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時間不僅是生活的刻度,更是人類探索宇宙、推動文明進步的重要維度。7月20日至12月31日,南寧市科技館將推出“時光漫游——從文明脈搏到科技未來”主題展覽,本次展覽由南寧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南寧市科技館與上海大來時間博物館聯合承辦,上海交通大學博物館協辦,面向公眾免費開放,觀眾可登錄南寧市科技館公眾號,預約門票入場參觀。
展覽特別呈現上海大來時間博物館創始人李大來的珍貴收藏,作為一名年逾九旬的老黨員,李大來同志始終秉持“科技報國”理念,傾注心血收藏計時文物,建成公益博物館“大來時間館”。為維持博物館運轉,李大來同志曾變賣兩套房產,他堅信“資金用在博物館比存在銀行更有價值”,充分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本次展覽的120件珍貴館藏將于7月20日首次在廣西亮相。屆時,將在南寧市科技館科普展覽中心舉行啟動活動,并開展“鐘表打印”科普制作活動,觀眾可現場報名參加。
即將展出的部分展品。丁薪峰攝
本次展覽共設“感知時間”至“探知未來”五大單元,全方位展現人類對時間的認知與科技的進步,從座高兩米的“莫拉鐘”到不足半掌長的迷你鐘,這些展品從英、美、法、日、瑞典等多個國家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其中最古老的鐘表可追溯至十九世紀。
即將展出的部分展品。丁薪峰攝
鐘表之外是藝術,鐘擺之間是科學。通過古今中外各式鐘表,觀眾能直觀體會到等時性原理、諧振動原理等在計時領域的具體應用,收獲豐富的跨學科科普知識。觀眾還可以通過展板、多媒體互動裝置、實物展品等形式,了解從古代圭表、日晷到現代原子鐘的計時工具演變,感受時間精確測量對科技發展的深遠影響。展覽還將展示留聲機、刻錄機等老物件,讓觀眾在音符中聆聽時間的聲音,結合互動體驗探索時間與音樂的關系,通過沉浸式體驗和豐富的展品,讓公眾深入了解時間的科學內涵與科技發展的輝煌歷程。展覽期間,南寧市科技館同步推出“給寫給未來的自己”特別活動,參觀者可以現場領取紀念票,寫下此刻的心愿、目標或祝福,并帶走珍藏,或選擇懸掛于館內,與其他觀眾共享這份對未來的期待。此外,還將開展系列科普講座、工作坊等活動,激發青少年對時間科學與現代科技的興趣。
這個夏天,歡迎廣大市民走進南寧市科技館,在時間的脈絡中感受科技的力量,探索未來的無限可能!(丁薪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