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編輯
1995年,杜建英陪宗慶后去香港出差。
主辦方原本準備了兩間房,宗慶后卻說:“一間就夠!”,還說秘書住套間太浪費了。
那時,所有人都以為宗慶后是節約。
現今想一想,孤男寡女開一間房,是一個睡床上一個睡地下?
還是索性整晚不睡,在歡樂地“打撲克”?
這一年,杜建英28歲,宗馥莉13歲。
誰能想到,因為宗慶后的放縱,30年后她們會在法庭上徹底撕破臉。
很多人都以為杜建英只是宗慶后發泄個人欲望的“花瓶”,但事實絕不是這樣。
她出身不低,是浙大畢業生,進娃哈哈之前還在國企干了三年。
但她嫌工資低,毅然跳槽,一腳踏進娃哈哈,從此卷入了宗家那個權力漩渦的核心。
當年公司里就有個八卦:杜建英能直接當上宗慶后的秘書,是因為兩人的關系不一般。
雖然當時雙方都矢口否認,說只是普通同事。
但后來種種跡象表明,這段關系絕不是“普通同事”能解釋的。
畢竟,誰見過秘書和老板在辦公室里擠一張行軍床?
誰又見過老板醉酒后,不是老婆來照顧,而是秘書通宵照料?
娃哈哈老員工心里都明白:“杜建英不只是員工,更是隱形的老板娘?!?/strong>
那時候的宗慶后,正好是咸魚翻身、風光無限的階段。
對他來說,征服一個年輕女人,不僅是滿足私欲,更是一種勝利的證明。
但他是否還記得,那個從白手起家時就一路陪著他、支持他的原配施幼珍呢?
兩人關系轉折點發生在1996年,杜建英在美國生下一個孩子,名叫“繼昌”。
孩子的父親是誰沒人知道,但蹊蹺的是,宗慶后立刻給女兒宗馥莉辦了出國手續。
讓她去美國上學,而杜建英則以“陪讀媽媽”的身份同行。
利用14歲的親閨女當擋箭牌來掩蓋自己的私情,屬實夠狠。
自那之后,杜建英胃口越來越大,她不再滿足于做秘書,而是要錢,要權。
她盯準了宗慶后沒有兒子的軟肋,接連又生下兩個孩子,借此扶搖直上。
股份、資源、地位,宗慶后都一一滿足。
她拿著宗慶后給的錢,四處打點關系,把宗家不少旁系親戚也拉攏成了自己人。
后來宗慶后去世,有宗家的叔叔還公開指責宗馥莉“太自私”,不顧其他“弟妹”的利益。
說到底,這背后的推手還是杜建英。
2003年,為了穩住她,宗慶后在香港設立離岸信托,口頭承諾給21億美元。
結果直到他去世,這個信托才打進去18億。
雖然沒全兌現,但杜建英也早已在娃哈哈混得風生水起。
她掌控十多家工廠,手握實權多年,幾乎活成了比原配還穩的“第二女主人”。
但她忽略了一點:宗慶后最看重的,始終是他的親生女兒——宗馥莉。
這個聰明又要強的女孩,沒靠任何裙帶關系,從最基層干起,幾年就掌握了整個飲料板塊。
她知道父親的感情糾葛,也明白自己必須贏。
她要的不是寵愛,而是掌控娃哈哈的未來。
而杜建英,也早已把這個“未來對手”看得清清楚楚。
她多次以“宗總身體還硬朗,不用年輕人擔責任”為由,阻撓宗馥莉上位。
明面上是對晚輩的體貼,背地里卻是在拖延時間。
直到2024年,宗慶后去世,所有懸念揭曉。
或許是臨終認清形勢,也可能是終于相信女兒的能力。
宗慶后在遺囑中明確指出,所有海外資產全部交由宗馥莉管理,其他任何子女無權過問。
言下之意,杜建英的三個孩子,直接被掃地出門。
原本,杜建英還能靠手中股份繼續體面生活。
可宗馥莉根本不留情,迅速啟動內部清算。
不到三個月,十幾家由杜建英掌控的工廠被相繼關閉或整合。
她多年苦心經營的勢力,一朝被連根拔起,徹底出局。
最終,惱羞成怒的杜建英帶三個孩子聯合起訴宗馥莉,要求繼承父親遺產。
這起宗家繼承大戰轟動全國,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真正的棋手是杜建英本人。
孩子們,不過是她手里的棋子。
網友們并不買賬,很多人質疑:一個介入別人婚姻的女人,憑什么跟原配的女兒爭財產?
更諷刺的是,有網友爆料,她早年與一位姓陳的男士已經結過婚,而且一直未離。
這下輿論徹底炸鍋,罵她“腳踏兩條船”“婚內劈腿”的聲音鋪天蓋地。
更讓人唏噓的是,她把自己的三個孩子推上風口浪尖。
這些年輕人原本可以低調生活,如今卻被輿論貼上“私生子”“野種”的標簽。
她以為自己是在替孩子爭一份“家產”,卻一步步把他們的人生推進了深淵……
說到底,杜建英就是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她精明、會算計,啥事都先想著自己,哪怕把孩子推出去當擋箭牌都不眨眼。
她把所有人都當成自己往上爬的墊腳石,到最后,只能是一地雞毛,眾叛親離!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