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乒壇公認的“強者”在賽場意外失利;
當“世界第一人”的光環被 1/8 決賽的比分擊碎;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在互聯網打響。
或許邱貽可也沒想到,自己會落到今天的地步。
比賽前,他跟莎莎還是深受大家喜愛的“乒乓師徒”。
比賽后,他就成了偏心眼的“背鍋俠”。
一句又一句“下課”,讓乒乓師徒深陷輿論風波。
縱使,“邱師傅”(邱貽可)下場澄清也于事無補。
然而,正當風暴愈演愈烈時,人民日報卻突然發聲了。
它突然官宣了莎莎的新身份!
沒有提網暴,沒有激昂的辯護,也沒有尖銳的評價。
但這則看似常規的新聞,卻字字都都在維護“金牌師徒”。
當 “輸不起” 的輿論狂歡遇上國家級的身份背書;
這場圍繞體育精神的角力,究竟藏著怎樣的深層邏輯?
01、突如其來的網暴
說起邱貽可和莎莎這對“金牌師徒”,大家都不陌生。
二人也算相識于微末,攜手走向了輝煌。
彼時,孫穎莎被人嘲笑為“大滿亞”。
邱貽可則是處于從運動員轉型到教練的關鍵階段。
東京奧運會后,“邱師傅”被分配成為了“莎徒弟”主管教練。
從那以后,莎莎越戰越勇,漸漸成為了世界第一。
只可惜,莎莎還是那個世界第一,邱師傅卻陷入了麻煩。
不僅有一大群粉絲喊邱貽可下課,甚至有人還攻擊起了他的家人。
這究竟是咋回事呢?還得從一場比賽說起。
前段時間,乒乓美國大滿貫開賽。
我國的精兵良將集體出動,打算大展拳腳。
只可惜,比賽一開始就頻頻爆冷,種子選手接連出局。
尤其是女單8強比賽,莎莎和鰻魚雙雙出局。
當時,大家倒是沒有很重的戾氣,反而紛紛鼓勵海產姐妹,再接再厲。
只是,當女雙決賽結束后,風向突然間變了。
7月13日,莎莎鰻魚與大迪和蒯曼爭奪冠軍。
比賽開始之前,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比賽。
畢竟,海產姐妹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
但體育競技卻處處充滿了意外。
最終,海產姐妹落敗,大迪和蒯曼摘得桂冠。
如此一來,莎莎這次大滿貫,金牌顆粒無數。
這個結果讓不少粉絲難以接受。
可他們又不舍得責備自己的偶像,這該咋辦呢?
于是,他們把目光對準了邱貽可。
“精力都給了2號,你給莎莎做了什么賽前準備?”
“如果一碗水端不平,就別耽誤莎莎?!?br/>
原來,不少粉絲認為:
邱教練一起帶莎莎和蒯曼兩個人,但是他明顯更偏愛蒯曼,對莎莎的關注比較少。
如果邱貽可能夠公平對待二人,多給莎莎一些指導和關注,或許結果就會不同。
一時間,輿論發酵,邱貽可成為了眾矢之的。
起初,邱師傅并未替自己辯解。
但漸漸地,輿論開始不受控制。
有些網友不光攻擊邱貽可本人,甚至還連坐了家人。
正所謂,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邱師傅用一篇長文,開啟了反擊。
02、邱貽可的反擊
“我盡心盡力的完成了工作?!?br/>
7月16日,邱教練發出了“小作文”。
在“小作文”中,他堪稱字字珠璣。
上來,先是羅列了莎莎的輝煌戰績,隨后又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莎莎的成績不是平白取得的,來自她的艱苦訓練。”
“正常的建議和批評,我都接受,但不要無故地謾罵。”
邱教練的話,聽起來讓人心酸。
是啊!誰家的徒弟誰心疼。
曾經莎莎奧運女單失利,她遭受著一輪又一輪地非議。
就連她自己回憶那段時光都說:
“當時,提到乒乓球就不想聽。”
這種至暗時刻,是邱教練陪在她身邊。
一邊給予鼓勵和支持,一邊慢慢地磨煉戰術和技巧。
如此,莎莎才慢慢走出了困境。
如今,只是一場比賽失利,粉絲們就要全盤否定教練之前的付出。
這未免讓人有種“過橋抽板”的悲涼感。
不過,也并非所有的粉絲都如此極端。
邱貽可的澄清發布后,不少粉絲紛紛表示支持。
不僅如此,甚至連《人民日報》也親自下場為其“撐腰”。
只不過,它并未提網暴事件,而是用一則喜訊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03、《人民日報》的“官宣”
“恭喜孫穎莎當選。”
7月17日,人民日報官宣了莎莎的新身份—全國青聯常委。
這則看似與網暴無關的新聞,實則暗藏深意。
要知道,青聯的常委與普通委員可不同。
它屬于核心決策層,能夠參與政策的制定和執行。
現役的運動員中,唯有莎莎獲得了此項殊榮。
再者,常委會的身份不僅是榮譽,更是國家對她的認可。
如今,網暴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人民日報》卻發文高調官宣莎莎的新身份。
這一舉動看似常規,實則是對網絡暴力最有力的回擊。
尤其是,那句“榜樣的力量”說明了一切。
當飯圈粉絲還在爭執不休時,官方早就用更高層面的認可為運動員筑起保護墻。
他們用國際級榮譽告訴了我們:
“運動員真正的價值,不光是金牌可以衡量?!?/p>
其實,真正的英雄不會因為一次跌倒就失去光芒。
競技體育的魅力,本就在于勝負的不確定性。
運動員挑戰極限的勇氣,遠比金牌可貴。
當某些粉絲將勝利視為唯一標準;
甚至用“教練下課”來綁架運動員時,他們早已脫離了體育本身。
結語
“真正的體育精神,不是將冠軍神化,而是理解奮斗者的人性?!?br/>
莎莎當選全國青聯常委的公告中,沒有半個字提及網暴風波。
但它卻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了競技的本質:
“不以勝負論英雄,而是尊重每一個拼搏的身影?!?/strong>
“金牌師徒”的故事還在繼續。
在奧運的征程上,他們需要的不是鍵盤俠的指手畫腳,而是支持者的默默陪伴。
畢竟,真正的英雄,永遠在超越自我的路上。
而我們,有幸見證他們的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