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在線消息,2025年7月16日,韓國總統府發言人姜由楨在記者會上確認:總統李在明已向亞太經合組織(APEC)全部21個成員的領導人發出正式邀請函,誠邀各方出席10月31日在韓國慶州開幕的APEC峰會。中國作為重要成員,自然在受邀之列。
這一邀請看似尋常,卻耐人尋味。就在發出邀請前一周,7月9日,韓國總統府還在低調推進另一項外交動作——考慮向中國、美國、日本等十多個國家派遣特使。據韓聯社報道,這些特使的核心使命是向世界傳達李在明新政府的國政理念與外交政策方向。
耐人尋味的是,當中國向李在明發出9月初訪華出席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的邀請時,韓方的反應卻顯得遲疑而微妙。韓媒近期密集釋放信息,暗示李在明“不太可能”接受中方邀請。韓國高層甚至拋出一個理由:前總統文在寅2017年曾訪華,如今“理當輪到中方回訪”。這種對“外交禮儀”的執拗,折射出韓國在平衡大國關系時的特殊心態。
李在明(資料圖)
韓國對華外交的躊躇,部分源于對美國的忌憚。當前美韓經貿談判正處關鍵階段,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如同懸在韓國頭上的利劍。李在明若貿然接受訪華邀請,可能觸動美國敏感的神經。在韓國決策者眼中,穩固的美韓同盟仍是其外交基石,任何可能被解讀為“戰略偏移”的動作都需要慎之又慎。
于是,十月底的APEC峰會成了李在明精心布局的外交舞臺。這不僅是韓國走出國內政治風波后的國際首秀,更是李在明政府重塑國際形象的戰略契機。若能成功邀請包括中美在內的重要國家領導人齊聚慶州,無疑將極大提升新政府的國際聲望。對中國而言,李在明的算盤很清晰——與其冒險在9月訪華,不如三個月后以東道主身份在韓國主場迎接中方領導人。
尹錫悅(資料圖)
歷史似乎總在輪回。尹錫悅執政末期也曾試圖借助APEC峰會挽回外交頹勢,卻因國內動蕩黯然離場。如今李在明接棒,同樣面臨前任遺留的外交困局——中韓關系受挫,俄韓關系因尹錫悅時期的親烏立場陷入僵局,朝韓關系更是陷入冰點。APEC這個多邊平臺,成了他試圖一舉破局的關鍵抓手。
韓國在中美博弈間尋求平衡的努力從未停止。李在明一方面希望修復對華關系,一方面又唯恐觸動美國。在野時他激烈批判尹錫悅的失衡外交,如今自己執掌青瓦臺,才真正體會到在大國夾縫中“長袖善舞”的艱難。當特使計劃尚未落地,APEC邀請函已先行發出,李在明的外交棋局才剛剛展開,而中韓互動的下一步,還要看中國如何回應這份十月之約。
李在明(資料圖)
韓國政治的吊詭之處在于,外交看似在“爭一口氣”,實則處處都是“不得已”。李在明對訪華的猶豫和對APEC的熱切,折射出半島地緣政治的永恒困局——任何獨立自主的愿景,都不得不面對超級大國的現實引力場。當邀請函飛向北京時,首爾的目光卻始終沒有離開華盛頓。這場精心設計的外交探戈,舞步尚未開始,配樂卻早已命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