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島的賴清德在“漢光”軍演中,公開拋出一個敏感的問題,“如果解放軍2027年“攻臺”,該怎么辦?”這不是一句隨口說說的“假設題”,而是一個對內對外都別有用意的政治信號。
賴清德自稱“務實臺獨工作者”,上任以來不斷強調“抗中保臺”,這次更是借軍演話題,擺出一副“提前備戰(zhàn)”的架勢,試圖嚇唬對岸、拉攏美國、安撫島內。但問題是,他真的看清楚大陸的策略了嗎?
很明顯,沒有。其實,大陸早就不是以前那個只靠傳統(tǒng)武力對抗的中國了。美國人自己都開始緊張了,不是怕解放軍打過來,而是擔心中國搞“封鎖戰(zhàn)”。用美國空軍高層的話說,中國現(xiàn)在打造的是一個“殺傷網”,有上百顆衛(wèi)星,能追蹤美軍一舉一動,導彈也多得嚇人,關鍵是——根本不需要打大仗,就能讓臺島陷入癱瘓。
賴清德把2027這個時間點拋出來,不是因為有什么實際證據(jù),而是企圖借機加劇臺海緊張感,目的是拉西方國家下水。但這套說法,在島內也越來越站不住腳。你看這次“漢光”演習,時間拉長了一倍,號稱“史上最久”,動員了2.2萬名后備軍人,但這些表面文章背后,藏不住一個核心問題,臺島真的準備好了嗎?
美方智庫說得很直接,臺島后備軍人缺乏訓練,裝備落后,作戰(zhàn)能力遠遠不足。更關鍵的,是島內民意根本不想打仗。不止一個民調顯示,超過一半臺島民眾不愿自己或家人上戰(zhàn)場,年輕人更傾向于避戰(zhàn)甚至投降。這不是我們說的,是臺島人自己說的。
所以,賴清德一邊高喊“備戰(zhàn)”,一邊靠“拉人頭”來撐場面,結果只會加劇島內的不安與分裂。他設的這道“2027攻臺”考題,其實方向完全錯了。真正的問題不是“打不打”,而是大陸會用什么方式,讓臺島自己走投無路。
這時候,美國專家的觀點就很值得注意。他們越來越傾向認為,中國不會輕易發(fā)動全面戰(zhàn)爭,因為代價太大。但用灰色手段、經濟封鎖、輿論戰(zhàn)、政治脅迫,這些方式反而更有效。比如,中國可以設立臺海“禁航區(qū)”,宣布實彈演訓,甚至檢查關鍵物資船只。你說,它是不是戰(zhàn)爭?它也不是。但它帶來的影響,可能比戰(zhàn)火還大。
一旦臺海被封,臺島的能源、糧食、出口、進口,全都會出問題。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老百姓自然會開始質疑當局的“抗中策略”。這種方式,不用開槍,不用導彈,就能撼動臺當局的根基。
這就是美國空軍口中那個“殺傷網”真正的威力。不只是打飛機、打導彈,更是全方位的信息戰(zhàn)、封鎖戰(zhàn)、心理戰(zhàn)。而且說到底,這種戰(zhàn)術成本低、風險小、效果快。哪怕美國想幫,也幫不上忙。美軍要打破封鎖,就得直接出兵,但這是美國自己也很忌諱的事。畢竟,一旦沖突擴大,美軍自己也會深陷泥潭。
那我們再回到賴清德。他高調設定2027為“戰(zhàn)爭之年”,其實是在誤導公眾。島內真正的問題不是“2027會不會打”,而是兩岸關系怎么走,臺島該怎么走下去。民調已經很清楚,越來越多的人不相信美國的承諾,也不相信民進黨可以帶來安全和繁榮。
而大陸這邊,確實做好了多手準備。不管是軍事、經濟還是外交,手段都有。但最有可能的,是逐步封鎖、長期圍壓,一步步切斷臺島的對外聯(lián)系。這不是戰(zhàn)爭開打的那一刻才發(fā)生,而是現(xiàn)在就已經在布局。
所以,賴清德還在喊“武統(tǒng)準備”,其實已經落后于現(xiàn)實。大陸的“殺招”根本不是炮火,而是讓你沒有退路。
最后再說一次,統(tǒng)一是大勢,民心才是決定因素。“臺獨”注定是絕路,不管你演多少“漢光”,都擋不住這個方向。
來源:《如果解放軍2027“攻臺”怎么辦?賴清德設錯了“考題”》 中國臺灣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