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邊往烏克蘭塞軍火,一邊對中俄邊貿(mào)下狠手,歐盟這次真把底線踩了個稀爛,連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
更荒誕的是,挨制裁的竟然是兩家?guī)筒素溩訐Q盧布的農(nóng)商銀行,而歐盟自己每天從俄羅斯買天然氣的錢能繞地球好幾圈。
好話說盡你不聽,現(xiàn)在連老百姓的菜錢都要管,這是準備和中國徹底撕破臉了?
180億小銀行如何"威脅"7823億貿(mào)易?
7月19日,歐盟通過第18輪對俄制裁,歷史上首次把中國金融機構拉進黑名單。
被制裁的兩家銀行分別是黑龍江綏芬河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和黑河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總資產(chǎn)加起來不到180億元人民幣。
歐盟指控這兩家銀行"協(xié)助俄羅斯規(guī)避制裁",還聲稱他們"支持俄軍無人機出口"。可翻遍財報,連個軍用螺絲釘?shù)慕灰子涗浂颊也恢?/p>
綏芬河農(nóng)商行去年最大一筆授信是給當?shù)啬径献魃绲?strong>500萬貸款,黑河農(nóng)商行70%的客戶是擺地攤的邊貿(mào)個體戶。
就這樣兩家主營業(yè)務是幫菜販子兌換盧布的小銀行,居然被扣上了"威脅歐洲安全"的大帽子。
更諷刺的是,就在制裁發(fā)布前一天,歐盟貿(mào)易代表還在吹噓中歐貿(mào)易額突破7823億歐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
7823億歐元兌180億人民幣,這個賬是怎么算出來的?一個是巨無霸級別的貿(mào)易體量,一個是縣城規(guī)模的小銀行。
中國駐歐盟使團當天就炸了,直接用"性質極為惡劣"這樣的重話回擊,提出嚴正交涉。
從來沒見過中方外交措辭這么強硬,足見這次是真的被惹毛了。
要知道,這可是歐盟歷史上第一次對中國金融機構動手,這道紅線一旦被踩過,后果可就不是開玩笑的了。
撕破臉皮:歐盟為何對警告充耳不聞?
事實上,中方早就預料到這家銀行會被波及,通過多種外交渠道對歐盟進行了警告。王外長不久前在布魯塞爾會晤歐盟外長時,好幾次提到這個問題,明確表達了警告。
駐歐盟使團蔡潤大使也和歐方多次溝通,警告可能產(chǎn)生的嚴重后果。可歐盟最終還是執(zhí)意制裁,這就不是單純的政策分歧了,而是明擺著的政治挑釁。
為什么歐盟明知道會激怒中國,還要硬著頭皮上?這里面的門道可多了。
第一層考量,是配合美國的對華遏制大戰(zhàn)略。美國長期以來對中國金融領域虎視眈眈,不斷鼓動盟友施壓。
第二層考量,是在對俄制裁中制造更大聲勢。18輪制裁下來,效果有限,歐盟急需證明自己的"決心"。
第三層考量,是為即將召開的中歐峰會制造施壓籌碼。在談判桌上多個砝碼,好拿捏中國。
說白了,就是美國主子一聲令下,歐盟這個小弟就得乖乖照辦。可問題是,歐盟這種"向強者卑躬屈膝,向弱者兇狠抽刀"的做法,注定要吃苦頭。
中國可不是90年代的俄羅斯,更不是那些任人宰割的小國。這次制裁,歐盟是踢到鐵板了。
雙標大戲:一邊援軍火一邊禁菜錢
歐盟這次制裁最讓人看不下去的,就是那副雙標嘴臉。一邊大張旗鼓地向烏克蘭提供價值數(shù)百億歐元的武器裝備,包括坦克、導彈、火炮等致命武器。
一邊卻對中俄邊境的正常民用貿(mào)易下狠手,連幫菜販子換點盧布買白菜的農(nóng)商銀行都不放過。
更要命的是,歐盟一直嘴上說著要制裁俄羅斯,實際上每天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價值上億美元。
德國法國這些歐盟大國,最近三個月對俄鋁制品出口紋絲不動,通過土耳其轉手的俄羅斯石油還漲了12%。
自己和俄羅斯的大買賣照做不誤,卻指責中國兩家農(nóng)商銀行"破壞制裁",這臉皮得有多厚?
最可笑的是,這份制裁名單里還夾帶了15家俄羅斯實體和11家第三國企業(yè),土耳其占了4家,中國香港占了7家。
可唯獨揪著兩家大陸的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往死里打,這不是政治操弄是什么?
受影響最大的還是邊境地區(qū)的老百姓。綏芬河農(nóng)商行總共就31個網(wǎng)點,主要服務當?shù)氐牟素溩雍托∩虘簟?/p>
黑河農(nóng)商行70%的客戶是擺地攤的邊貿(mào)個體戶,現(xiàn)在歐盟一紙制裁,這些人連買奶粉的錢都匯不出去了。
大國博弈拿小微企業(yè)當炮灰,拿老百姓的生計開刀,這操作屬實開了眼。當菜販子的匯款渠道都被扣上"威脅歐洲安全"的帽子,制裁這玩意早就變味成政治碰瓷了。
反擊在即:中國這次真的被惹毛了
中方這次的反應比任何時候都強硬,除了公開怒斥,據(jù)說正在準備反制清單。
7月19日,中國駐歐盟使團發(fā)言人的回應里有句話特別值得玩味:"中方將采取堅決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既然你們不講武德,那就別怪我們奉陪到底。媒體猜測,反制措施很可能是制裁歐盟的企業(yè)或機構,讓他們也嘗嘗被"長臂管轄"的滋味。
歐盟大概忘了,三周前還求著中國取消農(nóng)產(chǎn)品限制令,現(xiàn)在轉頭就砸人飯碗,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其實中資銀行早就把涉俄業(yè)務的合規(guī)審查提到最高級別,連電子元件這類民用商品出口都壓降了19%。
結果防住了明槍沒躲過暗箭,這次算是徹底看清了歐盟的真面目。有意思的是,雖然制裁了中國金融機構,但歐盟也設法緩解了一些嚴厲條件。
預計6個月后,如果兩家銀行能證明停止了所謂的"有害活動",歐盟考慮可能將其從制裁名單中刪除。
這就是典型的打一巴掌給個甜棗,既要立威又要留后路。可問題是,這個先例一開,誰知道下次又會輪到哪家中國企業(yè)?
中歐關系現(xiàn)在正處在微妙的平衡點上,下周的中歐峰會更是關鍵。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制裁中國銀行,歐盟的算盤是不是打得太精明了?
事態(tài)如何發(fā)展,咱們拭目以待。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中國這次是真的被惹毛了,反擊只是時間問題。
結語
這場制裁鬧劇暴露的不只是歐盟的雙標本色,更是霸權思維的末路狂奔。
面對中國的硬碰硬,歐盟多半會在6個月后悄悄收手,可這個臉是真丟大了。
面對這種霸道的長臂管轄,你覺得中國這次應該怎么反擊才能既出氣又不吃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