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烏克蘭人有點被俄軍的無人機徹底打懵了,因為俄羅斯人正在瘋狂得提升自家“小摩托”無人機產能,所以前線部隊已經可以奢侈得單日向烏克蘭陣地傾瀉超過400架以上的自殺式無人機,烏克人正在成批得倒下。
而俄烏前線已經誕生了史上最高紀錄的無人機“蜂群”作戰行動,就在7月9日,這一天俄軍創下了單夜發射728架“小摩托”的最新紀錄,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無人機聯合打擊行動。
隨著俄烏戰爭停戰談判前景變得撲朔迷離,雙方在各自固守的前沿陣地上已經就是在拼消耗拖時間了。烏克蘭憑借出賣國內礦產資源得以源源不斷獲取北約的各種先進彈藥支持,其國內則搶拉壯丁以填補前線的人肉絞機缺口;俄軍則不斷征調本國志愿兵源,以及從北朝鮮獲取常規火炮彈藥及部分人員支持。
這種持續性高強度的戰爭消耗讓雙方都已經感覺越來越吃力,畢竟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而不是速打速決的殲滅戰,烏克蘭明知道自己是北約與俄羅斯對抗的工具,但也無怨無悔,而俄羅斯更是欲罷不能,苦于無法從這個泥沼中脫身而出。
所以現在俄羅斯軍方也開始醒悟過來,與其不停的填人進去這個絞肉機里,不如將更多的無人戰爭工具替換血肉之軀的士兵身體,所以現在已經將武器生產的重心轉移到“小摩托”無人機的生產上,一來是省錢,節約軍事資源;二來是節省高價值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畢竟昂貴的導彈是用來應付未來可能的更高階的沖突,而不是無謂的消耗在前線低價值目標身上的。
據悉,目前俄羅斯已經在開足馬力生產“小摩托”無人機,單月產量已達5700架,而位于韃靼斯坦的大型無人機工廠則更是在進一步擴升產能,預計到年底就能實現月產10000架的驚人產量。這種產能已經足以支撐近期這種連續高強度消耗作戰需求,所以,現在每天超400架“小摩托”無人機的瘋狂輸出,基本就實現了阻塞烏克蘭的防空火力通道,實現了較好的打擊效果。
反觀烏克蘭一方,北約援助的武器彈藥如流水般在消耗或者戰損中,付出的國家資源代價不可謂不嚴重,現在戰爭正在向著越來越深入的無人化演進中,在這場不對等的戰爭消耗戰中,烏克蘭男丁入不敷出,而國家資源正在接近耗盡,很難想象打到明年,俄羅斯或許會遭到更多制裁,但是彼時的烏克蘭還會剩下什么呢?
而越來越多的國家也意識到,未來戰爭中,傳統的普通士兵+裝甲戰車的模式已不能適應戰爭的需要,無人化的各式智能武器的戰場實用化已經成為現實,或許下一場局部戰爭中,就是彼此無人機、無人車的真正鐵血戰場,AI來決定戰爭走向的時代或許已不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