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剛剛以35分優勢大勝韓國,拿下亞洲杯銅牌,比分看著挺提氣,場面也沒太多懸念,可輿論風暴卻沒有隨哨聲平息,相反,關于主帥宮魯鳴用人的爭議成了賽后最大的討論點,尤其是李緣和王思雨這對后衛的出場時間分配,賽后火速沖上了熱搜,這氣氛,只能說“贏球不等于沒矛盾,球迷能高興,但也真不是沒脾氣。
這場對韓國的季軍爭奪戰,李緣全場17分鐘3投0中,得分掛零,場上鏡頭掃過去,幾次都是運球停頓、傳球卡殼、進攻節奏斷檔,反觀王思雨,替補登場短短16分鐘,19分7籃板7助攻,幾乎是一上來就盤活了全隊,數據和場面都擺在那兒,怎么說也不像是“垃圾時間刷分,更像是救火隊員現場拆彈,結果出場時間還比李緣少,這操作,球迷看了直呼“擺爛式用人,連彈幕都忍不住刷起來,質問宮魯鳴到底在堅持啥。
其實整個亞洲杯,李緣的表現都不算亮眼,組內賽對印尼3投0中靠罰球拿了1分,對韓國2投0中,偶爾有場7分6助攻,但也沒能成為穩定輸出,說是“練兵吧,李緣也25歲了,跟王思雨只差4歲,真要論培養新人,這理由多少有點站不住腳,何況王思雨29歲正值巔峰,世界杯、亞運會都是首發,經驗和抗壓能力擺在那兒,你要說用李緣是為了戰術需要,場上表現偏偏又不買賬,組織端傳球慢半拍、控球黏球、配合雙塔時機總是對不上點,韓旭、張子宇接球都不順,進攻端拖慢節奏,防守端身高力量也吃虧,偶爾上搶反倒露了空檔,被對手打反擊,這一連串問題,場場都在眼前過電影。
問題來了,宮魯鳴到底在堅持什么,說是“能者上,庸者下,實際成了“能者下,庸者上,網友也不是沒見過固執的主帥,但像這樣一條路走到黑,連比賽里的鏡頭都懶得遮掩,還是挺罕見的,尤其半決賽打日本,李緣首發3分鐘就被棄用,王思雨12分鐘效率值+8,關鍵時刻穩定軍心,可這信任度還是提不上來,球迷只能調侃:“主帥喜歡誰,數據都不重要,再看宮魯鳴賽后還說李緣能扛起中國女籃的未來,結合全杯表現,多少有點自欺欺人,畢竟現實是,場均失誤比得分多,關鍵戰3分鐘就被換下,季軍戰17分鐘0分,這樣的表現,放在任何一支爭牌的隊伍都說不過去。
你說巧不巧,場上最能執行戰術的王思雨,明明每次上場都能激活進攻、拉高節奏、分球果斷,偏偏得不到穩定的出場時間,反倒被按在替補席,網友看得急,場上隊友也著急,這種“組織型后衛把球握在手里等兩三秒、錯過最佳時機,戰術體系根本打不起來,宮魯鳴說是“戰術需要,可明眼人一看,這戰術到底是為球隊贏球,還是為某個人保駕護航,評論區里都快對噴起來了,誰都知道,女籃現在的優勢是內線雙塔,后衛只要能及時分球,戰術根本不難執行,王思雨下場后內線得分立刻少一半,這不是巧合,是節奏本身就被點活了。
再說經驗和抗壓能力,王思雨這些年大賽場場首發,世界杯、亞洲杯、亞運會全都打過,遇上困難局面從沒掉鏈子,李緣雖有亮點,但穩定性和關鍵球能力差距不小,一場比賽緊張點,攻防都容易掉線,這不是黑誰,是數據和場面寫在那兒,球迷能看不見嗎,宮魯鳴采訪時還說要“培養新人,問題是,這批球員年齡都不算小了,真要論未來,難道不是應該優先考慮狀態和能力,硬把“鍛煉當擋箭牌,連贏球都不放在第一位,這邏輯只怕說不過去。
更別說輿論環境,現在信息透明,比賽全程直播,誰行誰不行,數據一目了然,網友也不是沒見過戰術保守、用人固執的教練,但像這樣反復按頭,哪怕贏球也要把爭議頂到風口浪尖,實在有點新鮮,媒體記者問得也不客氣,為什么不多給表現更好的球員機會,宮魯鳴一句“戰術安排,球迷只能無奈點贊回懟,現實就是,場上能得分的球員要等垃圾時間才能放開打,這劇本放在CBA都得被罵上熱搜。
回頭看這場季軍戰,中國女籃贏了35分,紙面上風光無限,場下卻埋下了更大的隱患,球員之間的信任、主帥的威信、輿論的容忍度,已經被這次用人爭議推到極限,長遠看,這種“誰都能上,誰都能下的用人哲學,真能撐得住未來的硬仗嗎,沒王思雨的高效組織,雙塔還能打得這么順嗎,下次遇上更強對手,還能靠李緣3中0撐場面嗎,答案其實早就寫在比賽里了。
中國女籃這場大勝值得肯定,但用人爭議絕不是無的放矢,宮魯鳴如果真想帶隊走得更遠,恐怕得先把“誰能上誰能下的標準講清楚,球迷不是不講道理,但也不愿意再看見“能者下,庸者上的老戲碼重演,畢竟,贏球不是遮羞布,問題不解決,遲早還是要爆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