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朗普還在為美越關稅協議自吹自擂時,越南轉身與中國搞起了史上首次陸軍聯訓。這場邊境演練背后,是越南對美國的憤怒,還是中國在東南亞的破局?塞爾維亞和越南為何同時向中國靠攏?
觀察者網消息稱,日前,塞爾維亞特種部隊赴華,兩國陸軍首次在河北聯訓,這是武契奇政府繼采購中國FK-3防空系統后,又一次向中國靠攏的軍事合作。
塞爾維亞面臨西方高壓——歐盟以科索沃問題為籌碼不斷施壓,北約甚至發出軍事威脅。
在此背景下,武契奇選擇加強與中國的軍事紐帶,既是對西方霸權的反擊,也是為自身安全加碼。
中塞聯訓雖規模有限,但政治意義重大:它表明中國有能力在歐洲腹地牽制北約精力,而塞爾維亞則成了打破西方圍堵的“釘子戶”。
而與塞爾維亞類似,越南也開始行動。
當美國正試圖在亞洲拉攏越南對抗中國時,中越關系卻悄然邁出關鍵一步。
環球網消息稱,中國國防部突然宣布:中越陸軍將于下旬在廣西邊境舉行首次聯合訓練。這一動作意味深長。盡管中越此前有海軍聯合巡邏等合作,但陸軍在敏感邊境地帶聯訓尚屬首次。
此外,這一消息宣布之際,正值美越關系陷入僵局。
此前,特朗普高調宣布美越達成“歷史性協議”,聲稱越南將對美國商品零關稅開放,而美國則對越南本土商品征收20%關稅,轉運商品更是高達40%。
這一消息立刻引發國際嘩然——越南不僅經濟上吃大虧,還可能因轉運中國商品變相“背刺”中國。
然而,短短兩周內,劇情反轉。越南高層憤怒指責美方“篡改協議內容”,特朗普不得不在幾天后改口承認“談判仍在進行”。這場鬧劇暴露了美國對越南的極限施壓,也徹底激怒了河內。
結合越南外長裴青山此前在吉隆坡與王毅的會晤——中方明確支持越南加入上合組織——越方的戰略轉向已呼之欲出。
對越南而言,美國關稅大棒下的單方面讓步毫無吸引力,而中國提供的區域合作與經濟支持顯然更符合其利益。
越南的選擇絕非偶然。
近年來,美國拉攏越南的意圖路人皆知,從軍售到聯合軍演,華盛頓試圖將越南打造成“印太戰略”的關鍵棋子。
但越南的回應始終謹慎:既不愿徹底倒向美國而得罪中國,又需要在中美博弈中左右逢源。
此次聯訓釋放的信號很明確:當美國用謊言和高壓逼迫時,越南更愿意與中國深化互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聯訓地點選在中越邊境,直接針對兩國曾存在摩擦的敏感區域,這既是邊境管控的實操合作,更是政治上的“示好”。
而塞爾維亞和越南的舉動,也讓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意識到了危機,開始圈定主戰場。
北約盟軍歐洲司令近期宣稱,中俄可能“協同引發歐洲和臺海沖突”,試圖將這兩大區域定義為“主戰場”。這種論調背后,是北約對中俄聯動與全球南方國家崛起的焦慮。
中國與塞爾維亞、越南的軍事合作,恰恰戳中了西方的軟肋——當北約試圖在東亞和歐洲兩線圍堵中國時,中國卻通過非對稱合作反制:在巴爾干半島扶持塞爾維亞分散北約注意力,在東南亞強化與越南的關系瓦解“印太包圍圈”。
這種“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正讓北約的遏制計劃陷入被動。
未來局勢的發展將取決于三個關鍵變量。
首先是越南的搖擺空間。盡管此次聯訓展現了中越關系的升溫,但越南仍希望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若特朗普未來對越南加征更高關稅,河內可能進一步倒向中國;反之,美國若讓步,越南或重回觀望姿態。
其次是塞爾維亞的抵抗能力。隨著科索沃局勢持續緊張,武契奇能否頂住西方壓力維持對華合作,將直接影響中國在歐洲的戰略支點。
最后是北約的內部矛盾。當前美歐在烏克蘭問題、對華政策上分歧加劇,若北約無法協調一致,其“雙線作戰”的構想恐成泡影。
對中國而言,當下的機會窗口不容錯過。美國政治出現混亂、北約的戰略透支以及全球南方國家的覺醒,正形成一股反霸權的合力。
通過深化與塞爾維亞、越南等國的合作,中國不僅能破解美國的圍堵,還能為多極化世界秩序積累籌碼。正如外媒所言:“當北約忙著圈定戰場時,中國正在改寫游戲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