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蛟河市黃松甸鎮(zhèn)南頂子村,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菌香。7月15日,蛟河市文聯組織的“文藝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攝影采風活動在這里展開,7名攝影家架起“長槍短炮”,用鏡頭記錄下靈芝種植基地里蓬勃生長的“致富傘”。
走進種植大棚,仿佛踏入童話般的“精靈森林”。一排排菌棒整齊排列,傘蓋肥厚的靈芝有的如扇形舒展,有的似云朵層疊,菌蓋上細膩的紋路在陽光下泛著琥珀色的光澤。“這批靈芝再過半個月就能采摘了!”菌農李大姐一邊用手輕輕托起一朵靈芝,一邊向記者介紹。快門聲此起彼伏,攝影家們或蹲或趴,捕捉靈芝傘蓋上的晨露、菌褶間的光影,也拍下菌農洋溢笑容的特寫。
最動人的畫面出現在直播現場。南頂子村駐村書記劉小僑舉著手機向網友展示靈芝時,攝影家的鏡頭同時對準了她。鏡頭里,這位“80后”書記舉著剛采摘的靈芝,背后是成片的種植大棚。她自豪地說:“我們這里的靈芝好多是從中國科學院引進的好品種。這些靈芝品質好,吸粉多,孢子粉的質量也過硬!這里的靈芝孢子粉更是獲得了國家地理認證,還出口多個國家。”
“文藝助力鄉(xiāng)村振興不能停留在表面。”蛟河市文聯負責人介紹:“此次拍攝的作品將通過攝影展、新媒體平臺加以傳播,讓蛟河的蘑菇、靈芝、黑木耳‘揚名立萬’。”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姜岸松
圖片來源:蛟河市委宣傳部
責編 周凇宇
二審 丁美佳
終審 李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