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進行稀土出口管制后,多個西方國家面臨稀土缺口,為了獲取中國稀土,他們各種歪招都用上了。
近日,據國家安全部披露,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及其代理人勾連策反境內不法分子,利用寄遞手段竊取我稀土相關物項。某國不能自主生產提純稀有金屬,但為保證其國內稀有金屬供應,一直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進行相關囤積。
主要手段包括偽報品名,瞞天過海。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指使境內不法分子瞞報成分利用寄遞渠道將稀土偷運出境,如將稀土偽報為其他非管制物項,或偽造稀土的技術指標、成分含量等信息,將高純度稀土申報為低價值產品或“焊錫膏”“耐火”等普通商品,逃避出口管制。
另外,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還指使境內不法分子將未申報的稀土相關物項隱藏在其他正常申報的貨物或運輸工具中,如將稀土等原料加工為初級產品,將稀土粉末混入瓷磚原料,或灌入塑料模特、礦泉水瓶等,再以合金配件、機械零件等模糊標簽名義偷運出境。
老實說,這些手段都非常隱秘,尤其是在國內不法分子的配合之下,稽查難度更是非常大。
為了應對稀土走私,中國已構建起一套“法律+技術+情報+邊境管控”的四位一體反走私體系。2025年5月起,商務部聯合公安部、海關總署、國安部等七大部門,發起了打擊戰略礦產走私的“雷霆行動”,重點打擊通過越南、泰國等第三國貼牌轉運;偽裝成“化肥”“鋼梁”等貨物走私;境內“內鬼”與境外情報機關勾結走私。
同時,建立了國家稀土產品追溯信息系統,每一批稀土從開采、冶煉、運輸到出口全流程登記,進口商必須填寫最終用戶、用途、運輸路徑,實現“一批一證”,若發現轉賣或用途不符,立即取消出口資格。
在中國多部門連續出手之后,各種圍繞稀土的走私、偷運行為遭到了沉重打擊,這又進一步導致某些國家的稀土庫存告急。
國安部雖然沒有點名是哪個國家在囤積、竊取中國稀土,但我們可以大致分析猜測一下。
頭號嫌疑對象是對美國。
美國是中國稀土的最大進口國之一,約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屬依賴中國供應。尤其在中重稀土領域,美國100%的釔(yǐ)和93%的鏑(dī)、鋱等關鍵元素完全依賴中國。美國國防部報告顯示,生產1架F-35戰斗機需0.4噸稀土,1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需4噸稀土,而這些材料幾乎全部來自中國。
為了獲取中國稀土,之前媒體曾爆料,美國通過泰國、墨西哥等國進行“借殼操作”,將中國稀土偽報為“鐵合金”“鋅”等普通商品,經第三國重新貼標后輸入美國。美國某企業通過私人渠道每月獲取200公斤鎵,雖成本高昂但維持關鍵部件生產。至于是什么私人渠道,就不為人知了。
第二個嫌疑對象是日本。日本約92%的稀土加工依賴中國,尤其在高性能永磁體、半導體和電動汽車領域。2024年日本稀土需求年增幅達15%,車用磁鐵短缺導致鈴木等車企暫停電動車生產。盡管日本試圖開發海底稀土資源,但技術不成熟且成本高昂,短期內難以替代中國供應。日本從印度進口的稀土中,60%實為中國加工的半成品轉口,進一步凸顯其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為了防止被卡脖子,長期以來,日本一直在囤積稀土,擴充稀土的戰略儲備,號稱可以使用幾十年。
總之,只要中美貿易戰還在持續,中國就不可能完全放開稀土出口管制,而境外間諜機關也不會放棄通過各種非法手段去獲取中國稀土。圍繞稀土的戰斗,還會長期持續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