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687字
閱讀預計20分鐘
作者|梵華居士
編輯| 朱依林 江文軒
審核|單敏敏 陳玨可
白鶴灘水電站,圖源:baotashan.com
2020年11月,在印度莫迪政府肆無忌憚打壓在印中資企業之際,中國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石破天驚般提出了“實施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的計劃,并在2021年3月的兩會期間由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向媒體確認,令國人為之振奮。(參見:)
中國在雅江下游的水電開發計劃無疑是給狂熱的印度右翼政府一記響亮的耳光,依我對印度右翼勢力尿性的判斷,印度莫迪政府斷然受不了這個鳥氣,必定會針鋒相對地以印版大水電計劃相對抗,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兩年,可把我急壞了!到了2022年的年底,印度媒體終于“激動”地放出了印度將在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的上桑朗縣(Upper Siang)準備建設11,000MW的“上桑朗多用途蓄水式水電工程”(Upper Siang Multipurpose Storage Project)超級項目的大新聞,并認為“這是針對中國將在墨脫建設60,000MW特大水電工程的有力回應”!
說實話,我一點也不擔心印度在藏南發展水電的野望,倒是非常擔心莫迪政府只是打嘴炮而已,光說不練。畢竟印度在印控藏南地區有大把的水電工程已經規劃了N年,但是真正落實到建設的寥寥無幾。在這場中印邊境地區基礎建設的競賽中,我希望印度一定要迎難而上,沒條件也要創造條件,花再多的錢也要跟上中國基建的步伐,不能輸了氣勢,丟了面子!或許有印度小伙伴會質疑“中國是不是想學美國搞星球大戰計劃拖垮蘇聯的手段來拖垮印度?”對此,我要義正言辭地予以否認:“美國搞星球大戰那是玩虛的,咱中國搞雅江水電開發,那可是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實實在在地真干!”
印度莫迪政府同此前國大黨政府在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的經略模式大有不同。2014年莫迪政府上臺以來,極大地加強了印度東北邦地區的基礎建設,修路、架橋、拉網線、建水電,聲勢浩大,加強實控、蓄力備戰意圖明顯。我在此前發表的相關文章和整理的印度驢友相關照片集都可看出莫迪執政以來印控藏南地區發生的變化。
參見: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藏南地區大力發展基礎建設的戰略規劃并非莫迪政府的創新,而是早在1999-2004印度人民黨瓦杰帕伊政府期間就已經確立!不僅莫迪多次在演講中提及這點,而且也有大量的印度政府文件可以佐證。
2003年5月24日,時任印度總理瓦杰帕伊宣布了在印度全國建設162個水電項目、總計50,000兆瓦(等于50吉瓦,實際規劃47,930兆瓦)的龐大計劃。該計劃中,位于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的水電項目有42個,總計27,293兆瓦,超過了一半的規劃容量,凸顯瓦杰帕伊政府對印控藏南地區的重視程度。(注:1吉瓦=1GW=1000MW=1000兆瓦=100萬千瓦)
圖源:“中印梵華”微信公眾號
圖源:“中印梵華”微信公眾號
2014年5月印度人民黨莫迪政府上臺以來,延續了莫迪老領導瓦杰帕伊的戰略,加大了對印控藏南地區水電開發的力度。2021年11月1日,印度總理莫迪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上宣布了五點承諾(Panchamrita):
到2030年,印度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達到500吉瓦;
到2030年,印度50%的能源需求將來自于可再生能源;
到2030年,印度將減少10億噸碳排放量;
到2030年,印度將把其經濟的碳強度降低45%;
到2070年,印度將達到碳中和;
