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消息,北約秘書長呂特7月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公開點名中國、印度和巴西,要求這些大國向俄羅斯施加壓力,迫使莫斯科在烏克蘭問題上讓步。這一表態迅速引發國際關注,成為大國博弈的最新動向。
幾乎同時,美國白宮展現出更強硬姿態。就在7月14日與北約秘書長會晤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一項重大決定: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最先進的頂級武器"。他特別強調,北約內的歐洲盟友將為這些裝備支付100%費用。"這對我們來說就是做生意",特朗普直言不諱地道出其中邏輯。他同時劃下50天期限,威脅若俄烏未能達成協議,將對俄羅斯實施高達100%關稅的二級制裁。
特朗普(資料圖)
俄羅斯的反應卻異常平靜。面對美國的最新通牒,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僅以"無所謂"三字淡然回應,同時透露俄羅斯已準備與烏克蘭進行第三輪會談。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14日也僅表示"俄美有必要繼續保持對話",對特朗普聲稱將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一事,佩斯科夫輕描淡寫地指出美國"事實上一直在向烏供應武器"。耐人尋味的是,莫斯科股市在特朗普宣布制裁威脅后反而大幅上漲,市場顯然認為100%關稅遠低于預期的500%懲罰性關稅。
烏克蘭方面則展現出矛盾態勢。澤連斯基政府迅速通過議會第16次延長國家戰時狀態和軍事動員,將期限延至2025年11月5日。這一動作表明基輔并無短期停戰意愿。但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統又在14日與美國特使會談后,特別感謝"特朗普總統對我國的重要支持和積極決定"。不過英國媒體披露,美方首批僅提供10枚"愛國者"導彈,被烏方顧問沮喪地稱為"杯水車薪"。
澤連斯基(資料圖)
特朗普對俄政策呈現兩面性。一方面他高調批評普京"白天說話客氣,晚上進行轟炸",表示對俄領導人"感到失望";另一方面又明令禁止烏軍使用美制武器攻擊莫斯科等俄本土目標。這種既展示強硬又劃定紅線的做法,被分析人士解讀為腳踏兩只船的戰略平衡。正如俄羅斯專家所言:"對特朗普來說,一切都是生意。"
中國在這場地緣博弈中立場鮮明。7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重申:"中方始終認為對話談判是解決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堅決反對任何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針對北約秘書長的點名要求,中方強調"關稅戰沒有贏家,脅迫施壓解決不了問題",呼吁各方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營造氛圍,積累條件"。
特朗普(資料圖)
當前局勢充滿微妙變數。特朗普設定的50天倒計時與烏克蘭11月5日戰時狀態截止期形成雙重時間節點。俄媒分析認為,俄軍近期在多個方向部署重兵,可能發動夏季攻勢,爭取在冬季前迫使烏克蘭接受談判條件。而特朗普既向歐洲盟友收取武器費用,又威脅制裁俄羅斯的"雙線操作",實則是場政治豪賭——既要兌現結束戰爭的競選承諾,又要維護美國軍火商利益。
這場牽動世界格局的危機已進入新階段。當北約秘書長將施壓俄羅斯的責任拋向東方大國,當美國領導人的"生意經"成為外交政策指南,當俄羅斯在制裁威脅下股市反常上漲,烏克蘭的土地上仍在炮火轟鳴。各方能否在50天期限內找到和平出路,不僅考驗領導人的智慧,更將決定東歐大地何時迎來真正的黎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