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央氣象臺監測顯示,7月20日17時50分前后,升級為臺風級別的今年第6號臺風“韋帕”的中心在廣東臺山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3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75百帕。“韋帕”登陸后,又將如何發展?
今年第6號臺風“韋帕”于7月20日17時50分前后以臺風級在廣東江門臺山海宴鎮沿海登陸。(視覺中國)
想要了解“韋帕”的形成原因,就要先了解它在中國沿海登陸前的路徑。7月18日凌晨,位于菲律賓以東洋面的熱帶低壓加強為今年第6號臺風“韋帕”(當時為熱帶風暴級)。19日凌晨至上午移入南海北部海面,之后逐漸向廣東中部至海南島東部一帶沿海靠近。國家氣象中心臺風首席預報員向純怡日前介紹稱,南海北部海溫維持在30攝氏度以上,近岸海溫較高,有利于臺風能量輸送;且西南水汽輸送條件好,充沛的水汽條件促進了臺風中心凝結潛熱能量的釋放,維持并增強了其暖心結構;加之“韋帕”直接穿過呂宋海峽,受呂宋島地形影響較小,因此,“韋帕”的強度有明顯提升。
預計,在登陸之后,“韋帕”將沿廣東西部沿岸向偏西方向轉西偏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21日白天移入北部灣海面,22日中午到夜間將以強熱帶風暴級或臺風級在越南北部沿海登陸。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許映龍表示,“由于‘韋帕’未來路徑基本沿著廣東海岸線西行,一半位于海上,一半位于陸地,強度減弱較慢。‘韋帕’進入北部灣后,由于目前北部灣海溫較高,強度還將有所增強。”
氣象專家提示,臺風登陸不等于危險解除。“韋帕”沿著廣東沿岸西行、強度減弱較慢,因此會持續帶來較強的風雨影響。臺風上岸后,廣東的深圳到雷州半島,廣西的北海、欽州及海南中北部等地將為核心風雨影響區域。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解釋,在“韋帕”西行過程中,臺風北側形成了東南風與東北風構成的倒槽輻合區。結合地形抬升共同影響,受臺風北側倒槽區控制下的湖北西部、湖南西部、江西西南部、貴州中北部等地的近山地區,在20日至21日將有分散性大到暴雨,單點有大暴雨,并伴有短時強降水等對流性天氣,降水的對流性、突發性、局地性特征較為突出。
“韋帕”同時也影響其他多個亞洲國家,菲律賓、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據菲律賓國家減災委消息,截至7月20日6時,“韋帕”已在菲律賓造成超過37萬人受災。(晨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