在莫迪2030年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達到500吉瓦的計劃中,印度新可再生能源部(Ministry of New Renewable Energy, MNRE)的官方數據顯示2030年規劃印度水電裝機容量將達到70吉瓦,占比14%。其中,截至2019年年底,印度超過10兆瓦的大型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為45.4吉瓦,在建的水電項目有12.7吉瓦,計劃開工的水電項目有8吉瓦,再加上各種小水電,剛好超過70吉瓦。
讓印度媒體興奮的印控藏南超級水電項目的容量為11吉瓦(11000MW),顯然不在計劃開工的8吉瓦范圍之內。根據印度媒體Livemint的新聞報道,印度國家水電有限公司(NHPC Limited,即National Hydro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于2022年12月30日提交的該項目報告為預可研報告(Pre-feasibility Report)。從預可研報告到可研報告,再到印度中央電力委員會(Central Electricity Authority,簡稱為CEA)的批準,然后才是項目的勘測(Survey & Investigation)和項目詳細報告的編制(Detail Project Report, 簡稱為DPR),最后才能進入到項目的招投標的階段,這個過程估計印度沒有十年搞不定,至少要在2030年之后才有可能完成DPR。
上桑朗超級水電項目規劃位置,圖源:“中印梵華”微信公眾號
“上桑朗多用途蓄水式水電工程”原計劃分為三個梯級電站,其中第一梯級電站(Siang Upper Stage-I)位于上桑朗縣(Upper Siang)林根鄉(Yingkiong)的布金村(Pugging Village),規劃容量為6000MW;第二梯級(Siang Upper Stage-II)位于上桑朗縣林根鄉的格庫村(Geku Village),規劃容量為3750MW;第三梯級(Siang Lower HEP)位于東桑朗縣的巴昔卡(Pasighat),規劃容量為2700MW。然而,印度后來發現若按照該計劃,上桑朗第一梯級電站形成的水庫將會淹沒印軍在中印實控線前沿重要的據點都登(Tuting),因此印度國家轉型研究所(NITI Aayog)決定將第一、第二兩級梯級電站在格庫村的第二級電站位置合并為一個11吉瓦的超級水電站。
綜合印度媒體援引印高官的各路信息,“上桑朗多用途蓄水式水電工程”總裝機容量約為11吉瓦(中國電力行業的習慣說法是1100萬千瓦);計劃耗資1.13萬億盧比(trillion INR),約為1000億人民幣左右;水電站壩體高度為300米,蓄水量為90-100億立方米!這一組數據顯示“上桑朗水電項目”同我國剛剛建成的白鶴灘水電站在同一級別,白鶴灘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600萬千瓦(16吉瓦),耗資1800億人民幣,壩體高度為289米,水庫蓄水量為206億立方米。白鶴灘水電站從2010年發改委批復開展前期工作,到2013年開工,2021年6月28日首臺機組發電,2022年12月20日全面投產,前后共計12年。白鶴灘水電站被譽為世界水電行業的“珠穆朗瑪峰”,工程難度超高,百萬千萬的水輪發電機更是中國獨家首創,有著豐富大型水電項目建設經驗的基建狂魔兔尚且建了12年,不知道沒有相關工程經驗、沒有關鍵設備生產能力的白象幻想搞多久?
圖源:“中印梵華”微信公眾號
無論如何,印度上桑朗超級水電工程的“宏偉規劃”凸顯莫迪在印控藏南地區的水電野望已經超越了其前輩瓦杰帕伊。
瓦杰帕伊和莫迪在藏南開發水電的“雄心壯志”的確不容小覷,下圖印度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密密麻麻規劃的水電項目足以令人嘆為觀止! (注:微信公號圖片分辨率有限制,高清大圖請看知乎同文)
印度東北部地區是印度水能資源非常集中的地區,在印度全國145吉瓦可開發的水電資源中,印度東北部地區加上印控藏南就達到62吉瓦。
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水電規劃圖,圖源:in.boell.org
那么印度在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規劃的這上百個水電項目,經過20多年的奮斗,開發的現狀又如何呢?
結果不怎么意外,非常符合印度的一貫特色!
截至2022年3月11日, 一共只有三座水電站建成投運:
圖源:“中印梵華”微信公眾號
在建的水電站只有一座!
