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賴清德妄圖借“過境”美國之機,行“倚美謀獨”之實,其專機尚未起飛,巴拉圭這個南美國家就暗示“棄臺”;與此同時,大陸艦機奉命前出,以堅定姿態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那么,賴清德此行隱藏哪些政治動機?巴拉圭為何又暗示將會“棄臺”?
據臺媒消息稱,賴清德打算 8 月竄訪臺當局在中南美洲的三個 “邦交國”,即巴拉圭、危地馬拉和伯利茲。按照計劃,8月4日,賴清德的專機將在美國紐約降落,回程將在10天后 “過境”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去年,賴清德就職后首次竄訪就遭到美方的冷落,美方不僅拒絕其踏上美國本土,而且為了避免刺激大陸,只允許其身著便裝,一度夸口要“走進白宮”的賴清德,直接被打入“冷宮”。因此,此次賴清德妄圖通過踏足美國本土,尋求所謂的“外事突破”,提升個人政治資本。
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特別是在特朗普尋求改善對華關系的節骨眼,賴清德想要“過境”美國就需要支付更多的“買路錢”。此前,外媒曾提前披露,為換取 “過境” 美國本土的待遇,賴清德可能會宣布向美國 “大規模采購” 民航客機,甚至可能宣布以“主權基金”的名義購買更多美債。但有島內輿論指出,即便賴清德能夠踏足美國本土,不斷以各種“跪姿”奉上“貢品”,也難逃被特朗普加征高額關稅,臺灣地區甚至還要對美國完全開放市場,實行零關稅。
自賴清德就職以來,就不斷煽動兩岸對立與對抗,妄圖加速推進“以武謀獨”、“倚美謀獨”進程,從大幅增加軍事預算,追加采購美制武器裝備,延長義務役,到放寬美豬美牛進口,積極配合美國推動臺積電赴美投資設廠,完全是一副“崽賣爺田不心疼”的架勢。然而,美臺雙方雖然就關稅問題進行了數輪談判,但特朗普發布了幾波新關稅地區名單,臺灣都遲遲沒收到通知函。外界質疑,賴當局刻意要求美方拖過7月26日才公布,以免影響大罷免。說到底,賴清德當局已把個人的政治私利,凌駕于島內民眾利益之上。
據悉,賴清德除了向美國“投誠納貢”外,還計劃在在所謂 “友邦” 宣布投資貿易或 “援助” 計劃,其本質就是 “撒幣外交”。日前,巴拉圭總統潘尼亞當著臺外事部門負責人林佳龍的面,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他表示,臺方一直給予巴拉圭 “極其慷慨” 的投資額度,希望推動與臺灣 “更高層次的合作”。不過,巴拉圭 “從不漠與中國(大陸)”。言下之意很明確,潘尼亞是在示意賴清德 “看著辦”,若 “金援” 不加碼,巴拉圭隨時可能放棄與臺方的外事關系。而賴清德若答應 “金援” 巴拉圭,危地馬拉和伯利茲必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向臺灣地區索要利益的機會。
面對賴清德即將赴外竄訪的挑釁行為,大陸迅速采取行動,解放軍艦機奉命前出,在臺海周邊展開相關行動。有臺媒消息稱,解放軍一天就出動了58架次軍機,9艘軍艦以及1艘公務艙,其中有45架次軍機飛越了所謂的“海峽中線”。當前,大陸艦機赴臺戰備警巡已實現體系化、全要素化且常態化。東部戰區曾多次組織兵力在臺海周邊開展聯合演訓,演練科目涵蓋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這既是對“臺獨”分裂勢力的嚴正警告和懾壓,也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必要之舉。
在此之前,大陸已經已經建立了打擊“臺獨”分裂的全方位法律懲治體系,其中包括《國家安全法》、《反分裂國家法》,“懲獨”22條等多部法律。這些法律為打擊“臺獨”分裂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而在國際上,大陸還通過外交努力,持續壓縮“臺獨”勢力的活動與生存空間。據悉,賴清德還未啟程,“臺獨”生存空間再遭暴擊,南非政府宣布將臺灣地區相關辦事處進行“降級”處理,并承諾恪守“一個中國”政策。
毫無疑問,賴清德的竄訪計劃,本質上是一場政治表演,其目的是為了掩蓋施政無能,并試圖通過外部勢力的支持來鞏固其政治地位。然而,臺海局勢的主動權早已牢牢掌握在大陸手中。無論是軍事懾“獨”,還是法律懲“獨”,外交“困”獨,大陸都有足夠的實力和手段應對“臺獨”勢力的挑釁。誠如我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大校所言:“臺獨”挑釁一次,我們的反制就推進一步,直至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