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普京的最新“重大聲明”提出了100%的關稅,網上對此反應強烈,許多人調侃道,特朗普這次果然又玩了一招“大招”,不過這次的“大招”看起來既惡心又無力。美國與俄羅斯的經濟結構高度相似,而且兩國的貿易規模本就不大。事實上,美國對俄羅斯已經實施了重重制裁,100%的關稅看起來就像是在“隔著靴子撓癢癢”,毫無實際效果。事實上,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美俄雙邊貿易額為350億美元,而到了2024年,這一數字暴跌至35億美元,幾乎不到中美貿易額的零頭。
如果你也覺得這一招似乎無甚實效,那你可能低估了特朗普的意圖。這個100%的關稅背后,還藏著一張更大的牌——“二級關稅”。簡而言之,任何國家如果購買了俄羅斯的商品,美國將對這些第三國征收100%的關稅。考慮到目前俄羅斯經濟的脆弱性,尤其是它極度依賴能源出口,若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賣不出去,后果將不堪設想。
這一政策的推出,顯示出特朗普對俄羅斯的憤怒。畢竟,普京在這場俄烏戰爭中讓特朗普顏面盡失。想當初,特朗普曾言,俄烏戰爭不過是一場笑話,并揚言當上總統后要立刻讓戰爭停下來。可如今,時隔兩百多個24小時,他的諾言顯得空洞無力,面子也被打得啪啪作響。特朗普曾認為美俄關系可以合作,甚至有意聯合俄羅斯共同應對中國。為了這個目標,他曾與普京保持了頻繁的私人聯系,外界一度猜測美國如果解除對俄制裁,可能會帶動一系列行業發展,雙方的合作關系在特朗普當政期間確實處于一個相對高峰時期。
然而,現在特朗普卻把普京稱為“老狐貍”,盡管普京嘴上承諾滿滿,但實際上毫無誠意,特朗普因此對俄羅斯深感不滿。對美國來說,100%的關稅不僅是一種侮辱,實際上更具有很大的傷害性。俄羅斯的經濟現狀堪憂,已經到了“頂不住了”的地步。2025年,俄羅斯的通脹率暴漲至9.8%,這個數字讓人不寒而栗。而俄羅斯央行的基準利率高達20%,讓人難以理解其背后的經濟壓力和挑戰。
目前,俄羅斯正面臨雙重經濟壓力。2025年第一季度,俄羅斯的GDP增速僅為1.4%,遠遠低于2024年4.3%的增速。同時,國際油價的跌幅也使得俄羅斯的能源出口嚴重縮水,2025年前五個月,由于煤炭價格下降,雖然出口量有所增加,但利潤卻下滑了6.1%。隨著西方企業的撤離,俄羅斯國內物資短缺,剩下的商品普通民眾根本無法負擔。此外,俄烏戰爭已經打了三年多,依舊沒有任何結束的跡象。前線的高昂軍費消耗,導致政府只能減少民生開支,從而造成了電力和自來水價格的飆升,莫斯科居民抱怨連連,甚至為了節省水電,洗個澡也要精打細算。
普京現在的處境也十分棘手。如果不繼續打下去,俄羅斯的經濟危機將進一步惡化,民眾的不滿情緒達到臨界點,隨時可能爆發。然而,如果繼續戰爭,烏克蘭卻拒絕俄羅斯的要求,停戰似乎無法滿足俄羅斯的條件,那么三年的努力就會變成空談。因此,普京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困境——繼續戰爭,經濟無可避免地崩潰;停戰,則意味著完全沒有任何戰略收益。
如今的俄羅斯,正如一只“落難鳳凰”,面對來自多個方向的壓力,包括中東局勢的動蕩、敘利亞和伊朗的紛爭,俄羅斯曾經的勢力范圍也在崩塌。然而,普京無力采取有效的行動,經濟形勢和軍事實力的雙重制約,讓俄羅斯難以再插手這些地區的紛爭。
有一位知名的俄羅斯經濟學家對蘇聯解體的原因提出了深刻的見解,他認為,蘇聯解體并非因為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或美國的制裁,而是因為國家財政的崩潰。軍備競賽過度消耗了大量資源和資金,擠壓了民用經濟的空間,導致了民眾生活水平的下降,最終使得國家陷入無法自拔的困境。如今的俄羅斯,和當年的蘇聯確實有些相似:軍費開支居高不下,經濟壓力巨大,通貨膨脹不斷加劇,經濟增長停滯。
或許有人會認為,盡管俄羅斯的經濟情況堪憂,但它依然是一個軍事大國。的確,最近軍事界爆出了幾則發人深省的新聞。首先是埃及取消了與俄羅斯的蘇35戰斗機訂單,原本數十億美元的合同轉瞬即逝。并非埃及沒錢,而是蘇35已不再適應現代戰爭的需求,逐漸落后。其次是,俄羅斯的最后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經過8年的修復工作,最終宣告放棄,不久后這艘龐然大物將被拆解,成為廢銅爛鐵。隨著這一事件的發生,俄羅斯很可能會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唯一沒有航母的國家。曾幾何時,軍事領域的三足鼎立局面中,中美俄占據了重要位置,但現在看來,俄羅斯的軍事影響力正迅速被歷史淘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