圖源:“中印梵華”微信公眾號
另外,截至2022年4月, 已批準待建設的項目有12座:
圖源:“中印梵華”微信公眾號
勘測中項目有5座:
圖源:“中印梵華”微信公眾號
2030年前,計劃建成投運的項目有:
圖源:“中印梵華”微信公眾號
從以上數據來看,印度在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的水電野望依然沒有脫離印度一貫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印式尷尬。上百個規劃的水電項目,搞了二十多年,拖拖拉拉居然只完成了三座!即便到了2030年,也極大概率只有四座建成的水電站(低于30MW的小水電不統計),而且這四座水電都位于地形相對平緩的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最邊緣地帶,施工難度比上桑朗超級水電工程要容易得多。
印控藏南已建和在建水電站位置圖,圖源:“中印梵華”微信公眾號
比較搞笑的是,也許是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完工的水電項目實在是稀缺資源,于是2022年11月19日,印度總理莫迪前往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為伊達納格爾(Itanagar)Donyi Polo機場剪彩的同時,當地領導又把2021年2月已經調試完畢投運的卡門水電站(Kameng HEP)拿來“新瓶裝陳酒”、讓莫迪重新“開光”了一下,粉飾了一下政績,糊弄了一眾媒體。
2022年11月19日,莫迪在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為Donyi Polo機場和卡門水電站項目剪彩,圖源:newsd.in
平心而論,莫迪政府還是非常重視印度的能源供給問題的,2014年以來印度政府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減少印度對進口石油和煤炭依賴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水電資源作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自然也受到莫迪政府的高度關注。
2019年3月,莫迪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新的舉措來促進水電項目的開發與建設,具體內容包括:
1.將超過25MW的大型水電項目歸入可再生能源范疇,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2.在“非太陽能可再生能源采購義務”(Non-solar Renewable Purchase Obligation,簡稱為RPO)下設立“水電采購義務”(Hydro Purchase Obligation,簡稱為HPO),強制或刺激供電部門的水電采購;
3.合理化稅費降低水電銷售價格;
4.為防洪/蓄水式水電項目提供預算支持;
5.為水電項目配套基礎建設,如路橋,提供預算支持。200MW以內每兆瓦提供1500萬盧比補貼,200MW以上每兆瓦提供1000盧比補貼。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莫迪政府的這些舉措從長遠角度來看有利于印控藏南地區的水電開發,但是從短期尺度來觀察,恐怕難以改變印控藏南地區水電開發“雷聲大、雨點小、效率低下”的現狀。筆者認為,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條:
1. 水電開發實力有限,電力基建水平落后
印度電力開發建設整體實力還十分有限,電建隊伍和電力設備制造業還遠遠不能同中國相提并論。十多年前中印關系較友好的時期,我在印度經常碰到中國的上海電氣、哈電集團、東方電氣、山東電建等中國電建公司的員工,他們在印度中標的火電廠項目很多,工程和設備都賺了很多,實力遠在印度同行之上。我在印度也碰到過中國水電和葛洲壩的中國人,但是由于印度對國家安全的顧忌,我沒有聽過中國公司中標印度大型水電工程的案例,只聽聞中國向印度出口過一些小水電的設備,不過我的一些印度客戶(如表8中的GMR和SEW公司)倒是中標過印度的中小水電項目,他們的實力我是很清楚的,與我同學所在的三峽集團、安能集團相比,可謂天壤之別。從水電站的核心設備——水輪發電機看,2022年投運的中國白鶴灘水電站裝備了16臺單臺功率為1000MW的世界最大水輪機組,是咱們國家哈電集團生產的,而目前印控藏南即將竣工的最大水電站——下蘇班西里水電站用的是8臺250MW的水輪發電機,由法國阿爾斯通(Alstom)生產的。
2021年1月31日,白鶴灘水電站16號機組轉子吊裝,圖源:國資委官網
忍不住插句題外話,說到這個法國阿爾斯通,我還是非常有感觸的,我人生中第一個打交道的外國人就是法國阿爾斯通的馬若·馬丁(Maro Martin),他是意大利威尼斯人,為人十分和善,算是我英語口語的啟蒙老師,對我今后的人生軌跡影響很大。90年代中后期江蘇第一條50萬伏超高壓送變電項目采購了阿爾斯通的500kV高壓隔離開關、西門子的500kV斷路器、日本三菱的500kV主變壓器等關鍵超高壓設備,馬丁作為安裝調試工程師來華服務,我作為當地供電局唯一一個英語過六級的大學生(實際上是考試能力強,英語聽說幾乎為零),被抽調去接待輔佐馬丁工作,從而實現了英語聽說零的突破。今年(2023年)正好是我離開電力系統整整20年,如今中國別說500kV的設備已經完全不需要進口,國產電力設備已經達到1000kV超高壓等級,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這個曾經的電力人都驚呼不可思議。
