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十天的2025年“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動今天(18日)落下帷幕。兩國近30支青少年合唱團、超過千名參與者以“歌唱和平”為主題,在福州、北京兩地,開展音樂對話與文化交流。
此次活動是“未來5年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倡議實施以來,規模最大的主題性中美青少年交流活動。
中美青少年共唱
《友誼地久天長》
百年前,在福州鼓嶺,中美人民結下“共飲一口井”的友誼??缭桨倌?,這份真摯的情感,在中美青少年的歌聲中歷久彌新。
來自美國楊百翰大學的合唱團成員們,在福建師范大學遇到了同樣熱愛音樂的中國朋友。共同合唱一曲《友誼地久天長》,當英文與中文的和聲交織,不同的青春面龐閃爍著同一份感動。這一刻,音樂跨越地域和語言的界限,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美國楊百翰大學精選合唱團成員貝拉·瑟古德在活動現場向《藍廳觀察》記者表示,非常感激中國同學們的熱情好客。她發現,在這里,一個微笑之類的動作就能交到新的朋友。對她而言,這是一次非常特別的經歷。
中美青少年增進彼此了解
除了音樂上的切磋,在合唱周活動期間,中美青少年有更多機會了解彼此。
一同欣賞機器人表演、體驗中國傳統文化技藝,一次次交流互動中,年紀相仿的他們,總能找到共同的話題。交換禮物、留下聯系方式,友誼的種子在彼此心間生根發芽。
福州第十六中學毓英合唱團成員胡子墨告訴《藍廳觀察》記者,活動現場,參與交流的美國One Voice兒童合唱團的成員們帶來了灰色的手環和大家交換。而她自己也準備了具有福州當地特色的三條簪造型冰箱貼。胡子墨說,能和美國青少年,因為共同的愛好聚在一起歌唱,令人興奮和新奇。
許多參與此次活動的美國青少年是第一次來到中國。對于他們而言,這趟音樂之旅,也是了解中國的難得機會。
來自美國芝加哥的風聲合唱團,選擇在北海公園,以快閃演唱的方式與中國觀眾交流互動。合唱團特別選擇了一首以“雨”為主題的歌曲,唱響愛與祝福。美國風聲合唱團團長馬克·哈伯德對《藍廳觀察》記者表示,來到北京后,發現“雨水”對于這里的人們來說,意味著好運與福氣。因此,合唱團也想通過這首歌曲,向中國人民送上祝福。
參訪活動中,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中國文化的燦爛悠久、中國社會的生機活力,都成為這群美國青少年們難忘的回憶與收獲。美國風聲合唱團團員賈斯敏·瑪塞爾在接受《藍廳觀察》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中國,她感受到自己被完全接納了,而且是以一種充滿愛的方式。來到中國,令她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團結,以及接納與自己不同的文化。
美國總統藝術與人文委員會高級顧問兼文化交流特使、哈佛大學客座講師卡拉·納萊斯表示,通過中美青少年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看到,友誼的種子正在被種下。真心希望未來,會有一整片友誼之林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生長。
外交部發言人:希望兩國青少年
攜手傳承“鼓嶺情緣”
中美關系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談及此次合唱周活動時表示,希望兩國青少年接過時代賦予的接力棒,攜手傳承跨越百年的“鼓嶺情緣”,為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盡管近年來,中美關系遭遇了不少困難和挑戰,但中美民間各類交流持續推進,增進兩國人民彼此了解與信任,不斷結下新的友誼。合唱周活動期間,中美青少年自然而親切的交流,也用事實再次表明,語言與文化的差異無法阻隔心靈的共鳴。兩國人民的雙向奔赴,在太平洋兩岸架起更多友誼之橋,為中美關系行穩致遠夯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