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米脂縣,紅色熱土楊家溝的革命舊址游人如織,綠色明珠高西溝的生態果園碩果累累,一紅一綠交相輝映,繪就出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
近年來,米脂縣以楊家溝“紅色基因”為精神旗幟,以高西溝“綠色生態”為發展底色,創新“紅色領航、綠色賦能”雙引擎模式,將革命老區的紅色資源與黃土高原的生態治理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米脂樣本”。
紅色引擎——
傳承革命薪火 激活產業新動能
藏在山梁溝峁里的楊家溝村,雖說是個普通小山村,卻見證過輝煌的革命歷史。1947年在此召開的“十二月會議”,確定了中國革命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反攻。新中國的曙光從這里升起。
2021年9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楊家溝革命舊址,參觀中共中央“十二月會議”舊址、毛澤東舊居、周恩來舊居等,追憶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輩豐功偉績。當時,楊家溝革命紀念館副館長劉翠霞負責為習近平總書記講解,每每回憶當時的情景,她都十分激動和自豪。
從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姑娘,到如今的紀念館副館長,二十多年來,劉翠霞始終往返于縣城與楊家溝革命紀念館的這條山路上。無數訪客靜立窯洞前,通過她的講述,觸摸到楊家溝的革命脈搏,與宏大的時代同頻共振。
“日復一日的講述,讓這片革命熱土浸潤了我,這里的每一磚、每一瓦,都銘刻著革命在陜北的印記,而我愿做一粒沙,融入這厚重的歷史長河,守住這方水土的紅色記憶。”劉翠霞動情地說。
作為中國革命的重要歷史見證地,如今,楊家溝以“紅色基因”為底色,積極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育人價值,講好紅色故事,發展紅色旅游產業,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依托楊家溝紅色文化科技產業園、曙光影視基地等重點項目,構建起“紅色+”文旅融合體系,讓革命薪火生生不息。
革命舊址修繕、窯洞民宿建設、農耕文化體驗園等多元業態,讓游客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歷史厚度,帶動文旅消費持續升溫。2024年,楊家溝成功申創國家歷史文化名鎮,通過“支部+企業+農戶”模式,建成現代化大棚20座,發展生態采摘園、光伏電站等綠色產業,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5萬元,位居全縣第一;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32元,同比增長15.3%。紅色旅游與現代農業的聯動,讓“紅色熱土”轉化為“富民沃土”。
綠色蛻變——
生態紅利惠民生青山綠水變幸福靠山
距離楊家溝村30公里的高西溝村,是米脂縣綠色發展的生動縮影。
從六十多年前的窮山惡水、土地貧瘠,到如今的青山綠水、良田千頃,倔強的高西溝人,以山為紙,以汗為墨,通過幾代人的接力努力完成了一份看似絕無可能的生態答卷:創新“三三制”到“三二一”(三成林草、兩成耕地、一成水面)土地優化模式,形成林、草、田科學布局,林草覆蓋率超70%,荒山治理率達78%,高西溝成為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樣板。
高西溝人民的奮斗史,如今被搬上舞臺,實景劇《陜北有個高西溝》每逢周末、節假日激情上演。舞臺上的風雨征程,是幾代人真實的生存搏斗,是土地重生的史詩在新時代的回響。再看如今村民臉上舒展的笑容——那是時間對堅韌最深的饋贈,是黃土高原上最動人的山水年輪。
“現在我們村是真正的綠水青山,我們的生活也很幸福!”高西溝村村民李保忠說。
高西溝村綠色奇跡的締造,也離不開69歲的高西溝村黨支部書記姜良彪,半輩子扎根農村,如今依然堅守在水土治理的第一線,他帶領高西溝人民,調整農業結構,走向鄉村生態旅游的道路,千畝蘋果園、生態林與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相映成趣,2024年蘋果產值突破56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2萬余元,奏響一曲山青、業興、民富的躍動樂章。
生態“高顏值”催生經濟“高價值”,高西溝借力電商直播與鄉村旅游,建成生態研學基地,打造“住窯洞、采鮮果、干農活”沉浸式體驗項目,村集體收入突破70萬元。綠色生態不僅筑牢了發展根基,更成為村民致富的“綠色銀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守住了生態,也守住了‘金飯碗’!”姜良彪的話語道出了村民的共識。
紅綠聯動——
資源互補促共興繪就鄉村振興同心圓
統籌“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資源,米脂縣構建產業聯動新格局。楊家溝的紅色旅游帶動高西溝綠色農產品銷售,高西溝的生態景觀為紅色文旅增添吸引力,形成“以紅促綠、以綠興紅”的良性循環,實現從單一村域發展向區域協同發展的跨越。
今年,米脂縣推進“大楊家溝”理念,整合紅色景區、生態園區與現代農業區,打造“一核心一紐帶三點一面”鄉村振興格局。同時,串聯楊家溝、高西溝及沿線村莊,打造集紅色研學、生態觀光、農事體驗于一體的全域旅游走廊,形成“一日游兩景”的獨特體驗。此外,兩村在谷子種植、山地蘋果培育等領域協作,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節水技術推廣同步推進,產業效率顯著提升。
紅綠交織,山水共生。楊家溝的文旅創新與高西溝的生態治理,不僅是經濟賬,更是民生帳、生態賬。未來,米脂縣將持續擦亮“一紅一綠”名片,以紅色文化鑄魂、綠色經濟強基,推動革命歷史資源與生態治理成果深度融合,打造黃土高原上鄉村振興的標桿典范。
記者 楊曉慧 劉香 圖片/延楊紅 攝
編輯 強小強 校對 謝婷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