在建中的下蘇班西里水電站,圖源:Snigdhendu Bhattacharya
回到印度電建能力的話題,其實通過印控藏南在建的下蘇班西里水電站(Lower Subansiri HEP)這個工程案例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印度水電開發的水平。
下蘇班西里水電站也是2003年人民黨瓦杰帕伊政府50000MW水電宏愿的一部分。該項目實際包含三級梯級電站,分別為2000MW的上蘇班西里水電站(Upper Subansiri HEP),1600MW的中蘇班西里水電站(Middle Subansiri HEP),以及2000MW的下蘇班西里水電站(Lower Subansiri HEP),總規劃裝機容量為5600MW。
下蘇班西里水電站為混凝土重力壩,設計年發電總量為7421.59吉瓦時(74.2159億度電)。該項目于2003年1月13日通過了印度中央電力委員會(CEA)的技術和商業評估(TEC),2005年開工建設,原計劃投資628.5億盧比(當年約合11.6億美元,2002年12月價格水平)于2010年建成,,但是到了2011年12月工程進行到一半就被迫停工,直到2019年10月15日在NHPC任命的小組完成對項目設計的新的獨立審查后,工程才得以繼續。根據NHPC官網的最新數據,下蘇班西里水電站計劃于2023年8月完成,而工程造價也已經飆升至1999.243億盧比(2020年1月價格水平)。
下蘇班西里水電站工期一拖再拖的原因有很多,有技術的問題,有征地的問題,有雨季的原因,有管理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印度大型水電項目的綜合開發實力不足,電建水平還很有限。這從下班蘇里水電站復工后一連串的工程事故就可以直觀的感受到:
?2020年5月-6月,下班蘇里水電項目因雨季暴雨造成的洪水,連續遭遇滑坡、導流防護墻損壞、漫壩等自然災害引發的事故。
2020年5月29日,滑坡導致項目受損,圖源:sandrp.in
?2020年7月中下旬,因雨季洪峰,項目中保護主壩安全的防護墻倒塌,導致洪水漫過主壩淹沒整個發電室。
?2021年8月26日,因雨季洪水,項目中保護主壩安全的防護墻再次倒塌,導致洪水連續三天漫過主壩淹沒整個發電室。
?2022年4月1日,項目發電機房的保護墻因1號和2號尾水渠施工的影響而發生倒塌。
?2022年6月6日,雨季大雨導致山體滑坡使得一條引流隧道中發生坍塌,一名工人死亡。
?2022年9月16日,山體滑坡導致2號隧道堵塞;23日,山體滑坡導致另外一段導流隧道受損。
2022年9月16日,連續大雨導致項目左側壩體底部出現巨大漏斗,圖源:sandrp.in
?2022年9月28日,項目工地保護主壩安全的防護墻又又又一次倒塌,導致河水侵入安裝中的水電機房,造成部分機組損壞。
2022年9月28日,圍堰垮塌,洪水沖入發電站機房,圖源:sandrp.in
?2022年10月12日,下班蘇里水電項目工地發生大規模山體滑坡,破壞了水庫結構,引起的洪水導致部分壩體損壞。
下班蘇里水電項目自2019年年底復工以來的三年,每年都發生雨季洪水導致保護墻倒塌、洪水淹沒主機房的嚴重事故。這種工程設計水平、這般工程質量、如此項目管理水平,搞一個2000MW的中型水電站都踉踉蹌蹌,何談11000MW的超級水電站?
圖源:“中印梵華”微信公眾號
前幾天(2023年3月2日)所謂的“偽阿邦首席部長”居然還好意思發推稱贊“NHPC完成了下蘇班西里水電項目2號Bay,剩下還有8個Bay施工進度超前!”。我都懷疑這哥們在反諷,說好的2023年8月投運呢?看他分享的這些照片,工程離竣工、調試、驗收、投運還差得遠了去啊!
2. 當地電力需求不足,長距輸電能力有限
眾所周知,印度東北邦地區是印度經濟落后地區,當地電力需求較少。根據印度中央電力委員會(CEA)2021-22財年年報顯示,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印度東北部地區供電總量為180.33億度電,峰值功率為3360MW,其中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的供電總量僅為8.74億度電,峰值功率為168MW。
圖源:“中印梵華”微信公眾號
從印控藏南地區已經投運的三座水電站在2022-23財年的發電量來看,三座電站總計發電46.2億度,遠超過當地的供電總量8.7億度,反映出印控藏南地區總體經濟水平還很落后,富余的發電量必須通過輸變電網絡送往印度經濟發達地區。
目前印度東北部通過西里古里走廊送往印度恒河流域的骨干輸電線路有四條,分別是:
圖源:“中印梵華”微信公眾號
印度東北部電網結構圖,圖源:CEA
按照印度政府的電力規劃,若將印控藏南的50000MW水電項目開發完畢,那么需要建設大約12條~15條800kV等級的超高壓輸電線,將藏南的水電輸送至德里和加爾各答等用電負荷中心。然而,目前只建成了一條800kV等級的Biswanath Chariali至阿格納的超高壓輸電線,一旦下蘇班西里水電站投運,那么該線路就將完全飽和。讓印度更為焦慮的是,這些800kV超高壓輸電線和其他400kV及以下高壓輸電線都必須經過狹窄的西里古里走廊,俗稱“雞脖子”,這里最窄處只有18~20公里寬,不僅要布置聯通印度東北部的鐵路和公路,還要再塞進去12-15條超高壓輸電線路,擁擠程度可想而知。一旦西里古里輸電被掐斷,印度東北部建再多的水電也是徒勞無功!
