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3年7月19日,中國正式啟動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工程。
這一消息公布后,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與思考。
按照以往慣例,印度對于中國在雅魯藏布江(印度稱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游的開發行動始終保持高度戒備。
同時,西方媒體也常常以“生態破壞”“區域緊張”等理由進行輿論渲染。
但令人意外的是,此次中方正式動工的消息傳出后,印度未作任何表態,西方媒體也罕見地保持低調。
為何印度突然變得沉默?真的是態度軟化了嗎?
印度安靜的背后,暗藏玄機
顯然不是。
要弄清楚印度與西方為何不再發聲,首先得了解中國為何推進這一工程?其戰略意義何在?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總投資高達1.2萬億元人民幣,規劃裝機容量達6000萬千瓦,相當于三座三峽電站的總和。預計年發電量將突破3000億千瓦時,可替代9000萬噸標準煤,減少約3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這項工程對于中國實現“雙碳”目標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前,中國正加速推進清潔能源轉型,水電、風電、光伏與核能齊頭并進。
西藏地區擁有極為豐富的水能資源,開發雅魯藏布江既是資源稟賦的自然選擇,也是國家能源安全布局的重要一環。
除了能源效益,該項目還將帶動西藏數千億元的基礎設施投資。
鐵路、電網、通信等配套工程將同步推進,有效促進當地就業,推動西藏更深層次融入國家整體發展格局。
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穩邊固疆、帶動發展,是中國長期堅持的治藏策略。
雅魯藏布江水電項目不僅是一項能源工程,更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固邊工程”。
然而,印度對此項目的反應一直十分激烈。
當中國首次提出該工程構想時,印度立即表示強烈反對。
從“中國大壩威脅論”到“環境破壞論”,各種質疑聲音層出不窮。
不僅如此,印度還多次向中國施壓,試圖迫使中方放棄這一項目。
但如今,當工程真正進入施工階段,印度卻一反常態地保持沉默。
從當初的“激烈抗議”到如今的“靜默無聲”,這種轉變背后顯然另有隱情。
其實,并非印度不再反對,而是面對現實壓力,不得不調整策略。
今年5月,印巴邊境再次爆發武裝沖突。
莫迪原希望借軍事行動轉移國內矛盾,結果卻事與愿違。
巴基斯坦空軍擊落印度戰機,印軍被迫撤退,引發國內輿論嘩然。
這場沖突也徹底驚醒了印度高層。
如果同時與中國和巴基斯坦交惡,印度根本無力承受。
這種軍事實力的差距促使印度政府更加務實。
繼續炒作雅魯藏布江項目,只會刺激中國往“水資源博弈”方向思考,對印度來說得不償失。
此外,印度多個關鍵產業對中國依賴程度極高。
印度的高科技制造與國防工業嚴重依賴中國稀土資源。
盡管印度今年嘗試推進本土稀土提純項目,但進展緩慢,企業普遍反映困難重重。
在全球稀土市場受中國政策影響的背景下,莫迪政府必須維持中印之間基本的貿易平衡,否則將自斷經濟命脈。
中國至今仍按照市場規則向印度出口稀土,展現出高度克制。
這份“留有余地”的做法,印度方面不可能無動于衷。
除了印度,西方媒體也出人意料地保持沉默。
以往每當中國推進類似項目,西方輿論總會出現“環保擔憂”與“地緣博弈”的炒作。
但這次,BBC、CNN、路透社等主流媒體僅做常規報道,幾乎未加評論。
美國曾試圖以“環保”為名鼓動印度介入,阻撓中國工程。
2025年1月,沙利文訪印期間提議將“水壩議題”納入美印對話框架,但印度并未積極響應。
一旦“受害者”不愿配合,所謂的輿論煽動自然難以持續。
西方也清楚,繼續炒作該議題不僅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削弱印度“自主外交”的形象,徒增尷尬。
印度之所以保持沉默,一方面是因為其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另一方面,則與美印關系的微妙變化密切相關。
過去幾年,美國高調推動“印太戰略”,積極拉攏印度作為“戰略伙伴”。
莫迪政府對此深信不疑,投入巨資采購美制戰機與武器系統,甚至在芯片、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領域向美國全面開放。
然而到了2025年,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對印度加征關稅,要求簽署所謂“公平貿易協議”。
美印貿易摩擦迅速升溫,莫迪訪美期間被迫大量采購美國商品,卻未能換取關稅豁免。
這一現實讓印度高層徹底認清:美國口頭上拉你對抗中國,實際上只想從中獲利。
更何況,中國外交部早已明確表示,該項目歷經數十年科學論證,符合國際通行的環保標準。
同時,中國連續20年向聯合國提供水文數據,并承諾不改變自然徑流,不影響下游國家水資源使用。
換句話說,中國以高度透明和負責任的態度,堵住了所有可能的輿論攻擊點。
在缺乏實質依據的情況下,西方媒體想尋找“受害者”站臺都難以實現,只能選擇沉默。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兩國近期在氣候、經濟、禁毒等領域出現了局部接觸跡象。
特朗普突然“感謝中國打擊芬太尼”,美國財政部長也表態“愿意與中國對話”,多項關稅政策正被重新評估。
在這一背景下,西方主流媒體也傾向于避免在邊界問題上激化中印矛盾,以免影響整體外交節奏。
他們更希望降溫處理,減輕美印雙邊壓力。
結語
從最初的“強烈反對”,到如今的“沉默應對”。
印度與西方國家態度的轉變,并非風向改變,而是風勢減弱。
在復雜的國際格局中,誰能夠保持戰略定力、長遠眼光與克制心態,誰就能掌握未來十年的主動權。
雅魯藏布江的水流不僅滋養著土地,也映照出中國戰略思維的深遠與成熟。
參考信源:
環球時報——《重磅!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
北京日報——《外交部:中方修建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不會造成不良影響》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媒體:美國安顧問沙利文訪問印度期間將討論中國水壩的影響》
中國網——《莫迪訪美:“買買買”能否維系美印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