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
圖片說明:蔡正元
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近期拋出“團結十講”的前四講后,在島內引發群嘲。國民黨前“立委”、知名政治評論員蔡正元第一個站出來駁斥了賴的所謂“臺灣生態論”,指出臺灣的生態系統就是大陸的一部分。《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就此專訪了蔡正元。
“臺灣島的生態系是大陸生態系的一部分”
環球時報:賴清德在“團結十講”中,以遠古長毛象、金絲猿等物種來論證臺灣的“生態獨立性”。從專業知識和研究角度,你如何看待這樣的論調?
蔡正元:早在8000年前,臺灣地峽完全沒有水,大陸很多動物直接跨過地峽,到了臺灣島。像臺灣的黑熊就是從大陸來的,現在大陸的東北還可以找到胸前有一簇V字形白毛的臺灣黑熊。
再說所謂的長毛象,完全是賴清德亂講的。長江以南根本沒有長毛象,它是寒帶動物,生活在黃河以北。黃河和長江流域之間有猛犸象,猛犸象有可能到臺灣,不過臺灣從來沒有找到過猛犸象化石。臺灣也有早期的象,我們叫作菱齒象。菱齒象大部分都在華南地區,經過臺灣地峽走到臺灣島。至于臺灣島上一些飛禽,可能一部分是從日本或東南亞飛來,但大部分都是從福建飛過來的。因此,臺灣島自古以來的生態系,完全可以說是大陸生態系的一部分。
賴清德想創造不同于大陸的臺灣生態系,作為“臺獨”的部分立論基礎,卻反而暴露出他是知識不足的草包一個。臺灣曾找到很多菱齒象的化石,有人就因此幻想臺灣有長毛象,“臺獨”分子也老是拿這些不正確的消息在《自由時報》上亂講,賴清德的知識只從《自由時報》來,所以才會搞出這么荒腔走板的事情。
環球時報:賴清德稱臺灣是南島語族的發源地。你對此有什么要說的?
蔡正元:臺灣并不是南島語族的發源地。此前,大陸的古遺傳學專家付巧妹曾經在福建龍巖市奇和洞找到一個8000年前的古人類遺骸,其DNA檢測結果確定是南島語族的DNA,并且跟臺灣“阿美族”和“泰雅族”完全一樣,也被認為與最標準的南島語族血統的大洋洲瓦努阿圖人完全一樣。這證實,臺灣島的“原住民”是來自福建的奇和洞人。
另外,在福建省連江縣有個亮島。臺灣考古學者曾在那里找到兩具7500年前的骨骼,提取他們的DNA后,發現跟奇和洞人、臺灣“阿美族”和“泰雅族”一樣。這證明福建閩江上游奇和洞人、下游亮島人,統統是早期南島語族的聚集地。他們曾在臺灣地峽居住,后來冰河時期結束,海水上漲淹沒地峽,他們才移居到臺灣島。所以,臺灣“原住民”是從大陸來的。
賴清德批評“原住民”跑到大陸去祭祖,他認為“原住民”的原生地是在臺灣島,這是錯誤的。因為臺灣島在6500年前找不到人類的蹤跡。第一個出現在臺灣島的叫大坌坑人,他們的習俗就是南島語族加上浙江河姆渡文化和山東大汶口文化,三種融合在一起。大坌坑人有北方人,也有華中、華南地區的人,但主要還是南島語族,這已被考古學者一再證實。所以臺灣“原住民”祭祖要到福建、浙江和山東,而不是像蔡英文跑到帛琉(臺灣稱帕勞為帛琉)這些大洋洲島嶼上去認親。
還有一種理論提到,東南亞的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以及大洋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原住民都是南島語族。因為中國大陸之前沒有找到南島語族的證據,這些族群出現得又比較晚,因此有人認為他們是從臺灣出去的,但這個理論如今已被推翻。第一,已經證實臺灣“原住民”主要來自于大陸閩江流域;第二,印尼曾發現一具7000年前的骨骼,其DNA提取結果證實屬于南島語族。換言之,印尼7000年前有南島語族的時候,臺灣島還沒有人,所以南島語族不是從臺灣出去的。應該是從福建經中南半島到達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等地。另外,臺灣島四周有從南向北流動的黑潮,所以南邊的人到臺灣島比較容易,但要從臺灣島劃船到菲律賓就比較困難了。
環球時報:賴清德在“團結十講” 中有多處對臺灣歷史的錯誤表述。你還發現了哪些?
蔡正元:比如1946年在南京召開制憲會議,賴清德聲稱臺灣沒有派人參加,所以臺灣人可以不承認“一中”的法律。結果真相是臺灣當時不但派了代表,而且派了18個市縣代表去參加。賴清德沒有政治、歷史常識,一再被打臉,這就是一樁。
“因為有這200多年,賴清德的祖先才能順利到臺灣”
環球時報:你認為,賴清德所講的“雜質”指哪些人?在你看來,什么人才是臺灣真正的“雜質”?
