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深夜,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夜空被刺眼的火光撕裂。以色列戰機向敘總統府、國防部大樓和總參謀部發動精準空襲,現場濃煙翻滾如巨型蘑菇云,3人死亡、34人受傷的慘劇再度將這個戰亂之國推上國際頭條。
次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的回應卻耐人尋味:“敘利亞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得到尊重”——沒有對以色列的明確譴責,沒有要求追責的強硬表態,只有一句克制的外交辭令。這與過去中方在安理會鏗鏘有力的反侵略立場形成鮮明反差,背后藏著一場觸及中國核心利益的致命博弈:敘利亞新政權親手點燃了引信,而火焰正燒向中國最敏感的反恐紅線。
以色列此次行動絕非臨時起意。7月13日,敘利亞臨時政府領導人朱拉尼調集重兵南下,對蘇韋達省的德魯茲人武裝發起清剿。這支少數族群與以色列德魯茲人血脈相連,以軍立即以“保護平民”為名介入,連續三天轟炸敘政府軍目標。當戰火蔓延至大馬士革總統府時,以色列防長卡茨的宣言撕下了最后偽裝:“以軍將徹底清除襲擊德魯茲人的勢力!”——矛頭直指朱拉尼政權。
耐人尋味的是西方態度。法國外交部避談以色列侵略,反而指責朱拉尼“針對平民暴行”;美國僅呼吁“各方對話”,對盟友的空襲輕描淡寫為“誤會”。更諷刺的是,曾因推翻阿薩德政權被西方譽為“擁抱文明”的朱拉尼,此刻成了棄子。唯有中東11國聯合聲明反對外國干涉,但聲音迅速被爆炸聲淹沒。
敘利亞今日的孤立,早在朱拉尼掌權時就埋下禍根。2024年12月,這位曾被美國懸賞1000萬美元的通緝犯——原名艾哈邁德·沙拉,“沙姆解放組織”(HTS)極端武裝頭目——靠閃電戰推翻阿薩德政權。
國際社會曾期待他“改邪歸正”,他卻上演了一出驚世豪賭:將至少6名“東突”恐怖組織頭目塞進敘利亞國防部,授予師長、準將軍銜。
名單上最刺眼的名字是胡達貝爾迪。這位中國通緝令掛了20年的“東伊運”核心人物,涉嫌制造1998年烏魯木齊火車站爆炸案等多起恐襲,中方懸賞百萬追捕。與他同獲將星的還有5名骨干,均是活躍于敘利亞的中亞“東突”分子,這些人可是中國的死敵。
更瘋狂的是,2025年5月朱拉尼政府竟將2萬名境外極端分子整編為國防軍,其中近6000人直接威脅中國安全。大馬士革的權力殿堂里,恐怖分子肩扛將星的畫面,讓敘利亞徹底淪為恐怖主義的“國家避風港”。
面對朱拉尼的挑釁,北京打出罕見的外交組合拳:2025年1月8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傅聰在安理會直斥:“反恐零容忍絕不動搖!”,要求敘利亞立即取消任命并引渡涉恐人員;2月,傅聰二次警告,對恐怖勢力外溢表示“嚴重關切”;6月17日,副代表耿爽發出最后通牒:“絕不允許恐怖分子披著官方外衣危害他國!”。
三度嚴正警告——如此高頻施壓近年罕見。外交部發言人更直言:“反恐底線不容觸碰!” 這背后是中國西北邊疆的警報:若放任“東突”在敘坐大,他們可能以“外交特使”身份滲透回國,或在中亞策動暴亂。然而朱拉尼選擇無視,最終換來中方對以色列空襲的“冷淡回應”。正如學者點評:“北京的沉默有時比譴責更響亮——當你在紅線上跳舞,就別指望墜崖時有人伸手。”
朱拉尼的瘋狂賭局背后,藏著大國博弈的陰影:
美國2024年底撤銷對其1000萬美元懸賞,2025年5月解除對敘制裁,試圖拉攏新政權;
歐盟緊隨美國解除封鎖,為敘利亞“松綁”;
以色列一面支持南方軍閥對抗朱拉尼,一面配合其打擊真主黨,玩著危險平衡。
西方雙重標準暴露無遺:一面高喊反恐,一面默許代理人收編恐怖武裝。而當以色列炸彈落下時,美歐的沉默成了縱容的注腳。
朱拉尼政權正吞下自己種的苦果:內部,強推“軍隊國家化”遭南方軍和德魯茲武裝抵制,鎮壓阿拉維派民眾引爆多地起義;外部,信用徹底破產。土耳其已聯合鄰國籌建“排除朱拉尼”的區域機制;俄羅斯冷眼旁觀,連S-300防空系統都悄然撤走;經濟上,重建需千億美元,但中國關死投資大門后,美歐只愿“分蛋糕”不給真金白銀。
正如敘利亞媒體所言:“國防部請進恐怖分子的那一刻,我們就輸掉了未來。”
當以色列戰機從大馬士革上空掠過,朱拉尼的電視講話只剩蒼白譴責:“以色列想拖我們入戰爭……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這位靠恐怖武裝上位的“屠龍少年”,終究被惡龍反噬。
歷史一次次證明:恐怖主義是穿腸毒藥,誰碰誰死。中國的三次聯合國警告,既是捍衛國家安全底線,也是對懸崖邊的敘利亞最后的拉拽。而對于中東來說,當大國私心蓋過公義,當恐怖主義戴上國家徽章,和平的曙光或許還在更遠的黑夜盡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