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紐約用大約300年的時間攤開800平方公里的“鋼鐵森林”時,雄安只用8年就吞下了三個紐約的地盤。
2017年4月1日,中國政府宣布設立雄安新區,規劃面積達1770平方公里,約有3個紐約市那么大,預計總投資超過6700億。
信息來源:河山銳新聞2025-03-28——中國投資6700多億建設雄安,面積相當于3個紐約,如今咋樣了?
如今,8年過去了,這座承載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使命的新區,發展得怎么樣了?
應運而生,雄安新區為何而建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有著豐富的資源和大量的人口,常住人口突破2000萬。
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房價高企、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城市發展面臨巨大壓力。
由于北京擁有眾多歷史建筑和文化遺產,大規模改造難以實施,于是,急需建設一座新城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位于河北省中部,地處北京、天津和保定中間,距離北京約100公里,到天津、石家莊等城市僅需半小時車程,交通十分便利。
這里原是河北雄縣、容城、安新三個縣,開發程度低,人口相對較少,無需面臨大規模拆遷和安置難題,更重要的是,這里有華北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
由于這些優勢,國家決定在此設立新區,目標是到2035年接住200萬到250萬從北京疏解過來的人口。
將其建設成一座綠色、智能、宜居的新城,以緩解北京壓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宏偉規劃,描繪未來之城
2018年4月,《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出臺,規劃打造“1+N”規劃體系,起步區定在100平方公里,中期200平方公里,長期控制在1770平方公里。
信息來源:界面新聞2018-04-20——【界面晚報】《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獲批復 南京將對網約車數量實施暫時管控
新區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原則設計,建筑高度普遍控制在35米以下,綠地和水面占比大,致力于建成藍綠空間占比約70%的生態宜居城市,還設立了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
為了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雄安打造了“四大體系”。
環繞城市外圍的道路框架將其與外界緊密相連,內部骨干路網保障城區交通順暢,生態廊道串聯各個角落。
交通樞紐建設上更是全域實現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建設,街頭矗立著7500余根多功能智能信息桿。
地下110萬平方米的“地下城”有序建設,將雄安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緊密相連,同時雄忻高鐵也在建設中,將為雄安打開通往全國的大門。
養老與醫療服務作為民生保障重點,也得到充分重視,容西第一養老驛站為老年人提供了社交平臺,雄安宣武醫院已接診3.9萬名患者,110名高水平醫療專家入駐,且雄安在全國率先設立省內單獨醫保目錄,建立了完善的醫保體系。
投資巨款的成效
自設立以來,雄安新區累計完成大量投資,這些資金主要投入到基礎設施、生態治理和產業項目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成效。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雄安速度令人驚嘆,2018年開工的京雄城際鐵路,2020年年底就通車,從北京西站到雄安站只需50分鐘。
2021年,雄安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快速通道開通,車程僅1小時。
新區內部路網也快速完善,啟動區骨干路網基本成型,主干道寬敞平整。
同時,雄安還建成了超過70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將水電燃氣、通信線路等納入其中,方便維修且不影響城市美觀。
生態治理方面,白洋淀是重點,過去,白洋淀因污染和過度開發,水質差到“劣五類”。
新區成立后,政府大力治理,清淤并修建污水處理廠,如今白洋淀水質升到四類,部分區域達三類,水域面積穩定在275平方公里左右。
此外,新區還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森林覆蓋率計劃從原來的11%提升到40%,附近樹林成片,路邊濕地公園隨處可見。
從2021年起,中國衛星網絡集團、中國中化控股等央企陸續入駐,截至2022年底,雄安承接北京疏解的央企二級、三級子公司超過100家。
同時,跨境電商產業園等也發展起來,吸引了眾多中小企業,啟動區的辦公樓多為綠色建筑,屋頂有光伏板。
新區路上有無人駕駛出租車,紅綠燈可根據車流量自動調節時間,2022年,雄安的5G基站數量超過5000個,信號覆蓋率全國頂尖,還開始試點建設“數字孿生城市”。
到了2023年,雄安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超20%,經濟活力不斷增強。
民生改善,新區生活
雄安新區的建設,最終目的是為了改善民生,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經過8年建設,當地百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2019年起,容東片區的安置房陸續交付,全部都是精裝修,拎包即可入住。
2022年,已建成安置房13萬套,村民們入住后生活質量大幅提升,社區服務也十分貼心,物業維修效率高,食堂飯菜實惠。
而且經過兩年建設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區,2023年已經開始招生,教學質量與北京本部相當。
北京宣武醫院雄安院區預計2025年能投入使用,屆時將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有了這些之后,央企和產業園也相繼入駐,就業崗位日益豐富。
年輕人可在電商公司工作,月薪五六千較為常見,中年人能在工地務工,快餐店、超市等也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未來之城的希望
到2025年,雄安新區已初具城市規模,但仍有部分區域在建設中。
目前,雄安已吸引200多家央企入駐,4家央企總部大樓建設完成并進入裝修階段,中關村科技園開園半年就對接2600多家企業,其中60%為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力量不斷匯聚。
4所疏解高校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未來將有15所北京高校向新區遷移,優質教育和醫療資源將進一步豐富。
盡管雄安新區在建設過程中面臨著如高端人才短缺、部分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還需完善等問題,但從長遠來看,它的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它作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示范區,隨著各項規劃的逐步落實,將有序承接北京的部分功能,為北京發展減負,同時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憑借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創新氛圍,雄安有望吸引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和人才,構建更加完善的創新生態體系,引領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最終成為全球城市標桿,向世界展示中國城市發展的智慧與成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