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怕是沒料到,最難的仗不是跟杜建英打,是跟親叔叔宗澤后掰手腕。
這邊娃哈哈 AD鈣奶剛升級換代,那邊叔叔的“益品宗師AD鈣奶” 就從同個車間下線,連代工廠都用的同一家 —— 這哪是親戚,是披著親情外衣的商業間諜。
宗澤后還放話 “娃哈哈靠我起家”,網友笑了:“合著宗慶后忙活一輩子,是給弟弟打工?這劇情比《甄嬛傳》還狗血。”
宗澤后的“創業路”,走得比小偷還利索。侄女開印刷廠,他就抱怨“搶了我的瓶標生意”;小姑做香精供應,宗馥莉自建工廠后,他又跳出來罵“不夠厚道”。
如今干脆另起爐灶搞“宗師傅飲料”,團隊全是娃哈哈老臣,連聯銷體模式都抄得一字不差 —— 這哪是創業,是把娃哈哈的家譜撕下來當商業計劃書。
最諷刺的,是他的“貢獻論”。宗澤后說“杭州人都知道娃哈哈靠我起家”,可翻遍娃哈哈發展史,只找到他早年管瓶標印刷的記錄。
網友拆穿:“合著印個瓶標就算創始人?那給故宮刷油漆的,豈不是能說紫禁城是他建的?” 更絕的是他 “沒拿過娃哈哈一分錢” 的表態 —— 轉頭就用娃哈哈的代工廠、老員工、銷售渠道,這操作比蹭 WiFi 還不要臉。
“益品宗師”的包裝,抄得連親爹都認不出。AD鈣奶的配方換湯不換藥,瓶身設計跟娃哈哈只差個“宗”字,連宣傳語都透著模仿:“同宗同源宗師傅”—— 翻譯過來就是 “我是你叔,抄你咋地”。
有經銷商吐槽:“給宗師傅供貨,感覺像在給娃哈哈做盜版,錢賺得心慌。”
宗澤后怕是忘了“血濃于水”四個字。公開說侄女“貢獻不如杜建英”,還勸她 “負責撫養同父異母的弟妹”,這哪是長輩勸和,是幫著外人打自家孩子。
網友翻出他的采訪:“杜建英生三個私生子分家產,他說人貢獻大;親侄女守家業,他罵人心眼小,這叔怕是被杜建英灌了迷魂湯。”
他的 “國資收購” 提議,藏著私心。暗示自己 “愿出面振興娃哈哈”,明擺著是想借國資之手把侄女踢出局。可國資要是真接手,憑他那 “山寨大王” 的本事,怕是能把娃哈哈改成 “宗師傅集團”。
有財經博主調侃:“他不是想保品牌,是想當品牌的新主人,比司馬昭之心還明顯。”
宗馥莉的“眾叛親離”,早有預兆。關停叔叔的印刷廠、姑姑的香精廠,看似絕情,實則是在割家族的“寄生瘤”——這些親戚靠著娃哈哈吃了幾十年紅利,早就把“裙帶關系”當成理所當然。
如今被斷了財路,跳出來反咬一口,活像被斷奶的孩子撒潑打滾。
桐廬的生產車間,比法庭還熱鬧。娃哈哈的智能奶線剛啟動,宗師傅的 AD 鈣奶就從隔壁生產線下來,連0添加配方都抄的吾尚代工廠——這哪是競爭,是在侄女眼皮子底下開 “分公司”。
有工人爆料:“兩邊的原料都堆在一個倉庫,有時候分不清該往哪條線送,跟諜戰片似的。”
宗馥莉四年前剝離代工廠,現在看是“神操作”。洛陽、周口的工廠獨立運營,鄭州新廠用全自動化產線,這是早就防著“家里人捅刀子”。
可千算萬算沒算到,叔叔能把娃哈哈的“聯銷體”變成自己的銷售網 —— 那些被優化的經銷商,轉頭就成了宗師傅的“開國功臣”,這渠道搶得比土匪還快。
網友P圖:“建議給生產線裝人臉識別,宗澤后團隊禁止入內。”
但這治標不治本,只要老員工還念著 “宗家舊情”,這場 “家族內戰” 就沒完沒了。就像孫悟空打白骨精,打得過妖怪,防不住唐僧念緊箍咒。
現在網友給宗家排了“戰斗力榜”:杜建英靠私生子和信托穩坐第一,宗澤后靠山寨和嘴炮排第二,宗馥莉拿著正統繼承權卻被兩面夾擊,只能屈居第三。
有人調侃:“建議他們開個直播帶貨 PK,誰贏了誰當家,比打官司好看。”
“娃哈哈靠我起家”成了新梗。網友在宗澤后的視頻下刷屏:“那你咋不早說?現在出來搶家產,是等宗慶后走了沒人揍你?”
有人翻出他早年的照片:“當年給瓶標蓋章的時候,咋不說自己是創始人?這臉皮比娃哈哈的塑料瓶還厚。”
最扎心的是對“家族企業”的反思。“親戚多了不是福,是劫”,有老板吐槽:“我表哥在公司管采購,偷偷把訂單給小舅子,現在我寧可請外人,也不敢用親戚。”
宗馥莉的遭遇,成了“家族企業避坑教材”——要想公司不散,先把親戚請出董事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