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安石村美景。(資料圖)
封面新聞記者 伍雪梅
7月16日,中共宜賓市委六屆十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宜賓市委關于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進一步推動群眾物質富足精神富有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宜賓要加快走出一條干群關系融洽、群眾舒心滿意、物質富足、精神富有的新路子。
其中,《決定》明確以物質富足為導向助力群眾增收致富,并圍繞這一目標從產業、就業、人居環境等制定了新計劃。
宜賓高縣嘉樂鎮發展黃桃產業助農增收。(高縣融媒供圖)
展望2035
中等收入群體占比達50%左右
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
“展望2035年,物質富足取得更大突破,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中等收入群體占比達50%左右,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對標目標愿景,精準識別群眾發展短板,幫助制定發展計劃,提高群眾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質。”這是《決定》中關于以物質富足為導向助力群眾增收致富的目標愿景。
宜賓市敘州區樟海鎮發展荔枝產業助農增收。(伍雪梅 攝)
宜賓市主要負責人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富足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首要前提。近年來,宜賓在做大高質量發展“蛋糕”的基礎上,先后召開民生工作大會、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等進行安排部署,通過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推進“宜崗興業”等舉措,推動群眾穩崗增收。實現物質富足是一個長期任務,需要調動各方力量,不斷提高群眾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質。在此過程中,行業部門將以專業化服務為抓手,縣(區)、鄉鎮(街道)以群眾發展需求為牽引,聯系干部以賦能發展為導向,構建上下聯動、橫向貫通的助力群眾增收致富新格局。
宜賓市長寧縣銅鑼鎮發展肉鵝產業助農增收。(伍雪梅 攝)
具體舉措
發展產業提高收入、促進就業穩崗增收、改善環境宜居宜業
圍繞目標愿景,具體有些什么舉措呢?該《決定》在發揮行業部門職能作用、明確縣鄉重點任務、明晰聯系干部職責定位、激發群眾內生發展動力方面,有了明確計劃。
特別是在發揮行業部門職能作用方面,明確要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廣泛征求群眾發展產業、促進就業、改善環境等意見建議,推動資源配置更好契合群眾發展需求。
其中,在帶動群眾發展產業方面,幫助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接生產原料和城市生活“兩類需求”,生成一批農業適度規模化種養殖項目,通過規模化采購農副產品,提高群眾經營性收入。
由宜賓市職業技術學校、高縣慶嶺鎮等共同打造的農業現代化產教融合基地,不僅是農業科技的試驗田,更是鄉村振興的實踐課堂。(伍雪梅 攝)
在促進群眾充分就業方面,健全城鄉就業服務體系,挖掘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就業崗位,開展送培訓、送崗位等就業促進活動,助力群眾穩崗增收。
在改善群眾人居環境方面,加強“好房子”建設和供給,推進宜鄰中心、城市公園等市政公共設施建設,營造良好人居環境。結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推進地質災害“隱患點+風險區”點面雙控綜合防治工作,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宜賓市南溪區黃沙鎮田興村發展楊梅產業助農增收。(伍雪梅 攝)
特色亮點
縣(區)、鄉鎮(街道)協同聯動破解民生難題
記者注意到,在《決定》的具體舉措中,“明確縣鄉重點任務”也是一項亮點計劃。這一板塊的內容,讓縣(區)、鄉(鎮)、街道究竟應該做什么、怎么做,有了更清晰的路徑。
據《決定》,宜賓將強化協同聯動和主體責任,構建縣(區)強統籌、鄉鎮(街道)抓落實的運行機制。
其中,縣(區)聚焦群眾發展需求,結合產業發展、城市建設、鄉村發展等,統籌資源配置,系統出臺惠民便民政策。
鄉(鎮)依托群眾發展意愿,包裝生成一批發展類、普惠類、民生類項目,招引落地一批勞動密集型產業項目,延展小微產業園、農文旅基地等發展空間。廣泛征集群眾適度聚居意愿,加快推進鄉村聚居點建設,提升場鎮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尊重散居院落群眾意愿,加快推進美麗庭院建設。
茶產業是宜賓的富民產業。(資料圖)
街道考慮群眾生產生活需要,助力樓宇經濟、特色商業街區、夜間經濟發展,強化市容市貌精細化管理。
“我們要以縣(區)、鄉鎮(街道)協同聯動破解民生難題。” 宜賓市主要負責人表示,縣(區)、鄉鎮(街道)兩級黨委、政府直接面對基層、聯系群眾,要強化主體責任,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夯實群眾幸福生活的物質基礎。要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把勞動就業、居民收入、社會保障等民生指標納入縣(區)、鄉鎮(街道)兩級黨委、政府的政績考核,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該負責人也表示,聯系干部要積極擔當作為,在摸清村(社區)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基本情況基礎上,深入分析群眾家庭勞動力數量、就業情況、收入來源等,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分類明確幫扶舉措。針對需要產業幫扶的,積極協調爭取政策、資金、項目、技術等支持;針對需要創業的,宣傳各項創業政策,協調貸款、場地等給予支持;針對特殊困難群體,用好城鄉低保、特殊救助、公益性崗位等政策,探索落實開發式幫扶措施,提升困難群眾“造血”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