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江都區邵伯鎮深入發掘運河文化內涵,創新“拐彎抹角”群眾工作法,厚植“邵伯善治”為民底色,努力推動“剛性管理”向“柔性治理”轉變。
千年大運河靜靜流淌,流經揚州市江都區邵伯鎮,澆灌出一座經濟重鎮、文化古鎮,更孕育出了謙恭禮讓的“拐彎抹角”治理基因。
作為全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試點鄉鎮,邵伯鎮深入發掘運河文化內涵,緊扣“資源予民、服務便民、發展惠民”,探索創新“拐彎抹角”群眾工作法,進一步擦亮“甘馨實辦”治理品牌,厚植“邵伯善治”為民底色,以鎮域治理的“萬千”之功為運河之畔的千年古鎮注入發展活力。
1
激活“拐彎抹角”中的“善治基因”
一幅現代化幸福實景什么樣?走進邵伯古鎮,石街、四角樓、大馬頭、邵伯巡檢司等運河遺產點密集,人文氣息濃厚,過去的邵伯老商會已變身“甘馨實辦”小屋,成為“文旅融合+基層治理”的主陣地,吸引著周邊居民“茶桌議事”,導引著外地游客探訪老街故事……
“小巷雖窄,但人心為寬。”江都區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倪琪說,當年大馬頭街人來商往,四角樓主人為方便行人,特意將房角砌成“四角相對、高高翹起”,體現了房主的謙恭禮讓,百姓稱之“拐彎抹角”。如今,“拐彎抹角”是“邵伯善治”的一段基因、一個符號,成為“拐彎抹角”群眾工作法的靈感來源。
邵伯古稱甘棠,而如今的甘棠社區是邵伯鎮鎮中心,轄區既有居民小組、住宅樓,又有企業、學校、農貿市場等,個體經營戶達上百家,常常陷入治理資源不足、專業能力有限等困境。如何破題?邵伯鎮黨委融合邵伯歷史上甘棠樹下“謝公筑棣”的治理事跡、“拐彎抹角”的禮讓故事和“上善若水”的運河水文化特質,牢牢抓住黨建引領這個“金鑰匙”,創設“拐彎抹角”群眾工作法,以“大街小巷”為陣地夯實治理根基、以“大事小情”為抓手貼近群眾需求,以“大禮小讓”為紐帶培育文明新風,努力推動“剛性管理”變“柔性治理”。
“我們陸續打造了‘邵伯舅舅’司法調解和‘甘棠樹下’協商議事等治理品牌,拓寬‘自治進村、智治進網、法治進點’資源下沉路徑,實現資源為群眾所用、服務讓群眾省心、成效由群眾共享。”邵伯鎮黨委副書記劉佳佳介紹,全鎮聯動打好產業升級、文旅融合、美麗宜居“三張牌”,通過深化“黨建+項目建設”推進新興領域“兩個覆蓋”,2024年工業開票銷售突破124.9億元;通過深化古鎮文旅開發,完成邵伯歷史文化名鎮保護展示工程,每年邵伯湖旅游龍蝦節吸引游客超萬人次,形成“古鎮+美食+非遺”的文旅IP;通過打造“一鎮一環”特色環線,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圈”,推動國家“山水工程”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區域河道整治并通過驗收,實現從“一處美”變“處處美”。
2
為群眾議事協商打開“方便之門”
“現在,我們直接參與村組治理,不再是局外人。”高蓬村的村民們紛紛為村里的議事協商點贊。
高蓬村是邵伯鎮工業經濟主窗口,共有21個村民小組、5個網格,黨員104人,戶籍人口4387人,流動人員5000人左右,聚集著上百家工業企業。2021年,高蓬村入選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單位。邵伯鎮依托高蓬村探索“1+N+X”基層民主協商議事機制(“1”即黨組織成員,“N”即村務監督委員會、居民骨干、專業人士代表等,“X”即協商事項的特定利益相關人),搭建群眾訴求“直通車”、為民排憂“連心橋”,引導村民議事習慣從“議論紛紛”變為“紛紛議事”,議事角度從“替民做主”轉成“由民做主”。
有參與,才有行動和責任。戴某某家庭一戶多殘,房屋年久失修成了危房,高蓬村“兩委”根據住建部門有關政策,通過議事協商3步法,組織村建部門和村民代表共同商定維修改造方案,同時讓其他兩戶特困戶的房屋也得到修繕。這幾年,雖然征地、拆遷、人員安置等矛盾突出,但高蓬村通過搭建鄉里鄉親議事廳、蓬輝慈善議事園、村企共建議事廳等五大陣地,按議事流程由易到難劃分三類,提煉出“369”議事法,有效化解了任東組失地人員安置問題、南塘組安裝天然氣等房前屋后各種矛盾,沒有發生一起越級群訪。
“村里的事情,個個都是參與者、受益者。”在高蓬村,干部、村民人人認可這句話。
3
“溫情治理”共筑美好家園
“我們社區有‘三多’:老年群體多、退休黨員多、共建單位多。”蘇油社區原是江蘇油田的邵伯家屬區,有9個小區、3983戶居民、526名黨員。隨著油田生產區外遷,飽含石油記憶的鉆探設備、廠史標語等逐漸消失,同時新生代居民涌入,多數退休職工卻仍保持“企業包辦”的思維,社區治理遇到了新挑戰。
面對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課題,蘇油社區黨總支創設“油田記憶·溫情共治家園”治理品牌,將石油會戰時期“三老四嚴”精神轉化為文化治理基因,圍繞新就業群體融入、為老服務升級、居民自治賦能三大板塊,構建代際互助的溫情治理模式。實施“驛路油香”融入計劃,為外賣員打造休憩角,引導他們參與“安全隱患隨手拍”“順路帶”等服務;升級“石油印跡”為老服務,招錄老石油人為“記憶導師”,舉辦“油田記憶”社區節,每月“手機診所日”,青年志愿者教老人學習各種App;依托“油花綻放”平臺推動居民自治,居民自制搪瓷杯、書簽、扇子等“油田記憶”紀念品,吸引新石油人加入志愿服務,并仿照會戰勞動計分,以服務兌獎品。
聚“圓心”延“半徑”,畫出了最大“同心圓”,也把黨的溫暖傳遞至每個“神經末梢”。邵伯鎮積極搭建便民事項“一門清、一窗辦、一日結”高效服務平臺,4大功能島20個窗口可全天候集成辦理382個事項,實現“進一扇門、取一次號、辦所有事”。開發“智匯邵伯”政務系統,打破部門壁壘,全鎮事件一體化收集匯聚、派單流轉、聯動處置;設置72個綜合網格、2個園區專屬網格、354個微網格,配備74名網格員、354名微網格員,2024年上報事件10193件,按時辦結率100%;整合安監、消防、市監等領域執法力量,打造派駐執法基地,對237家企業實行分級管控,護航安全生產和穩健運營。今年,作為揚州市“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首批試點單位,又“上新”了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固定窗口,30項高頻事項37個具體業務可“一窗受理、無感切換”,跨部門事項辦理時長縮短了70%。
作者:何亞兵 趙靜
制作:李夢葦
審核:王長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