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晨 通訊員:余利軍 晏杰 張望 曾婉君)
“真得好好謝謝蔡師傅,那天要是沒他,我真不知道該咋辦。”7月中旬的一個上午,李婆婆專門給公交二十車隊打去電話,言語里滿是感激。讓她記掛的,是736路公交車司機蔡錦——在她最慌亂的時候,那抹公交綠成了最穩的支撐。
事情發生在7月14日上午,毒辣的太陽把站臺曬得滾燙。李婆婆陪著老伴去古田的醫院看病,在臨空港大道園藝小區站等來了736路2592號車。老伴想從后門上車,剛邁腿就腿一軟,直挺挺地往地上倒。“我一把沒拉住,蹲在旁邊急得直哭。他那么大個子,我使出渾身勁也挪不動,周圍也沒人,當時心都涼了。”李婆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聲音還帶著點發顫。
駕駛座上的蔡錦從后視鏡里看到了這一幕,沒半點猶豫——拉起手剎、解開安全帶,幾步就跑到了老人身邊。他先蹲下來試了試老人的反應,見還有意識,才輕聲問:“您這是要往哪去?先別急,我幫您。”蔡錦想把老人扶起來,可老人個子高,加上腿腳不便,他一個人試了兩次都沒成功。這時,車門邊一位男乘客主動下了車,兩人一左一右搭著勁,才慢慢把老人架上了車。
一路上,李婆婆緊緊扶著老伴,心一直懸著。蔡錦隔一會兒就從后視鏡里看一眼,快到額頭灣站時,特意回頭叮囑:“婆婆您扶穩了,下站到了我喊您,別急著起身。”車停穩后,他又走到后門,小心地扶著老人下車,還特意選了高架橋底下的陰涼處:“這兒涼快,您在這兒等的士,別在太陽底下曬著。”他把老人的包和病歷袋都擺到旁邊,又反復跟李婆婆說:“等下攔到的士,一定讓司機下來搭把手,千萬別自己硬挪。”
看著蔡錦匆匆上車、公交車慢慢開走,李婆婆才想起忘了問他的名字。“這幾天心里總惦記著,打了車隊電話才知道他叫蔡錦。”李婆婆說,蔡師傅不過是扶了兩回、說了幾句貼心話,可對當時六神無主的她來說,那抹在車流里移動的公交綠,就是最讓人安心的依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