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那場狠雨,把烏拉特前旗的地泡成了“水塘”。
短時強降雨帶著雷暴大風,田里的水眨眼間漫過了莊稼。
排干泵站壓力陡增,本地設備根本扛不住這陣勢。32臺外地泵車連夜趕來,達拉特旗、烏蘭察布的救援車直奔災區。
消防員泡在污水里挪設備,泵車呼呼抽水,可地太多顧不過來。西小召鎮村民急得直跺腳,這邊剛抽干,隔壁村又被淹了。
問題出在排水溝上,多少年沒修,暴雨一來就成了“河道”。牲畜棚跟著倒,路沖垮了,救援車差點進不了村。
保險送來雨衣雨鞋,無人機拍災情,可麥子等不到賠款就爛了。
年年靠外地設備救急,本地防災總像臨時抱佛腳。咱莊稼人都知道,天災難防,但人禍能治啊。未來幾天天放晴,可別光顧著愁,這幾件事得趕緊干。
山區的老鄉看看坡地,排水溝挖深點,別讓山水沖了田。
平原地區檢查堤壩,有裂縫趕緊補,別等下雨水灌進來。
湖區的稻田注意排水,溝渠堵了的話,莊稼根要泡壞的。老一輩看云識天氣的經驗沒錯,但科學防災也得跟上。
挖渠、固堤這些活,現在干比災后救災省錢多了。我個人覺得,咱不能總等著救援隊,自己地里的防災得提前打算。村委會可以組織大伙一起修溝渠,有困難也能找鎮上幫忙。
別等下一場雨來了才著急,現在動手,莊稼才有盼頭。
記住了,防災重于救災,提前準備才是硬道理。關注網易號,后續還有更多種地護田的實招。
田里的收成靠雙手,提前防災,才不會讓汗水白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