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博偉,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副會長、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教授
一、戰略維度:消費經濟和兩山理論的交匯點
過去,人們提起氣候,很容易想到的是防災預警,如今,避暑氣候搖身一變,可以成為價值萬億的避暑經濟市場入口,這其中避暑旅游無疑是最為亮眼的避暑經濟。據廣義統計口徑,避暑旅游消費規模已達1.5萬億元。伴隨工業化的不斷深入,全球氣溫在過去二十年里升高超過1攝氏度,未來伴隨全球變暖趨勢的強化,避暑也將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安吉余村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開啟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篇章。從生態文明的角度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而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旅游業是從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跨越的重要“橋梁”,這其中自然也包含避暑旅游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綠水青山的地方除了是生態環境好的地方,也大多數也是適宜開展避暑旅游的地方。以“兩山理論”的提出地浙江安吉為例,夏季均溫不到二十五度,而同期上海、杭州等地的氣溫可能在三十度之上;就是這五攝氏度,每年可以吸引長三角數百萬游客前往旅游,讓竹林搖曳的山谷里可以開出民宿、咖啡館、研學營地,也讓“兩山理論”得以氣溫為單位被量化。當氣候被確認為稀缺資源,綠水青山便擁有了清晰的定價模型,避暑旅游于是成為“兩山理論”轉化的順暢通道。
二、氣候維度:涼爽是避暑旅游的先決條件
氣象學家提供的人體舒適區的刻度是十九到二十五攝氏度。中國幅員遼闊,但真正落在十九至二十五度舒適區間且夏季干燥指數低于五十的地方,其實并不算多。這就意味著避暑之地也是“天賜之地”。以阿爾山為例,這里的高緯度、高海拔與高密度森林共同作用,讓這里七月均溫穩定在二十二度,濕度保持在體感最宜的區間,既不悶也不燥,這是它區別于眾多“夜間才涼爽”的平原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涼爽是門票,更是門檻——只有跨進這道門檻,后續的一切想象與創造才有意義。
三、資源維度:避暑氣候離不開相應資源的附著
如果只有冷空氣而沒有景觀與故事,人們大可留在城市寫字樓里吹空調。如果說氣候是避暑的靈魂,山地、森林、濱海則是靈魂的居所。以阿爾山為例,這里的冷空氣沿著大興安嶺的山脊下沉,穿過白樺與落葉松混交林,掠過火山堰塞湖,再與溫泉地熱相遇,才形成獨一無二的“涼而不寒”。同樣的二十二度,若置于光禿禿的水泥廣場,只是天氣預報里的數字;若置于海拔一千一百米的火山臺地,便是可以售賣與回憶的體驗。從這個意義上講,避暑氣候旅游的資源附著在山地、森林、濱海之上,開發避暑氣候旅游,其實就是避暑氣候背景下,山地旅游、森林旅游、濱海旅游的開發。
四、產品維度:從單一觀光到深度體驗
二十年前,游客來到阿爾山,拍一張駝峰嶺天池的合影便可打道回府;今天,只提供一張合影可能是遠遠不夠的。當然,觀光依舊是避暑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云海、日出、極光、晚霞仍是鏡頭里的寵兒,但它們只是序幕,避暑旅游經濟真正的收入與黏性要靠深度體驗完成。其一,休閑度假是避暑旅游的主體。休閑度假,酒店為王,一間看得見風景的客房,就能讓二十二度的空氣賣出更高的溢價。同樣在興安盟的烏蘭毛都草原上的“草原宿集”已經驗證,高品質的度假酒店,可以賣到三千元依舊滿房,說明稀缺氣候與稀缺住宿疊加后,價格只是消費者表達敬意的方式。除此之外,一些度假小業態和氛圍的營造也很重要。比如,同樣做避暑旅游的吉林省延吉市,一個城市有800多家咖啡館,人均擁有咖啡館數量遠超上海,這使得延吉的避暑度假就有了不一樣的調性。其二,生態旅游是避暑旅游天然的選擇。