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文汐 黃岡報道蘄春縣位于湖北省東陲、大別山南麓,這里是明代醫圣李時珍的故鄉。沿著鐵路抵達蘄春南站,站房設計的細節之處均體現出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據了解,其靈感汲取自“本草綱目”與“艾都”元素,從中可見象征百草的裝飾紋樣,以及體現懸壺濟世、醫者仁心精神的文化符號。站前廣場及景觀設計也著重體現“藥旅聯動”的特色,彰顯蘄春作為“中國艾都”和中醫藥文化重鎮的獨特魅力。
2022年4月,蘄春南站隨著黃黃高鐵的開通正式投入運營。區域的發展總是伴隨著交通的先行,蘄春南站的開通,不僅推動了蘄春縣融入區域發展格局,拉進與武漢都市群以及長三角等城市群的時空距離,更帶動了當地的蘄艾產業和中醫藥文化走出縣域、傳揚千里,在蘄艾等道地藥材走向全國的同時,更多的游客到訪這一醫圣故里。
一株艾草,成為了蘄春縣大健康產業升級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2024年,蘄春縣蘄艾產業集群以全產業鏈綜合產值163.06億元,同比增長27.12%,成長為擁有4000多家企業的省級重點產業集群,并帶動30萬人全產業鏈就業創業。
湖北艾師傅科技有限公司的種植基地位于蘄春縣漕河鎮劉榜村,走近基地便是滿目青綠,空氣中是艾草的濃郁香氣。公司董事長陳志祥介紹,基地的艾草已在端午時節進行了采收,如果端午前過來,這里的艾草都有一人高。
艾草易燃,最早時被用作火種,直到人們發現其藥用價值,便更為推崇。而蘄春的蘄艾更是艾中之王,中國“四大名艾”中,蘄艾長得最高、葉肉更厚、精油含量最高、發熱值也更高。醫藥學家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艾葉本草不著土產,但云生田野……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相傳他處艾灸酒壇不能透,蘄艾一灸則直透徹,為異也。”其中的“蘄州”,便是如今的蘄春縣。
蘄春縣的蘄艾企業家們,頗具“工匠精神”,陳志祥是其中之一。從2014年成立至今,艾師傅仍堅持古法制作的手工工藝,生產過程中沒有接觸金屬機械。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艾葉必須陳放三年才能制作使用。陳放后的艾葉從袋中拿出來,先經過人工的挑制,去其枝梗,只保留葉片,再進行磨、捶、篩、卷,便能成為用于艾灸的艾條。“手工制作的艾條煙小不嗆、火力溫合且滲透力強,這樣的艾灸效果最好。”陳志祥表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參觀艾師傅廠房時注意到,在這里工作的多為婦女。陳志祥介紹,廠房的員工基本是附近的女性村民,且工作時間也根據她們的需要合理安排,在這就近工作的同時,也能兼顧照顧孩子和贍養老人。
艾師傅員工正挑制艾葉
據了解,目前公司艾條廠和蘄艾種植基地已與25戶困難戶實現了對接,探索出“三金一包”的幫扶模式,為幫扶困難戶年均增收創收6000元以上。
與此同時,蘄春縣的蘄艾產業近三年已吸引超4000人返鄉創業,帶動30萬人全產業鏈就業創業。
蘄艾雖在蘄春有著悠久歷史,但真正形成產業化、集群式的發展,卻是一批企業家一步一個腳印蹚出的路徑。
國灸集團創始人肖本大是蘄艾產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作為本土的從業者,我投身于蘄艾產業至今已有22年。早年間,蘄艾產業還未見起色,沒有現成的設備、員工、廠房,我租了一個車間,從小作坊起步,慢慢才做成了一個大健康產業園。我們對蘄艾產業非常熱愛。”肖本大提到。
2003年2月,肖本大自籌資金1.2萬元,自制卷條機5臺,生產手工蘄艾條,成為蘄春縣蘄艾產業第一人。到目前,其公司已建有2000畝的蘄艾種植生產基地。公司除了艾條艾柱等傳統的粗加工產品外,在深加工方面擁有消毒品、化妝品、中藥飲片、食品等產品,在產業鏈、產品鏈上進行了延伸。“這些產品都是我們自己生產的,不做貼牌。”肖本大表示。
而發展至今,蘄春縣蘄艾企業已突破了4000家,近三年新增市場主體就有1500余家。
“我們提倡企業差異化發展,不要在粗加工產品上‘內卷’,要在深加工領域進行研發創新,與一些高校院所形成產學研合作。”肖本大表示。
目前,蘄艾產業已產出一些科技創新的成果,通過創新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例如,多家蘄艾企業已研發推出艾灸機器人,該機器人運用中醫把脈的原理,對使用者體質進行自動診斷,按體質情況再需要艾灸的穴位進行掃描,并自動點火施灸,減輕艾灸師傅的勞動強度。
2024年,蘄艾產值達到163.06億元,10年增長超15倍,成長為省級重點產業集群;2025年,蘄艾品牌價值達到142.58億元,10年增長3倍,成長為國家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省級農產品核心品牌。
數據增長的背后,是市場對于蘄艾產業價值的認可,蘄春帶著這株艾草走出了縣域,推動蘄艾品牌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品牌能夠引導消費認知。數據顯示,過去十年,國內艾產品市場需求以超20%的年均速度遞增,消費市場從產區亞洲迅速拓展至美、英、法、澳等國家和地區,并大有在全世界范圍內暢銷的趨勢。
為搶抓這一機遇,蘄春建設數字直播基地,著力解決了一二三產的鏈接及電商渠道,并成立抖音官方直播間,組織1萬余名主播為50多家蘄艾企業帶貨,在天貓、抖音、京東上線“中國地標·蘄艾館”。整合李時珍中藥材專業市場、李時珍中藥材交易中心等交易平臺,建設蘄艾數智云倉等物流平臺,實現了蘄艾以蘄春為中心買全國、賣全國。2024年,網銷蘄艾產品達57億元。
與此同時,蘄春縣在原有的產業基礎之上發展文旅康養產業,打造“中醫藥+文旅+康養”的現代產業矩陣。開通了李時珍中醫藥康養精品旅游線路,串聯昭化寺、李時珍文化旅游區、李時珍紀念館、蘄艾集團文旅綜合體、管窯柿外陶園等五大特色體驗區,全程30公里。
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蘄春文旅市場迎來高光時刻:全縣接待游客量突破25萬人次,同比增長23.1%,旅游綜合收入達1.67億元。
隨著蘄春縣首座高鐵站蘄春南站的開通運營,蘄春正式接入全國高鐵網絡,更多的都市圈內市民以及省外游客有了到訪蘄春更便捷的交通選擇,這成為了蘄艾等道地藥材走向全國、吸引八方游客探訪醫圣故里、促進文旅康養產業升級的“加速器”。
“我們的大健康產業園未來將重點拓展文旅板塊業務,以此推廣蘄春的中醫藥文化和蘄艾文化。”肖本大也表示,每年都會有不少全國各地的客戶和愛好者來蘄春開展和體驗“蘄艾之旅”,今年截至目前,公司的接待任務已達到5000余人次,要在這一機遇下通過藥旅聯動的方式傳揚好蘄春的文化特色。
從一株艾草的千年傳承,到一個產業的百億躍遷;從手工作坊的“千捶萬篩”,到千企萬店的集群發展,蘄春的蘄艾故事,既延續了李時珍“醫圣故里”的文脈,也書寫著“中國艾都” 走出國門的新篇。
正如陳志祥所期望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已世界聞名,希望蘄春縣的蘄艾企業們也能慢慢走向全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