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譚宏宇、通訊員朱江茂報道:7月3日,咸寧科創中心內一派忙碌景象。市科技局農社科科長何雪蓮正與武漢科技大學工業機器人項目團隊開展交流商討,從技術細節到配套設施,事無巨細。
何雪蓮的這份“貼身”服務,源于市科技局創新推行的科技服務專員制度。該制度為重點項目量身定制服務方案,不僅成為項目落地生根的“催化劑”,更化身干部實戰練兵的廣闊“沙場”,有效推動干部在項目建設一線錘煉本領、提升素質。
這是市科技局持續深化“干部素質提升年”工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市科技局將“干部素質提升年”工作深度融入科技創新工作全局,以對標學習、科技賦能、實戰練兵為抓手,全面開啟干部能力提升新征程。
自今年3月咸寧科創中心啟動建設以來,科技服務專員們便作為“先鋒隊”活躍在一線。在他們的高效協調下,武漢大學咸寧低空經濟創新研究院項目于6月16日順利簽約落地。6月23日,武漢大學翁子揚教授團隊到科創中心對接裝修布置方案,目前團隊結合工作需求及樓層實際已完成設計施工調整。
“項目推進面臨各種困難,但自己的能力卻在解決一個個問題中得到了提升。”高新技術發展與產業化科四級調研員童艷介紹,市科技局積極拓展高校合作“朋友圈”,吸引武漢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湖北科技學院等高校的25個優質科創項目意向入駐咸寧科創中心,涵蓋 AI教育、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咸寧(武漢)離岸科創園的運營協調和項目二期建設同樣是市科技局干部實戰練兵的“主陣地”。
市科技局雙創中心工作人員吳強奮戰在離岸科創園二期項目一線,目前二期建設已完成總工程量的30%,預計7月底或8月初可新增1.87萬平方米的發展空間。
市科技局雙創中心主任杜嬌表示,咸寧(武漢)離岸科創園二期建設完成后,將進一步對接武漢高校和科研資源,探索“研發在武漢、生產在咸寧”的飛地模式,加速技術成果本地轉化。
市科技局為持續深化干部素質提升成效,同步強化理論武裝與頂層設計。通過舉辦全市科技系統干部講堂暨“加快支點建設大討論推動咸寧發展大反思”學習研討交流活動,采取“骨干示范講、全員參與學”的形式,有效激發干部學習內生動力,促進學習成果向工作動能轉化。
此外,市科技局還出臺《咸寧市科技賦能行動2025年實施方案》,明確“9526”科技創新指標體系,為干部履職盡責提供了清晰精準的指引,不斷夯實干部能力根基,為咸寧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持久的科技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