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斯訪華行非常成功,特朗普的熱絡還未得回應,一方面,美急著和中國做生意,另一方面,“百日訪華”計劃已破產,九三閱兵和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兩次能訪華的機會特朗普必須抓住,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美國改變態度,改口稱中國幫了美國大忙,美國似是想挽回中方決定,背地里卻又一次對華舉起關稅大刀。
據美國財政部7月17日公布的數據,中國已經連續三月減持美債,準確的說,從2022年俄烏沖突開始中方就在減持,三年減持數值分別是1732億、508億和573億美元,減持的目的,既是提防美國將貨幣武器化,也是想調整海外資產負債結構,美西方對俄羅斯海外資產所做之事給中方提醒,美方又一向視中方為地緣政治對手,減持美債是對中國財富的保護。
然而,美債雖有日英兩國頂上,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卻成定時炸彈,只等8月1日時間一到美國通脹上升,牽引著美聯儲進一步加息,一則利率上升,二則大規模爆發貿易戰損害美股和美債,反噬不會因為特朗普解雇鮑威爾就消失,美國中期信譽收不詳信號,結合“大而美”法案為美營造的財政赤字,特朗普只剩示好中方一條路可選。
為此,特朗普重提芬太尼,當地時間7月16日,特朗普簽署一項遏制芬太尼法案,直言在遏制芬太尼販運事宜上,中國一直在幫助美國,蓄意的說辭反應兩件事,一是特朗普仍覺得是中方提供芬太尼運到墨西哥,繼而導致毒品以前所未有的水平涌入美國,二則是特朗普并不覺得強行用芬太尼問題發動中美關稅戰的行為是錯的,他還想讓中方立法,對制造芬太尼毒品的人判處死刑,特朗普仍在偽善,談話中感謝中方,實則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想坐實中方在美芬太尼問題泛濫一事上的罪名,而這還非特朗普對華所有禍心。
據《紐約時報》消息,美商務部決定對華石墨征收93.5%的反傾銷稅,新舊關稅一疊加,美對華石墨關稅將飆升到160%!日前中方也對別國征收過反傾銷稅,但調查證據往往與稅率同至,美商務部所給證據不充足,然而中方還未有所反制,美國國內先坐不住了,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什么?
一方面,石墨是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原材料,美燃油車被稱“油老虎”在市場上不具備競爭優勢,轉型發展電動汽車破局,多家車企電池所用精煉石墨幾乎全由中方供應,160%關稅出爐不僅會影響產量,還會動搖車企股價,另一方面,“稀土之痛”還在折磨美國,身為世界上最大石墨生產與出口國的中國若出手管制石墨出口,買單者只會是有關美企,況且,美國看似針對石墨,實則也在打擊中國電動汽車行業。
綜上所述,特朗普對華再出兩招,一部分是為了對抗拋售美債的負效應,更多還是為了訪華,魯比奧求見,王毅在吉隆坡給了他個機會,反應出來兩件事,一在中立場合的這次接觸,極有可能為在為兩國更常態化的溝通鋪平道路,二則是魯比奧在試探中方口風,探測特朗普的訪華行究竟有無可能,只看魯比奧在面對東盟外長時毫不掩飾對印太地區的雄心,美方想要的準信,中國就不會給。
中方的沉得住氣出乎美國意料,為了“訪華行”,特朗普文武全上,既假仁假義夸中國,又對中國舉起關稅大棒,據彭博社消息,特朗普眼下一門心思都在研究如何才能訪華成功,160%關稅和重提芬太尼問題,特朗普的目的有二,其一在測試中方態度,針對多方征收的關稅將在8月1日執行,特朗普擔心各方會聯合中方反制,其二是在打友好牌,暗示中方美國已看到中方在芬太尼問題上的付出,愿意給中方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盡快給特朗普的訪華行一個準信。
前有稀土,后有石墨,特朗普自詡的關稅打擊只會將美國企業逐步逼上絕路,若美債在關鍵時刻崩盤,“大而美”法案下的超高財政赤字也會成為對美經濟的致命一擊,特朗普步步都是險棋,雖然勝算大,一步錯卻有可能步步錯,若“向中轉”成為國際主流,等著美國的會是什么?【戰旗團隊創作,文責自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