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到18日,第12屆世界化學工程大會暨第21屆亞太化工聯盟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召開。7月16日,第4分會場 “化工創新與創業” 成功舉辦。本分會場聚焦化工領域的創新成果與創業實踐,眾多來自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化工行業在創新驅動下的創業新路徑。
朱為宏院士致歡迎詞
在報告環節,多位專家分享了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實踐案例。曼徹斯特大學的Martien Cohen Stuart院士帶來了“用于健康的新型膠體”相關研究,介紹了膠體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應用前景;華東理工大學的陳德教授探討了 “化學制造的未來:通過循環碳技術實現脫碳”,為化工行業的低碳轉型提供了新思路;利物浦大學的John Ward闡述了“可持續合成的使能技術”,強調了技術創新在推動合成過程可持續性中的關鍵作用。天津大學的韓優教授介紹了 “氰胺的高效清潔生產及固廢利用” 技術,該技術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實現了固廢的有效處理,體現了環保與效益的協同發展;華東理工大學的張雋佶和張維偉分別就 “紅/近紅外光響應染料”和“用于太陽能燃料生產的結晶有機光催化劑”進行了報告,展示了在新材料領域的創新突破。
Martien Cohen Stuart院士作報告
Christopher Hardacre院士討論問題
John Ward作報告
此外,還有眾多專家圍繞離子液體在凈零排放應用中的催化過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用空穴傳輸材料創新、廢物能源一體化村莊建設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這些報告涵蓋了化工領域的多個細分方向,既有基礎研究的新發現,也有技術轉化的新成果,為參會者帶來了一場豐富的知識盛宴。
分會場現場
本次 “化工創新與創業”分會場的成功舉辦,為化工領域的創新思想和創業經驗提供了一個高效的交流平臺。通過各位專家的分享與探討,不僅展示了當前化工行業在創新與創業方面的豐碩成果,更為行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與會者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加強合作與交流,推動更多化工創新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助力化工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