘉譯的仗義出手,給了他一些出演配角的機會。
于是孫浩就一邊在生活中汲取靈感,一邊從演戲中積累經驗,漸漸站穩了腳跟。
雖然演藝事業步入正軌,但別說一線、他離二、三線都還差得遠。
是閆妮的一次點撥,讓孫浩豁然開朗、徹底放下包袱。
在跟閆妮一起合作《一仆二主》的時候,他學到了很多。
孫浩原本以為演戲的秘訣是“松弛”,是自然的呈現。
可是閆妮卻用敬業和認真的精神打動了他,讓他感受到演員的真正魅力。
從那之后,孫浩徹底收起了兒戲心態,開始有意識地打磨演技。
他將自己的整顆心都交給了演繹的角色,哪怕是只有幾句臺詞的小人物。
演技從松弛、到認真、再到真實,孫浩終于成了一名合格的演員。
《白鹿原》的“楊排長”;《掃黑風暴》的“胡笑偉”,《懸崖》的偽滿特務“劉魁”......
這些配角的精彩演繹,讓觀眾們再一次記住了他。
小結
享受過大紅大紫,就更珍惜現在的平平淡淡。
演好配角,是他對事業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輾轉幾十載,孫浩終于從實力歌手走向了實力演員。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內容信息來源:【大象新聞】【網易新聞】【央廣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