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記者 郭婧婷 北京報道
債券承銷再次刷新“地板價”,6家金融機構分食63448元承銷費“蛋糕”,最高報價3.5萬元,最低僅700元。
7月12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火速宣布對這6家機構啟動自律調查,直指低價承銷亂象。此前,交易商協會剛發布新規,明確要求“承銷機構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銷費率報價”。
“700元承銷費,看似荒誕離奇,實則是當前債券承銷市場極度內卷的結果和極端體現。”一位券商固收人士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不是個案問題。債券承銷“地板價”現象長期存在,已經對債券承銷行業的健康生態造成嚴重危害。
某債券承銷人士分析,債券承銷市場低價競爭的根源在于,主承銷商通過壓低費率換取大額發行所能帶來的綜合收益。為了爭奪項目、做大份額提升規模排名,主承銷商往往主動降價搶標。這進一步推高了優質發行人的議價能力,導致費率不斷下行,市場因此陷入“降價搶份額—份額推排名—排名助奪標—奪標再降價”的惡性循環。
超低承銷費搶標
7月10日,廣發銀行公布2025—2026年度二級資本債券主承銷商招標結果,6家頭部機構中標,除興業銀行(601166.SH)為商業銀行外,其余5家均是大型券商。據悉,廣發銀行本次招標項目規模達350億元,采用競爭性磋商方式進行。
記者查詢廣發銀行供應商服務平臺網站發現,中選單位預估服務費的分配情況已經被刪除。但記者從天眼查平臺可看到相關信息,6家機構承銷費總額63448元。其中,中國銀河證券(601881.SH)和興業銀行報出700元“地板價”,廣發證券(000776.SZ)報價1050元。國泰海通(601211.SH)、中信證券(600030.SH)、中信建投(601066.SH)報價分別為4998元、2.1萬元和3.5萬元。
有券商人士犀利評價:“700塊錢,連我們團隊去銀行開個會的差旅費都不夠。”
這樣報價是否合理,報價是否低于成本價?受訪業內人士表示,核算這筆業務的綜合成本,需要從多個環節進行詳細拆解,包括前期盡調環節,材料制作、監管溝通、路演推介、簿記建檔和銷售分配環節,系統支持以及合規風控環節。綜合來看,700元或1050元的報價遠遠低于上述環節所產生的綜合成本。
本報記者就此事采訪銀河證券和廣發證券方面,然而,截至記者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受訪人士分析,金融機構采用超低價策略,很可能是針對特定的優質發行人,如AAA評級、大型銀行、央企等。這類客戶之所以被券商爭搶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們具有極高的信用資質和市場影響力。AAA評級意味著違約風險極低,能夠吸引大量投資者,保證債券的順利發行和銷售。
金融機構的惡性競爭也引發有關部門關注。7月11日,交易商協會表示,將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對相關機構啟動自律調查。若相關方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違反自律規則的情況,將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自律處理。
此前,為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加強自律管理,針對市場成員近期反映的低價承銷、低價包銷、拼盤投資、利益輸送等問題,交易商協會發布了《關于加強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承銷規范的通知》,其中第三條明確要求:“承銷機構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銷費率報價參與債券項目競標。”
規模為王,增收不增利
明知血虧,頭部機構為何仍趨之若鶩?答案或藏在“規模為王”的邏輯之中。
多位投行人士向記者指出,其核心驅動在于對市場份額的白熱化爭奪。當前債券承銷市場已形成“規模即話語權”的共識——更高的承銷金額意味著在后續項目爭奪中的顯著優勢。
“大型銀行、央企、省級平臺等優質發行人往往在金融市場中具有重要地位,與它們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可以獲取更多的業務信息和資源,為未來開展多元化業務創造條件。”受訪業內人士分析。
“規模為王”策略正在拉大頭部機構優勢,但代價也顯而易見。本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以來,券商承銷總規模呈現強勢上升狀態,但是行業承銷手續費費用逐年下降,“增收不增利”現象突出。
具體來看,2021年—2024年,券商年度承銷總規模分別為5.16萬億元、6.23萬億元、6.2億元、14.45萬億元。與之對應的承銷手續費及傭金費用逐年下降,分別為64.89億元、58.36億元、48.63億元、30.8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海通、中金公司、華泰證券霸榜前五,這5家公司分走市場近五成“蛋糕”,從市場格局來看,強者恒強趨勢顯著。
承銷規模上升之勢亦延續到2025年上半年。Wind數據顯示,全市場債券發行金額為44.68萬億元,同比增長16.59%;券商債券承銷金額為7.34萬億元,同比增長20.75%。其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海通、中金公司的承銷額分別為10400億元、7599.8億元、7146.8億元和6527.7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債券承銷“地板價”現象長期存在,對債券承銷行業的健康生態造成嚴重危害。“從行業競爭角度看,會引發惡性價格競爭,導致承銷商為了爭奪項目不斷壓低價格,破壞正常的市場秩序。一些中小承銷商可能因無法承受低價而退出市場,減少市場的多樣性。從服務質量方面,低價可能導致承銷商減少在項目中的投入,降低前期盡調、材料制作等環節的質量,影響債券的發行質量和投資者的利益。”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表示,長期低價會使行業整體利潤水平下降,影響承銷商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利于行業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最終損害整個債券承銷行業的健康發展。
(編輯:夏欣 審核:何莎莎 校對:顏京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