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14日,白金漢宮官宣了個爆炸消息:特朗普要在9月17-19日訪問英國,這距離他收到中方邀請才一個月。
這位之前恨不得立馬飛北京的老特,竟然玩起了"改道英國"。
老特為啥突然換了路線?這背后到底在下什么棋?
作者-水
老特的神奇變臉術
老特變臉了。
昨天還在幕僚會議上痛斥巨額貿易逆差的他,今天竟然主動踩剎車說咱們別老盯著數字了。
美國那邊開始兌現承諾了。中國留學生的赴美簽證恢復了,美國能源公司可以向中國出口乙烷了,連一些芯片設計軟件的禁令都給撤了。
最讓人玩味的,是英偉達那款專供中國的H20芯片,原本上了限制名單,現在也放行了。
更罕見的是,在棘手的芬太尼問題上,美國居然破天荒地對中國表達了"贊賞"。
這些動作,就像一連串精心計算好的示好信號。每一個信號都在說:你看,我的誠意已經擺出來了。
說白了,老特那套引以為傲的關稅戰,打到最后發現,大棒掄出去,砸疼的更是自己的腳。美國的消費者和企業,正默默承受著代價。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蠢事,讓他找不到理由繼續堅持。
而眼下特朗普的"溫和"態度,也不過是他需要一個臺階,一個能體面結束這場貿易戰的出口。他更需要實實在在的好處,比如,讓中國重新打開稀土出口的大門。
時間這道題,老特算得精
說道還真不少,光是時間選擇就藏著好幾層心思。
時機很關鍵。9月3日那天太敏感了。那可是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日,普京都確定要來,三國首腦同框的話題性太強。
對特朗普來說,這種政治符號感極強的場合,更像一個雷區。他此行的首要目標是敲定貿易協議,卻不是來參加一場復雜的政治儀式。萬一站位不對,說錯句話,或者被媒體過度解讀,那簡直是外交上的災難。
把訪問推到10月,就顯得聰明多了。10月份亞洲有多場峰會,特朗普可以"順道"訪問中國,名正言順,不顯突兀。也完美避開了9月那個敏感的時間點,可以安安心心只談生意。
政治舞臺上,選對日子,比說對話還重要。
看似特朗普的9月行程表排得滿滿當當,實則每一步都在暗示中國。他計劃在9月中旬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這可是他第二次以總統身份受此殊榮,給足了老牌盟友面子。
最有趣的一處細節是,他把訪英的行程,刻意安排在了9月3號之后。
他先訪問英國,也是有著自己的小算盤。希望通過和英國達成一些協議,在英國的帶動下,或許能讓其他國家在關稅談判上做出妥協。
如果在9月份訪問英國能夠取得一些成果,那么在10月份參加相關會議并順便訪問中國時,他在中美經貿談判中可能就會更有底氣。
三家都在打小算盤
反應確實能說明問題,因為大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各懷心思唄。英國想刷存在感,美國要面子。中方倒是很淡定,畢竟主動權在咱們手里,你來不來都行,但要來就得有誠意。
早在今年2月,英國首相斯塔默在訪美時,就告訴剛上任的老特:我們查爾斯3世國王讓我給您帶來了邀請函,請您對我們大英進行第二次國事訪問!
對此,老特表示"很榮幸",而且,他對英國方面安排他住在溫莎城堡感到非常滿意,認為這項安排是"意義非凡"。要知道,在英國,老女王榮登大寶之后,算上老特,先后一共接見過12個美國總統,然而,對于連任的總統,英國方面從來都沒安排過第二次國事訪問。
英國這么做,當然有自己的考慮。首先就是經濟問題。2024年,英國和美國的雙邊貿易額逆風飛揚,增長了12%,遠遠高于歐盟的平均水平。但是,再怎么說,英國也"脫歐"了,所以,必須要鞏固和美國之間的貿易關系。
更重要的是關稅問題。在老特發起關稅戰后,英國的表現還是挺積極的,在5月份率先和美國達成協議,美國只對英國保留了10%的基準關稅。不過,英國希望老特能把汽車、制藥、航天、航空等行業的關稅稅率降下來。
白宮那邊呢,這次"改道"也有自己的算盤。老特在第一個任期內,已經國事訪問過大英一回。一般來說,美國總統如果連任的話,再出訪英國,英國那邊給出的接待規格連工作訪問都不算。可到了老特這,待遇就完全變了。
這背后的邏輯很簡單:老特需要盟友支持。在內有外困之際,他只能選擇向我國暫時服軟,來喘口氣。但"反華"已經是美國的"政治正確",尤其是那一幫所謂的"鷹派"是不能允許老特對華"服軟"的。那么,為了照顧這些人的情緒,并穩住自己的支持率,老特就必須找個鋪墊才行。
中方的態度倒是一如既往的從容。早在六月,中方就發出了訪華邀請,但這封邀請函,并非特指九月三號的閱兵。近期,中國外長王毅和美國國務卿的會面,也確認了雙方有見面的意愿,氣氛營造得相當積極。
但氣氛歸氣氛,原則歸原則。中方的底牌一直亮在桌上: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想讓這次訪問有成果,想為會晤創造"良好氛圍",美方就必須拿出真金白銀的合作誠意,而不是一邊示好,一邊繼續極限施壓。
格局在變,變數更多
等著看是對的,因為這事兒遠沒結束。
國內壓力、盟友態度、經濟形勢。每一個因素都可能讓這場外交大戲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折,老特的如意算盤能不能打響還真不好說。
特朗普那套引以為傲的關稅戰略,到頭來發現是個得不償失的買賣。美國國內通脹飆升,老百姓生活成本大幅增加,美債市場也動蕩不安。為了挽救這種局面,特朗普不得不尋求和中國改善關系,試圖通過和中國的合作來緩解國內經濟壓力。
英國那邊的變數也不小。早在他收到邀請后的幾個月里,英國國內就有近10萬人聯署反對他來訪。
但這次情況有所不同,特朗普已經重回白宮,他身上的"總統光環"似乎更強了一些。而且英國國內政壇也換了新面孔,斯塔默上臺之后,表現得相對穩健,沒有前任們那些讓人捉摸不透的"瘋狂舉動"。
在經過和美國的兩輪談判后,我國放松了對美國的稀土出口管制,老特也放開了乙烯和EDA軟件對我國的出口限制。按他的說法,他這次的訪華之行,將率領一大幫跨國企業的CEO一塊兒來,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能和我國簽訂大單。
可對中方而言,最核心的問題,只是這場貿易戰要怎么和平收場罷了。
結語
老特這次"改道",說白了就是在復雜博弈中找最優解。外交從來不是請客吃飯,每個動作背后都有深層考量。問題是,算盤打得再響,也得看對方買不買賬。
特朗普的時間表可以調整,但中美關系的基本面不會因為一次訪問就發生根本改變。
真正的考驗在于,雙方能否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找到合作共贏的新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