特別是開發國際旅游市場,生態旅游非常重要。歐美游客會把“eco-friendly”寫進出行清單,觀鳥、植物拓印、零碳徒步是他們愿意付費的“綠色剛需”。其三,康養旅游是中老年避暑旅游的“心頭好”。極端高溫對老年人的身體會造成很大傷害,因此從廣義上看,避暑本身就是康養的應有之義。當下中國康養旅游更多停留在概念層面,真正高水平成體系的康養旅游產品并不多。以阿爾山為例,這里的溫泉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五里泉的冷泡泉更是天下一絕,但是客觀說,阿爾山高品質的溫泉冷泉資源并沒有很好轉化為產品,沒有賣出應有的價錢。此外康養旅游僅有溫泉池遠遠不夠;還需要把森林浴、低糖餐飲、睡眠監測、頌缽療愈等各種康養體驗,變成可消費可體驗的產品,這樣才是康養旅游需要拓展的重點。其四,體育旅游是年輕人的興奮劑。夏季是運動的旺季,但同時夏季的高溫也會抑制運動的欲望。因此,在夏季相對涼爽的環境下發展體育旅游就很有必要。比如,云南騰沖開發的高黎貢山輕徒步項目就很受游客歡迎,貴州猴耳天坑也通過開發極限運動重新煥發了市場活力。在二十二度的氣溫里揮汗如雨,遠比在城市健身房更有儀式感。未來如何開發更多“涼爽+運動”的體育旅游項目應該成為避暑旅游的努力方向。
五、場景維度:以避暑為背景發展場景旅游
在避暑旅游中,涼爽不是背景板,而是舞臺;所有傳統要素都要在這個舞臺上重新排練。同一塊牛排,在城市餐廳只是晚餐,放在草原星空下,它就變成了小紅書里的爆款。同一杯咖啡,在寫字樓大堂只是提神飲料,放到森林深處的玻璃書房,它就擁有了故事與溢價。場景旅游的核心是差異化、個性化、驚喜化,要求我們基于不同的場景,重新設計吃住行游購娛各個要素。當傳統要素在避暑氣候背景下的場景中被重新定義,千篇一律的服務便有了千變萬化的可能。
六、玩法維度:玩法是制造旅游體驗的第一生產力
玩法是體驗的源代碼。它需要回答三個問題:怎么玩?玩什么?誰帶玩?怎么玩,是規則設計。把徒步、露營、非遺、美食放進同一個“盲盒”,用任務打卡串聯,游客便從被動觀光變為主動探索。玩什么,是內容選擇。無論是那達慕大會這樣的節事活動,還是各種參與性的活動,都會讓避暑旅游變得豐富多彩。誰帶玩,是社群經濟。主理人、俱樂部都是玩法時代新的生產力。森林徒步需要“野狼部落”的領隊,星空攝影需要“星聯CSVA”的導師。當“會玩的人”成為產業鏈的一環,阿爾山的二十二度就不再只是物理溫度,而是社交貨幣。
七、服務維度:服務始終是旅游發展永恒追求
再美的風景也怕糟糕的服務。避暑旅游的服務體系,要在服務與溫度之間找到平衡。這需要傳統服務與智慧服務并駕齊驅。人臉識別進入景區,AI管家調節涼爽體感,大數據預測客流,這些都讓旅程更順滑;但一杯抵達客人心理的涼茶、一條提前準備的毛毯,仍是最動人的細節。也需要公共服務與市場服務各就其位。政府負責航線加密、高鐵專列、旅游集散中心、應急救援等旅游公共服務;企業負責市場化特色服務,比如為糖尿病患者準備低糖甜品,為帶寵物的家庭提供攜寵旅游服務。還需要標準服務與個性服務分層遞進。標準化是底線,有利于快速提升避暑旅游目的地的服務整體水平;個性化是高線,這應該成為避暑旅游目的地持續的追求,記得住客人的名字、記得住他們喜歡咖啡的烘焙度,當技術提升效率,人文關懷才更顯珍貴。
八、市場維度:有針對性地開發高溫熱點旅游客源地
對口支援,指的是經濟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的人財物支持。同樣,避暑旅游目的地也可以對身處高溫的經濟發達地區進行氣候對口支援,或者換一個角度說,高溫且經濟發達的地區到經濟欠發達的涼爽地區旅游本身也是一種經濟支援。像長江經濟帶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的地方,但也是各種“火爐”城市所在的地方,像重慶、武漢、南京這樣的“火爐”城市,就非常需要各種避暑旅游目的地的“涼爽氣候扶貧”。比如,避暑旅游目的地就需要爭取暑期開行與高溫城市的航線、鐵路。像阿爾山這樣的地方,就特別需要開拓與高溫城市的航線航班。除此之外,避暑旅游的形象也要更鮮明,除了涼爽本身,還有什么差異化的形象也需要突出。
當氣候成為資源,涼爽成為產品,避暑旅游就不再是簡單的“哪里涼快去哪里”,而是一場由溫度引發的系統變革。涼爽氣候是“老天爺賞飯吃”,但能不能吃飽、能不能吃好,還需要轉換思路,大膽創新,才能讓避暑旅游實現新的突破!
來源:中國旅協會休閑度假分會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