3. 當地居民反對強烈,項目推進阻力巨大
印控藏南地區修建水電一直遭到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主要原因就在于水電的修建必然影響到當地居民的生存,移民安置工作必不可少,而印度政府在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差。從大量的案例來看,印度政府完全沒把當地土著的福祉當回事,工作敷衍,腐敗橫行,習慣以“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威逼當地居民就范,自然會遭到當地居民的自發抵制,相關的新聞報道不勝枚舉。
迪邦河谷居民反對修建大壩,圖源:sandrp.in
當地政府官員即便有來自印度中央政府的壓力,但是也不得不認真面對當地選民團體或抗議組織的反對呼聲,導致項目推進過程中阻力巨大,下蘇班西里水電站2011年至2019年被迫停工就是一個典型案例。特別是2023年1月北阿坎德邦Tapovan-Vishnugad水電工程導致焦希默特發生塌陷的災難(參見:焦希默特的災難,印度政府難辭其咎),更加加重了當地民眾對印度政府在印控藏南興建大型水電工程的擔憂,反對的阻力將更加巨大。
4. 地方政府腐敗嚴重,項目糾紛此起彼伏
印度在藏南地區大力發展水電的“雄心壯志”吸引了印度很多投資者和工程公司前來欲分食這個項目大蛋糕,沒想到這也成為了印度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當地政府和政客的斂財手段之一。據《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在2005年至2013年期間,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政府以199個水電項目(含小水電)預付保證金和手續費的名義,總計向投資者和工程公司收取了133.3億盧比的資金。如今,絕大部分項目都泥牛入海、杳無音信,很多投資者要求當地政府返還預交的保證金,可是這些資金早就被地方政府貪污挪用,根本無錢可退,只能耍流氓無限期拖欠,于是雙方就進入在印度司空見慣的扯皮和令人崩潰的訴訟中,嚴重損害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此外,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政府在2008年的公報中明確排除了地方政府在水電項目中的不可抗力責任,將印控藏南地區頻繁出現的洪水、滑坡、地震等自然災害導致的工程延期和造成的額外成本完全轉嫁給投資者和施工方,這也導致項目糾紛此起彼伏。印度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政府這種只想收錢不想擔責的心態顯然只會打擊印度資本和企業在印控藏南投資水電的信心。
結論
根據印度中央電力委員會的文件,印度可開發的水能總計為148.701吉瓦,其中印度東北各邦加上印控藏南地區的可開發水能總計為58.971吉瓦,占比為39.66%,而印控藏南地區的水能就達到了50.328吉瓦,遠超印度東北各邦可開發水能的總和,占印度東北各邦和印控藏南地區的85.34%,印度全國的33.85%。因此,印控藏南地區巨大的水電資源對于印度的未來發展,無疑是關乎印度國運的重要戰略資源,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印度人民黨前瓦杰帕伊政府和當前的莫迪政府都高度重視印控藏南地區的水電發展和配套基礎建設,也極為重視這一地區軍事力量的部署了。
可惜的是印度未能抓住歷史的契機,多次失去一勞永逸同中國解決邊境問題的戰略窗口,愚蠢地將中國化友為敵,在這樣的情勢下,印度在印控藏南的水電野望越大,發展越快,懸在印度頭頂的達摩克斯之劍就越危險,畢竟西里古里的輸電咽喉一旦被切斷,印度在印控藏南巨額投資修建的水電站,都將變成擺設,印度的能源危機必將爆發!而如果同中國解決了邊境問題,不光印度有機會能夠和基建狂魔兔合作開發水電,開發效率大大得到提高,而且印度的能源安全能夠得到長久保障。一得一失,可見印度只有政客,沒有政治家!
本文轉載自“中印梵華”微信公眾號2023年3月14日文章,原味標題為《中國有,印度怎么能沒有?——印度在藏南的超級水電野望》
本期編輯:朱依林 江文軒
本期審核:單敏敏 陳玨可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更多內容請見↓
歡迎您在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