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變臉”了?竟然開始夸中國了!
近日,特朗普在簽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販運法案”時表示,“我認為中國一直在幫助我們。
這到底是什么情況?
當地時間7月16日,白宮東廳,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販運法案”
特朗普此番最新的涉華“積極”表態,與其今年2月借芬太尼問題而宣布對華加征關稅的激烈言辭形成了鮮明對比。
2月1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以中國 “未有效遏制芬太尼出口” 為由,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 10% 的關稅。
3月3日,他又將稅率提高至 20%。
這才過去多久,特朗普就“又變了”。
7月16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談及芬太尼問題時,對媒體表示 “我認為中國一直在幫助我們”。
他還稱 “芬太尼多年來一直是一個可怕的情況,但自從我來到這里,我們正在與他們對話,他們正在邁開大步”。
這不是一句外交辭令,而是一場策略調整的開場白。
如果說這是一次策略性的“低頭”,那之前特朗普對華的“一路綠燈”就值得讓人深思了。
第一道綠燈:AI芯片出口政策突然松動
7月15日,英偉達CEO黃仁勛在北京現身。
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已經批準了我們的出口許可,可以開始發貨了,所以我們將開始向中國市場銷售 H20”。
H20 是英偉達為遵守美國當時的出口管制而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 “減配版” AI 加速器。
但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禁止其在中國銷售 H20 芯片。
7月15日,北京,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歡迎晚宴前接受媒體群訪
此次出口許可的批準,不僅提升了英偉達的盈利前景,也被認為預示著美中之間的貿易談判取得進展。
這不是技術讓步,這是政治讓步。
要知道,2024年末特朗普剛剛推動對中國AI芯片全面封鎖,如今主動開綠燈,顯然不是技術層面“突然開明”,而是政策轉向的直接體現。
黃仁勛此行,正是中美關系“破冰”的縮影。
英偉達公司
在特朗普政府內外都對中國科技抱有戒心的背景下,放開H20芯片出口,是一個不小的轉身。
第二道綠燈:全球加稅背景下的“對華優待”
7月16日,特朗普宣布將對全球170多個國家加征10%-15%的新關稅,理由是“保護美國本土產業”。
從菲律賓、韓國到加拿大、歐盟,無一幸免。
唯獨中國,特朗普只字未提加稅計劃。
這位曾經揚言“要讓中國產品付出代價”的總統,突然在“全球加稅潮”中,把中國排除在外。
這種強烈的反差,本身就是一種信號:特朗普正在為某件事保留余地,給自己留臺階。
彭博社的標題寫得很直白——“特朗普太想和中方見面了。”
第三道綠燈:政策連續松綁,多項對華限制被解除
從6月下旬開始,美國政府對華政策出現連環松動:
6月6日,恢復處理中國留學生赴美簽證;
7月2日,取消對中國乙烷出口的限制;
同日,美國商務部通知全球三家EDA芯片設計軟件供應商,撤銷對華出口許可證要求;
7月3日,允許通用電氣航空向中國商飛出口噴氣發動機;
7月15日,英偉達宣布恢復H20芯片銷售;
7月16日,特朗普公開感謝中國。
這不是巧合,這是安排。
特朗普為什么要這么做?
一句話:他要訪華。
從他上任第一天開始,特朗普就對“重返北京”表現出強烈興趣。
彭博社報道稱,為力爭中美兩國之間實現元首會晤和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已經 “軟化對華語調”。
語氣軟化背后的真實意圖
特朗普的“變臉”并不意味著他真的“改口認錯”。
芬太尼問題上,他的感謝話里有話:“中國確實幫了我們……他們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在7月16日當天晚些時候簽署法案后,特朗普仍舊繼續重復陳詞濫調般的虛假指控:“中國提供了大部分芬太尼,有些人甚至會說中國提供了所有芬太尼”。
特朗普宣稱:“他們把芬太尼運到墨西哥,甚至運到我們國家。
我們征收20%(關稅),所以他們為此付出了數十億美元的賠償金。
這番話中既有夸獎,也有指責。
這不是道謝,這是邀功。
這種敘事方式,既可以向中方示好,又不至于在國內“丟面子”。
特朗普為什么選擇此時“松口”?
8月12日,是中美在日內瓦達成的“90天關稅休戰期”截止日。
7月15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原定于 8 月 12 日到來的中美關稅休戰截止日期具有靈活性,市場參與者無需擔心該截止日期。
他還指出,在未來幾周預計舉行的會晤前,中美之間的談判處于 “非常良好的狀態”,并希望很快能與中方會面,地點可能是在第三國,時間可能是在 8 月初。
貝森特
換句話說,只要中方愿意坐下來談,美國就愿意延長休戰期。
特朗普急于在8月前完成一次與中方高層的會面,最好能簽個協議,掛在墻上。
特朗普的算盤打得很清楚
他知道,中國現在是他外交牌中最重要的一張。
不管是為了采購協議,還是為了稀土問題,還是為了AI技術管控,他都需要與中國達成某種程度的妥協。
這種妥協并非 “示弱”,而是特朗普政府基于現實利益的權衡 ——在無法單方面壓制中國的情況下,通過有限度的讓步換取短期收益,同時為長期競爭保留籌碼。
而中方一直堅持的底線很明確:要談可以,先把態度放下來。
特朗普就真的放下來了。
對比強烈,意圖清晰
對日韓提高關稅,對歐盟揮舞大棒,對菲律賓冷言冷語。
但對中國,他說,“我們之間可以做很多好事。”
這不是外交禮節,這是務實操作。
特朗普不是不懂什么叫“面子”,他只是更在意“里子”。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以退為進,是為謀也。”
特朗普的對華轉向,不是性格轉變,是策略切換。
他在爭取一次高規格的訪華安排,也在布局一次可以拿回國內炫耀的“對華成績單”。
但中美之間的關系,從來都不是靠幾句“感謝”就能解決的。
真正的合作,不靠話術,靠行動;真正的誠意,不在表態,在兌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