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東廳,特朗普簽署法案的筆尖懸停半空,鏡頭聚焦下他突然話鋒一轉:“中國一直在幫助我們”,這句話讓全場記者錯愕不已。
7月16日,白宮東廳的鎂光燈下,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販運法案”時,意外稱贊起中國:“我認為中國一直在幫助我們,他們正在邁開大步?!?/p>
這番話與他今年2月借芬太尼問題對華加征20%關稅的激烈言辭形成鮮明反差。就在法案簽署前幾小時,他還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放出消息:“可能訪問中國”。
白宮的籌備已悄然展開。美國商務部正聯系蘋果CEO庫克、英偉達CEO黃仁勛等商業巨頭,詢問他們是否愿意加入總統的訪華代表團。而特朗普的急切背后,一場圍繞稀土、芯片和關稅的博弈正悄然進入高潮。
01 精心設計的“友好信號”
特朗普政府近期動作頻頻。短短幾天內,美國連續撤銷四項對華限制措施:取消芯片設計軟件禁令、恢復乙烷出口、重新供應C919飛機發動機,甚至在南極科研領域做出“戰略性收縮”。
7月4日,特朗普宣布向12個國家發出關稅通知函,稅率從60%到70%不等。但他同時透露玄機:“發信比其他辦法要簡單得多?!?/p>
在全球貿易伙伴面臨關稅重壓時,中國卻成為例外。美國商務部意外取消對華乙烷出口禁令,原本滯留在墨西哥的貨船開始駛向中國。
這些舉措精準得令人懷疑并非巧合。商務部發言人對此作出回應:“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犧牲中國利益換取所謂關稅減免?!?/p>
這七個字“犧牲中國利益”劃出了中國不可逾越的紅線。
02 稀土牌:中方的戰略王牌
特朗普訪華急迫性的背后,隱藏著美國軍工的致命軟肋。今年4月,中國宣布對釤、釓等7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直擊美國軍工產業鏈。
數據說明問題:每架F-35戰機需要417公斤稀土,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的稀土用量更是驚人。當特朗普高調宣稱“中美已達成稀土出口協議”時,中國商務部僅低調回應“正在進一步明確框架細節”,強調“依法審批”。
稀土博弈彰顯中國戰略定力。近年來中國推動稀土產業整合和提升環保標準,改變了過去粗放的出口模式。單純增加出口量已不再符合國家利益,如何通過規則制定實現資源的最大價值,成為深層次的考慮。
03 芬太尼牌:反復無常的政治工具
特朗普在芬太尼問題上立場反復無常。7月16日剛感謝中國幫助,幾小時后簽署法案時又老調重彈:“中國提供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芬太尼,他們把芬太尼運到墨西哥,甚至運到我們國家。”
這種自相矛盾引發質疑。中國駐美大使館早已嚴正指出:美方指責中國為其國內芬太尼類物質的主要來源,罔顧事實,完全與事實不符。
多年來,美國與芬太尼相關的死亡人數持續攀升,從2018年的約29725人上升到2023年的76282人。
面對國內危機,特朗普卻將其作為對華施壓的籌碼。2019年中國全鏈條摧毀一個與美國直接相關的非法加工、販賣、走私芬太尼毒品的犯罪團伙,這些實質性合作被美方選擇性忽視。
04 關稅戰的雙刃劍
4月9日,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104%關稅正式生效。這一“準禁運級”稅率覆蓋中國對美出口商品的71%。
貿易戰的反噬效應立竿見影:紐約超市雞蛋價格漲至12美元/打,特斯拉Model Y售價飆升8000美元,穆迪測算顯示美國家庭年均支出將增加600-800美元。
美國對中國石墨的最新動作更具諷刺意味。7月1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石墨活性陽極材料加征93.5%的反傾銷稅,疊加此前的稅率后,實際關稅高達160%。
石墨是鋰電池負極核心材料,一塊電動車電池中石墨占比超20%。中國掌控全球70%以上的石墨供應,2024年對美出口就達15億美元,占美國進口總量的60%。
特斯拉剛經歷一場因“去中國化”導致的戰略陣痛。為獲取美國7500美元/車的補貼,其部分車型改用非中國電池,結果成本暴漲、產能下滑。今年5月,特斯拉悄然重啟中國電池采購。
05 芯片博弈的暗戰
在芯片領域,美國看似放松限制,實則暗藏玄機。美國允許英偉達向中國出售H20等芯片,但放行的并非尖端產品而是“次級貨”。
這種有限度的解禁意圖明確:緩解中國部分燃眉之急,同時阻滯中國自主研發高端芯片的決心。如果中國企業滿足于“勉強可用”的進口產品,加大自主創新投入的緊迫性必然會減弱。
專家指出中國早有反制籌碼:“既然美國能用‘反傾銷’大棒,中國為何不能以彼之道?”目前國產AI芯片性能已逼近H20水平,若對美芯片加征對等關稅,既可保護本土產業,又能打亂英偉達等巨頭的市場布局。
06 訪華前的障礙賽
特朗普的訪華計劃面臨多重障礙。最棘手的是臺灣問題:特朗普政府初期,美國國務院悄悄刪除了“不支持臺獨”的表述,此事至今未向中方作出解釋。
人事矛盾同樣棘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作為中國制裁名單上的“常客”,被依法禁止踏上中國領土。這個人選矛盾折射出美國對華政策“既要打壓遏制,又要對話合作”的扭曲心態。
中方的立場始終清晰。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回應特朗普示好時,重申處理中美關系的根本原則:“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十二個字劃出了不可逾越的紅線。
特朗普若真想踏足北京,就必須在關稅問題上拿出看得見的誠意。盡管幾輪談判后美方同意“大幅降低對華關稅”,卻頑固堅持保留特朗普時期首次加征的關稅額度。這種“假讓步、真遏制”的套路,暴露了美國不肯放棄打壓中國發展的戰略野心。
特朗普最終是否踏上中國土地,將取決于未來數周稀土談判桌上籌碼的交換。白宮內部已顯分裂跡象:財長貝森特暗示關稅最后期限可能延至9月1日,而特朗普卻高調表示“我們說了算”。
國務卿魯比奧這位被中國制裁禁止入境的“反華急先鋒”,近期突然低調,不再公開高談“中國威脅”。現實的政治算術正在改寫劇本:若特朗普的專機最終降落北京,那些曾叫囂對華強硬的官員或將被迫留在華盛頓。
特朗普口中的“感謝”只是精心設計的談判籌碼。真正的較量在關稅數字與稀土出口配額的角力中悄然展開,而中國手中的王牌,遠比白宮想象的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