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給俄烏戰爭劃下50天“最后期限”,普京卻宣布已完成70%目標,澤連斯基緊急自救,連夜加速武器自產,這場持續1200多天的消耗戰,真的要在今夏迎來終局嗎?
據央視新聞報道稱,俄國防部16日宣稱,俄軍在蘇梅州、哈爾科夫州撕開烏軍防線,一天內摧毀6輛裝甲車和12門火炮,甚至端掉一座以色列制雷達站。
而烏軍總參謀部同日曬出的戰績顯示,俄軍3輛坦克、49門火炮和2套防空系統在炮火中化為廢鐵。
這種拉鋸戰,每天都在前線發生,俄軍雖控制烏東四州70%以上土地(盧甘斯克甚至100%),但每推進一公里都要付出慘重代價。
雙方戰報都刻意強調了對敵方“后勤命脈”的打擊,俄軍盯著烏軍工企業和電子戰基站猛攻,烏軍則專挑俄軍彈藥庫和集結地下手,顯然都在為持久戰抽干對方的血。
仗打了三年多,烏克蘭已經徹底破產,負債累累,澤連斯基一邊喊著“所有國家機構仍在運轉”,一邊緊急重組政府審查國防協議,甚至放話要當“全球武器制造商”,這分明是嗅到了西方軍援的疲態。
圣彼得堡論壇上俄官員那句“經濟正滑向衰退邊緣”,與基輔街頭突然增多的國產無人機廣告形成荒誕對照:兩個精疲力竭的對手,都在靠意志力硬撐。
俄羅斯的經濟賬本也同樣觸目驚心。俄羅斯前半年GDP增速僅1.4%,通脹卻飆到9%,軍費占比已暴漲至6.7%。
事實上,這種無休止的消耗戰再進行下去已經毫無意義。因此,普京想利用一場迅猛的夏季攻勢來徹底擊潰烏軍,或許已經有了見好就收的想法。
而另一邊,特朗普徹底沒轍了,想施壓烏克蘭“割地求和”,澤連斯基和北約寧死不屈,想施壓俄羅斯,卻遭到普京的無視。
氣急敗壞下,特朗普給俄羅斯下達了“50天最后通牒”,要求俄羅斯必須和烏克蘭達成停火,否則就對俄商品征收100%關稅。
但俄方反應卻再次打臉美國,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嘲諷美國是“政治作秀”,俄外長拉夫羅夫則淡定表示要等烏方回應。
一些人認為,特朗普這所謂期限根本不是最后通牒,而是給自己鋪的臺階,若俄軍能在50天內拿下哈爾科夫州20公里縱深緩沖區,美國大概率會默認既成事實;若不能,特朗普也能以“經濟制裁已盡力”搪塞國內。
這種“以拖待變”的策略,本質上是用關稅替代美軍直接下場,既保全面子又規避風險,實屬無奈之舉了。
美國不會為了烏克蘭和俄羅斯大打出手,這就注定烏克蘭必敗無疑,再拖下去不過是損失更多領土,特朗普如今的任何施壓,不過是在維持美國在俄烏沖突中起到的影響力。
對于俄羅斯而言,美國的50天最后通牒反而給了自己大展身手,發起總攻的大好機會!
從普京的軍事目標來看,俄軍已經完成了70%的目標,俄軍如今控制著烏東四州大部分區域,再啃下恰索夫亞爾等要塞就能宣布“特別軍事行動勝利”。
種種跡象來看,留給烏克蘭的時間可不多了。
美國對烏援助有限,雖然目前特朗普恢復了軍援,但卻始終不提供“戰斧”級別的大殺器,與此同時,歐洲盟友軍火庫也快見底了,雖然德國和法國都宣稱要向烏克蘭提供導彈和無人機,但什么時候能兌現,還是個問題。
無奈之下,澤連斯基只能緊急自救!宣布要自主生產武器,擴大生產線。但轉型談何容易?烏方現在連炮彈產能都難以自給,所謂“外交改革”和“國防合作升級”,不過是自我安慰。
未來50天將決定這場戰爭的走向,俄烏將迎來生死對決!
俄羅斯一定會卡在特朗普的50天期限內有所突破,徹底終結烏克蘭的幻想。俄軍必定在哈爾科夫方向發起總攻,用火炮和無人機撕開戰略緩沖區。
而烏軍除了死守,別無他法,除非這段時期內,美國和北約能夠送來一批數量客觀的導彈,維持烏軍前線戰斗力。
但特朗普和拜登不同,特朗普目前為止,并沒有簽署任何新的援烏法案,所謂軍援,不過是口頭承諾,援烏不過是為了賺軍火錢。
而且他援烏的方式都是通過北約,讓北約掏錢買武器,然后提供給烏克蘭,可見烏克蘭想在商人出身的特朗普這里“打白條”,是行不通的。
而且特朗普給烏克蘭提供的全都是像“愛國者”這樣的防御型武器,這也從根本上杜絕了烏克蘭使用西方遠程武器攻擊俄羅斯,進一步擴大沖突的可能性。
所謂生死對決,不過是美國親自把烏克蘭送到了俄羅斯的槍口下。美國得到了軍火錢和稀土等礦產資源,俄羅斯得到了領土,只有烏克蘭,最終輸得一無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