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我國將會隆重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
有意思的是,中國剛定9月3號,越南緊跟著9月2號就安排上了。
這事爆出后好多人都覺得不對勁了,早不說晚不說,時間恰好在中國閱兵的前一天,這不明擺著搶風頭嗎?
那么越南這樣“前后腳”的安排,是單純湊熱鬧?還是精心布局?
一年兩次閱兵
2025年的越南,讓人有點看不懂。
你去看它的經濟報告,到處都是壞消息:一半多的外資企業都在虧錢,出口額掉得厲害,一年里倒閉了快二十萬家公司。
按理說,這種時候國家就該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可越南偏不,反手就在幾個月里,想要籌辦兩場花錢如流水的閱兵。
先是4月份,為了紀念南北統一50周年,一場盛大閱兵就花掉了不少錢。
這還沒完,7月份又宣布,9月2日國慶節要再搞一場,慶祝國家獨立80周年。
這種做法,就像一個家里米缸都快見底了的人,卻非要請全村人吃兩次大席,怎么看都覺得不對勁。
這背后當然不是人傻錢多,而是一筆算得極精的賬。
這筆賬,一半是算給國內老百姓看的,另一半,則是算給全世界看的。
家底快空了,場面必須撐住
想明白越南為啥這么愛閱兵,就得先看看它家里有多難。
2024到2025年,越南經濟的成績單確實不好看。
外資利潤暴跌,對美國這個大客戶的貿易順差也縮水了超過兩成。
這些數字不是PPT上的圖表,而是實實在在影響著普通人飯碗的問題。
對于剛上臺不久的蘇林和范明政這套新班子來說,壓力山大。
他們急需向民眾證明,自己有能力把國家帶好。
當經濟上拿不出亮眼成績的時候,閱兵就成了一個最好用的工具。
它就像一針興奮劑,能瞬間點燃民眾的民族自豪感。
當整齊的方隊走過廣場,當坦克和導彈隆隆開過,那種強大的感覺,能讓很多人暫時忘記生活中的煩心事和錢包的窘迫。
對領導層來說,這就是他們要的效果。
用一場盛大的表演,把大家的注意力從經濟問題上挪開,同時還能給自己樹立一個強有力的形象,鞏固執政地位。
所以說,這首先是一場給越南人自己看的戲。
領導層心里清楚,不管外面怎么看,國內的穩定是第一位的。
花再多錢,只要能把人心穩住,這筆投資就是值的。
自己的場子,別人的熱度
如果說撐場面是閱兵的第一個目的,那第二個目的,就顯得更有“小聰明”了。
越南在2025年的這兩場閱兵,其實是一套組合拳,時間點選得非常講究。
4月份的奠邊府閱兵,請來了俄羅斯的國防部長紹伊古,這就是在告訴全世界,越南的朋友圈不小,在大國之間玩得轉。
而9月2號的國慶閱兵,時間點就更微妙了。
就在越南宣布這個日期的前一個月,中國剛宣布要在9月3號,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大閱兵。
中國的閱兵是什么級別?
那是全球媒體都會架起長槍短炮盯著的大事件。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李明江教授就說,越南這時間挑得挺“蹭熱度”的。
就好比一個二線歌手,知道天王巨星明天要開演唱會,他今天就在隔壁場子也開一場。
到時候,那些來報道天王巨星的記者,順便也就拍拍他,寫寫他,知名度不就白賺了嗎?
不少人猜測,越南或許打的就是這個算盤。
全世界的軍事專家和媒體記者都聚集到東亞來看中國的裝備,提前一天,越南的閱兵正好可以當個“開胃菜”。
用一場自己的慶典,搭上全球熱點的順風車,這筆賬算得實在是精明。
這就是小國在大國夾縫里生存的智慧,花小錢,辦大事。
那場差點搞砸的無人機表演
不過,越南那場差點搞砸的無人機表演,恰恰暴露了中越關系背后更加真實的一面。
事情要從4月份的那場盛大閱兵說起。
上萬架中國無人機在越南大閱兵中亮相,讓現場的越南觀眾目瞪口呆,越南網友紛紛拿起手機瘋狂拍照,上傳到社交媒體,瞬間火爆全球。
其實,這并不是越南主動選擇中國團隊,而是因為他們實在沒得選。
回顧去年,越南春晚曾邀請了一個韓國的無人機團隊,準備了4000架無人機,結果剛起飛時,突然出現了失控情況。
大量無人機墜落,現場一片混亂,越南觀眾都被嚇呆了。
就這樣,越南人吃了虧,心里自然對無人機表演產生了些許恐懼和懷疑。
而春晚的失誤終究是小事,畢竟只是一場文藝演出,但這一次,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這是越南統一50周年的大慶,屬于十年一度的國家級慶典,規模和重要性遠超以往。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越南決定重金邀請中國的大漠大智控無人機公司。
為什么選擇中國的團隊?
答案顯而易見:中國的無人機技術早已登頂全球,具有無可匹敵的實力,能夠確保這場世界級的演出順利進行。
最終,成千上萬架中國無人機成功亮相,帶給越南一個完美無瑕的表演,震撼了所有人!
這件事給越南方面的震撼是巨大的。它讓他們親眼看到了,中國在無人機這種高科技領域,技術到底有多硬。
更重要的是,在關鍵時刻,這種“靠得住”的感覺,是金錢買不來的。
所以,事情的后續發展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越南很快就拍板,花了5000萬美元,從這家中國公司手里買下了一整套的無人機設備和服務,專門用于9月的閱兵表演。
現在再回頭看,越南這一年兩次大閱兵,真的像一些人說的那樣,是在跟中國“對著干”嗎?其實或許不是那么回事。
對內,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穩住陣腳的必需品。
對外,這是在復雜的國際關系里,刷存在感和搞平衡的手段。
而緊挨著中國閱兵,與其說是挑釁,不如說是搭便車。
背后隱藏著小國在大國夾縫中生存的聰明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