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東,巢湖之北,一座城市,以“浚遒”之名,穿越千年歷史云煙,成就全國百強縣、全國文明城市。
黃永東 攝
自然與人文,歷史與現代在此交響,快節奏與慢生活,科技與創新于此共舞,這就是肥東。
01
肥東城市簡介
生日:1949年2月3日建縣
人口:全縣戶籍人口108.7萬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35.6萬人
面積:2179.2平方公里,轄12個鎮、6個鄉、2個開發園區
位置:合肥市東部,江淮分水嶺南側
管賢海 攝
02
肥東,歷史悠久
大陳墩遺址發現的稻粒結塊,見證華夏農耕文明的最初曙光,將肥東文明的歷史定格到新石器時期,作為國家記憶被永久珍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
圖片作者:@我的晴空一鶴
張集鄉劉崗村出土的玉琮,以40厘米的高度位列全國第三高,它通天達地、連貫古今,成為國家文化的重要符號,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館。
像這樣鐫刻歷史印記的古遺址,這里有198座,貫穿新石器至明清時期,串聯起華夏五千年的文明脈絡。
圖片作者:@淝南居士
03
肥東,文脈綿長
這里自古文風浩蕩,引無數文人墨客競詠嘆。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游學此地,發出“地多一撮,書重百城”的贊嘆。“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三顧此地,遺下“才高八斗”的風雅情懷。
晚唐詩人羅隱游歷此地后,寫下千古名句:“一山分四頂,三面瞰平湖”。北宋文豪歐陽修品嘗此地的泉水后,留下千古名篇《浮槎山水記》。
據不完全統計,從三國到民國時期的1700多年里,約有200余位文人墨客在這里留下1100余篇詩詞歌賦,構成延續千年的肥東文脈鑄就了“中國散文之鄉”“中華詩詞之縣”“中國詩歌小鎮”的文化基石。
04
肥東,英杰輩出
歷史上,清官廉吏的典范包拯出生于此,其“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的為官箴言,為這片土地植入生生不息的廉潔基因。
從元末忠臣余闕到明朝開國功臣吳復,從紅軍將領柯武東到合肥城第一個中共黨小組創建者童漢章……在中國歷史的重要時刻,總有挺身而出的肥東兒女,他們是這片土地上永恒的驕傲。
晚清時期,這里走出去18位杰出淮軍將領、800多位淮軍,被譽為“淮軍搖籃”。新中國成立前,這里先后有4000多人走出國門,闖蕩世界,被稱為“安徽第一僑鄉”。
歷史上眾多影響國家命運的戰爭,亦在這里發生,吳魏大軍在此激戰,孫權留下了“皆不克,還”的遺憾。
“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指令從這里下達!“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涌上天。”陳毅同志在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臥室西墻壁上,題寫的七絕詩至今還在,讀之依舊令人心潮澎湃。
05
肥東,景色優美
“天與人間作畫圖,南譙曾說小姑蘇”,八百里巢湖在這里蜿蜒出19.8公里最美黃金湖岸線,鋪展絕美城市畫卷。
陳振 攝
肥東版的“洱海”“小三亞”“天涯海角”“天池”“香格里拉”“愛情隧道”“天路”……令人“沉醉不知歸路”。
楊華 攝
“山為浮來海莫沈,蕭梁曾此布黃金。”大別山余脈在此綿延東陳,合肥近郊第一高峰浮槎山、白馬山、四頂山、青陽山、龍泉山……寫盡王績筆下“山山唯落暉”的精致。
昂德 攝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筆下的“濕”情畫境,在亞洲最大的近自然濕地十八聯圩、管灣國家濕地公園的生態畫卷里悠然舒展。
羅勇 攝
夜幕降臨后,當安徽省最大湖上音樂噴泉的百尺水龍躍破長空時,安徽省首家縣級“全齡智能運動體育館”里,全民運動的熱情正酣,一城的活力便有了噴薄的注腳。
丁躍梅 攝
當激情四射的文旅項目新業態,遇見熱辣滾燙的文旅消費新場景,那點綴在青山綠水間的古村落、古街、村咖、民宿、露營地、簪花、劇本游、情景演繹……如繁星點點,一城的詩意便有了具象的勾勒。
四方食事終歸一碗人間煙火。肥東人的快樂密碼,盡在“撮一頓”!邀上三五好友去撮街擼串、火鍋、烤肉、龍蝦……徽味、川味、湘味、粵味……好吃根本停不下來。
還有張集貢鵝、石塘驢巴、泥鰍掛面、僑鄉虎頭雞、魚頭泡飯、小仔炸醬、白龍黃鱔、公和堂獅子頭、梁園“三絕”……每一種肥東味道都讓人“上頭”。
06
肥東,“新”潮澎湃
五年前,全球最大的高效光伏組件項目之一,協鑫集成60GW超級光伏組件項目在這里落戶,開辟了肥東戰新產業賽道,如今“新三樣”千億產業集群加速崛起,農業大縣已然華麗蝶變新興城市。
王牌 攝
三年前,本土企業安徽環瑞電熱器材有限公司,打破歐美核心技術壟斷,研制出耐高溫200度的自限溫伴熱帶產品,讓“肥東智造”溫暖世界。
去年,中鹽安徽紅四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成為肥東首家本土上市企業,引領本地企業逐浪資本市場的藍海。
王牌 攝
前不久,邊聊天邊為關曉彤沖咖啡的“肥東造”人形機器人“巡霄”首次亮相央視,成功完成了工業“勞模”到生活“暖男”的跨界首秀。
從戰新產業的破題起勢,到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從資本市場的踏浪前行,到未來產業的逐夢遠航,從篳路藍縷的創新求索,到借助合肥濱湖科學城實體化改革的東風,這里的新質生產力正奔涌不息。
好風憑借力,扶搖上青云!多高架橋、環高速路、雙地鐵線、三高鐵站、一飛機場,肥東以“安徽交通第一縣”的頂配優勢,為經濟騰飛暢通發展血脈。
陳超伍 攝
從千年古鎮,到科技創新,肥東正在以屬于自己的節奏,穩步向前。無數人來到這里,為包公,為美景,為美食,為……
從歷史深處走來,在新時代向“新”而生!今天的肥東,正執古韻之筆,揮創新之墨,決戰“十四五”,邁向“千億縣”,奮力書寫屬于自己的壯麗篇章。
?信息來源:縣文旅局、包游肥東
?編審:余夢瑤 二審:劉坤 審核:陳宏云 張建新
?郵箱:wxxffd@163.com
看完別急著走哦~
給小編ZAN一個!
~歡迎留言~
主管單位:中共肥東縣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肥東縣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