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7 月 19 日傍晚的機場登機口,排隊的人群里突然響起一陣小小的騷動。一名穿格子襯衫的男子攥著手機,快步走到地勤柜臺前,聲音里帶著急:“有外國乘客帶了打火機!馬上要登機了!”
他指著不遠處兩個正在整理背包的外國女生,其中一個正把銀色打火機塞進牛仔褲口袋。這一幕讓他后背發緊 ,坐飛機不能帶打火機是基本常識,安檢口的廣播天天循環播放,怎么會有人帶著這東西走到登機口?
男子先是試著用手機翻譯軟件跟外國女生溝通,屏幕上跳出 “打火機禁止攜帶” 的英文時,對方露出了困惑的表情:“我們國家的航班可以帶。” 眼看登機口開始檢票,他趕緊轉身找地勤人員,卻沒料到這個決定會引發一場更大的爭議。
負責登機引導的短發女地勤聽完舉報,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快步走向那兩名外國乘客。但她的動作里總透著點不情愿,路過男子身邊時,還抬手擋了一下他舉著的手機:“別拍了,先處理事情。”
這第一句話就讓男子心里有點不舒服。他后來在視頻里說:“我是來舉報安全隱患的,又不是來鬧事,為啥不讓拍?” 更讓他費解的是,地勤走到外國女生面前后,翻來覆去就靠手機翻譯軟件溝通,連句簡單的英文都講不出來。
好在外國女生挺配合,很快從口袋里掏出打火機遞給地勤。男子忍不住追問:“這打火機怎么過的安檢?是不是對外國人檢查松?” 地勤沒接話,只是低頭在手機上打字,過了半天才抬頭說:“我們會核實。”
這句話像根軟刺扎在男子心里。他看著地勤把打火機揣進兜里,轉身就往登機口走,連句 “謝謝” 都沒說。他追上去想再問清楚,卻看到地勤往柜臺一靠,雙手插兜站成外八字,那姿態在他眼里成了 “敷衍” 的代名詞。
“至少得告訴我,安檢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吧?” 男子對著地勤的背影喊了一聲。對方回過頭,語氣明顯不耐煩:“已經處理了,你趕緊登機吧,別耽誤別人。”
這段被拍下來的視頻發到網上后,評論區立刻炸了鍋。有網友截了地勤插兜站著的圖:“這是服務人員該有的站姿?” 還有人注意到細節:“男子說話時,地勤一直打斷他,全程沒說過一句‘感謝提醒’。”
更讓人生氣的是后續。男子說,后來有個穿安檢制服的人過來,看到他在拍視頻,第一反應是伸手擋鏡頭:“這里不能拍。” 這種 “先捂嘴再處理” 的態度,讓不少人想起自己在機場遇到的類似情況 ,有問題找工作人員,得到的往往是 “我們會反饋” 的空頭承諾。
當然也有不同聲音。有人說外國乘客可能是從國際航班轉機來的,按照規定轉機時部分物品可以暫存,未必是安檢失職。還有人覺得男子有點較真:“打火機已經被收了,糾結態度干啥?”
但更多人在意的是 “態度背后的東西”。有經常坐飛機的網友說:“上次我帶了瓶超過 100 毫升的防曬霜,被安檢翻出來反復檢查;這次老外帶打火機到登機口才被發現,地勤還這態度,換誰不覺得不公平?”
后來機場方面在回應里說,已經調取安檢錄像核實,確認是外國乘客誤將打火機放在隨身包里,安檢時沒被及時查出,屬于工作疏漏。至于地勤態度問題,“會加強服務培訓”。
這個結果沒完全平息爭議。有人在評論區留言:“安全問題不能靠‘乘客舉報’來兜底,更不能靠‘事后培訓’來補救。” 還有人說得更實在:“比起查打火機怎么帶進來的,大家更想看到的是 , 不管對中國人還是外國人,規則面前都該一個樣;不管是舉報者還是乘客,該有的尊重都不能少。”
現在那名舉報的男子已經順利登機,他在飛機上發了條朋友圈:“希望下次坐飛機,不用擔心別人帶危險品,也不用擔心提意見會被懟。” 這句話下面,有幾十個人點了贊。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