蔡正元:他指的一定是“在野黨”,因為賴清德正推動對國民黨“立委”的大罷免,這在臺灣乃至全世界都是第一次出現。但賴清德為了幫自己找到立論依據,聲稱要去除“雜質”,在他眼中,國民黨“立委”都是雜質。民進黨的宣傳也在說這些國民黨“立委”是“親共立委”“紅色立委”,應該被罷免。
賴清德采取這種方式,目的有兩個:一是掌控臺灣立法機構,目前立法機構內“在野黨”的席位比較多,賴清德想獨斷獨裁;二是賴清德的政治伙伴柯建銘(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想當立法機構領導人,希望把韓國瑜拉下來,因此極力推動大罷免。
而在我看來,“臺獨”和賴清德都是雜質。這么沒有知識的草包,至少應該找個有知識的人幫他寫演講稿,結果都找不到,顯然他是“草包中的草包,雜質中的雜質”。
環球時報:賴清德稱“中國沒統治過臺灣”,你如何看待這樣的表述?
蔡正元:他的說法是百分之百錯誤的。鄭成功是中國的“諸侯”,清朝當時就代表中國。僅計算清朝統治臺灣212年、鄭氏家族統治臺灣21年,加起來就已經有233年。正因為有這200多年,賴清德的祖先才能夠順利到臺灣。
賴清德聲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管治過臺灣一天”,但這并不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權力管治臺灣,因為政府繼承在國際法上是非常清楚的,而統一臺灣就是要收回對臺灣的管治權。
環球時報:如何看待賴清德在“團結十講”里否定了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的權威性?
蔡正元:賴清德的理由是聯大2758號決議里沒有提到臺灣。但是在2758號決議表決的時候,曾經有兩個修正案:一個是日本和美國提的“兩個中國案”,即兩岸都可以留在聯合國;另一個是沙特阿拉伯提的“一中一臺都可以進入聯合國”。根據聯合國的議事規則,修正案先表決。結果沙特的修正案先被否決,也就是聯合國不承認臺灣是可以加入聯合國的政治團體。至于“兩個中國案”,同樣表決失敗。
最后通過的2758號決議,表明聯合國否決了“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2758號決議案也就是一個中國方案。賴清德為了推翻2758號決議,花錢在世界多地議會游說,要求他們不斷提案說“2758號決議案沒有提到臺灣,所以臺灣應該可以另案加入聯合國”等。但是他不敢提“一中一臺”和“兩個中國”案都已經被聯合國否決掉了。
“臺灣社會將會撕裂更嚴重”
環球時報:賴清德把7月定為“團結月”,“漢光41”號軍演也加入城鎮戰。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蔡正元:賴清德不是真的在“團結臺灣”,是在“團結臺獨”,團結“臺獨”勢力的各個派系,然后把臺灣人全部“臺獨化”,以便推進他的“臺獨”進度表。他認為“臺獨”無法成功的原因在于大陸要用武力統一臺灣,為了增強臺灣人的抵抗意志,他不斷用民防和軍隊的演習,試圖把臺灣“軍事化”。今年的“漢光”演習不僅在時間上從過去的5天拉長到10天,而且課目增多。還有以前演習大部分在特定地域,現在拉到街道上,讓臺灣老百姓看到,明顯是加強“臺獨化”“軍事化”的做法。
環球時報:“團結十講”前幾講,無論是現場人數還是線上人數都不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蔡正元:第一是賴清德的演講稿頻頻出錯。比如他提到國民黨和民眾黨提議普發每人現金1萬元(新臺幣,下同),賴反對說“1萬塊都不夠買菜”,引起整個臺灣社會的反感。老百姓都在說,你們這些官員買菜要1萬元,我們平常人吃個便當才100塊。大家都很憤怒,更不想看他了。第二,賴清德的演講沒有魅力,講著講著就會干笑兩聲,讓人覺得他很奸詐,也更討厭看他演講。第三,是社會以及媒體的反應,讓很多人覺得看他的演講是很丟臉的事。
環球時報:賴清德原定第五講因為臺風取消,他接下來會如何處理后六講?
蔡正元:賴清德是一個沒有內涵又很霸道的人,什么事情都會硬干到底。被大家看成草包,他心有不甘。但是現在臺灣社會對于“團結十講”的反應不好,影響到大罷免。大罷免的頭子曹興誠已經叫賴清德不要講了,兩人如今鬧翻。賴清德現在把臺風當成臺階,結果救災救得亂七八糟,所以他可能會等到大罷免之后消停一段時間,再繼續講。
環球時報:7月26日就要進行大罷免投票,大罷免的結果會給臺灣造成哪些影響?
蔡正元:民進黨如果罷免超過6席國民黨“立委”,就有可能掌控立法機構;如果罷免不到6席,國民黨和民眾黨參加補選也可能贏回席位。民進黨仍然沒有辦法過半,新仇舊恨,國民黨和民眾黨的抗爭會更激烈,臺灣社會撕裂也會更嚴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