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玉良
當夕陽余暉漫過窗欞,北京華夏厚德養老中心的二樓會議室內卻燈火通明。2025年7月18日晚,一場特殊的“加餐”正在上演——79歲的《中國心態學》創立者、世界華人聯合會(總會)國學導師秦次森先生應“我給老人添個菜”公益項目之邀,為數十位銀齡聽眾奉上主題講座《退休后老人怎么活,學習是最好的養老》。這場持續1小時的精神盛宴,讓養老院的餐桌延伸到了思想的疆域。
(劉訓香院長致歡迎詞)
銀發智者對話銀發群體,是“我給老人添個菜”發起人孫玉良的一個創意。晚上7時,秦次森緩步登臺,臺下瞬間安靜。面對與自己年齡相仿的聽眾,這位曾任中央紀委常委專職秘書的學者開場便引發共鳴:“學習是最好的養老,也是最有效的抗衰老良方。我們這代人的養老課題,需要自己書寫答案。”。“文化塑造心態,心態決定命運”是秦次森先生創立的中國心態學核心理念。結合親身經歷,秦次森將深奧理論轉化為大白話式的鮮活敘事,這位年近耄耋之年的學者用六十載人生積淀淬煉出的理論體系,為同齡人照亮人生后半場的光明大道。
(秦次森老師激情演講)
有人退休后無所事事百無聊賴,有人卻精神矍鑠銳意創新,差別就在心態建設。秦次森為老人們的余生開出“學習良方”。人體的所有器官,都是用則進不用則退,大腦也是一樣。年齡是生命的長度,學習是生命的寬度。當一個人停止學習了,就是衰老的開始。秦老創立的《中國心態學》,是2022年創立的,那個時候他已經76歲高齡了。可以說,秦老本人就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范,他給厚德養老院播下了學習的火種,入住老人品味的不是“普通加菜”,而是滋養心靈的“十全大補湯”。
(厚德養老院的老人們聽講現場)
演講結束后,劉訓香院長與孫玉良副院長將寫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0006號“我給老人添個菜”愛心大使證書交到秦次森手中,這場余味悠長的精神加餐就此畫上句號。散場后,許多老人紛紛向秦次森先生咨詢《中國心態書》的更多問題,一位老人對孫玉良副院長說:“原以為養老就是吃好睡好,現在明白要建設‘精神食堂’”。也有老人圍著秦次森追問何時再來講課,這意味著秦老點燃了老人們的求知燈火。
(孫玉良、劉訓香為秦次森頒發榮譽證書)
(秦次森獲頒“我給老人添個菜”愛心大使證書)
我給老人添個菜”公益項目由詩人孫玉良發起,獲新西蘭慈善總會、雷鋒戰友趙明才等海內外支持。秦次森作為第6位愛心大使,其講座標志著項目從物質關懷向精神滋養的戰略升級。這場由公益項目牽線、銀發智者主廚的“思想大餐”,正悄然改變著養老生活的定義。當學習成為養老方式,歲月沉淀的智慧便化作照亮晚霞的星光——這或許正是“添菜”項目最深邃的滋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