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7月21日電(記者 曹音)記者21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今年1月至6月,全國法院審結一審涉外民商事案件1.5萬件、一審海事案件1萬件,同比分別增長28%和35.9%。人民法院立足審判職能,著力服務高質量發展大局,持續強化高水平對外開放司法保障。
全國法院持續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首批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典型案例,助力穩定外商投資預期。
同時,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貫徹實施外國國家豁免法的相關程序事項配套文件,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完善對海事法院的法律監督機制,促進海事法院嚴格公正司法,還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海事審判工作為契機,加強海事審判專業化建設,服務建設海洋強國。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深化司法國際交流合作,舉辦第二十次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最高法院院長會議,與意大利、泰國、越南、埃塞俄比亞等國最高法院深入交流,促進完善全球治理。
21日,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的意見,全國大法官研討班在京舉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在研討班上指出,各位大法官、各級法院要增強大局觀念、全局觀念,敏于通過審判執行工作提供更加優質精準的司法服務保障,更好維護經濟秩序、增強市場活力、滿足發展需求。據張軍介紹,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司法政策,都很具體、很有針對性。
例如,為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今年1月至 6月,全國法院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27.2萬件,同比上升15.9%。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以高質量審判服務保障科技創新意見,圍繞科技創新主體、行為、成果、環境等提出一系列司法服務保障舉措,著力保障創新創造。同時,最高人民法院出臺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并加強種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完善數據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規則。又如,為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全國法院今年上半年審結一審環境資源案件11.6萬件,同比上升20.3%。在依法懲治環境資源領域違法犯罪的同時,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破壞黑土地犯罪司法解釋,強化黑土地司法保護。加大對涉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從重處罰跨省區(直轄市)排放、傾倒、處置廢物、有害物質等行為。全面貫徹長江保護法,協同治理融合發力,依法服務保障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